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200 mL 2 mol·L-1MgCl2溶液
B. 1 000 mL 2.5 mol·L-1NaCl溶液
C. 250 mL 1 mol·L-1AlCl3溶液
D. 300 mL 5 mol·L-1KClO3溶液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Ⅰ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Ⅱ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
B. 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
C. 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显蓝色的淀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变成无色溶液:I2+SO2+2H2O===2I﹣++4H+
B.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2Al3++3+3Ba2++6OH﹣===2Al(OH)3↓+3BaSO4↓
C. 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Ca2+恰好完全沉淀:Ca2+++OHˉ===CaCO3↓+H2O
D. 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OH﹣===+H2O
4.生活因化学而精彩,化学因实验而生动,实验因“洗涤”而精确,关于沉淀或晶体洗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洗涤的目的一般是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可溶性的杂质,提高纯度
B. 洗涤的试剂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或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C. 洗涤的操作是向过滤器中加洗涤剂,使洗涤剂浸没固体,待洗涤剂自然流下
D. 洗涤的检验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溶液中的溶质离子
5.将4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里,配得1 L溶液,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1 mol·L-1B. 0.1 mol·L-1
C. 0.01 mol·L-1D. 10 mol·L-1
6.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等物质的量的甲、乙两种气体,它们的温度和摩尔质量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密度(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ρ(甲)>ρ(乙),则气体体积:甲<乙
B. 若ρ(甲)>ρ(乙),则分子数:甲>乙
C. 若ρ(甲)<ρ(乙),则气体摩尔体积:甲<乙
D. 若ρ(甲)<ρ(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
7.下列三个实验:①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氯化钠、②从酒精水溶液中分离出乙醇、③从碘水提取碘,其实验方法分别是( )
A. 蒸发、蒸馏、萃取B. 萃取、蒸馏、蒸发
C. 蒸发、萃取、蒸馏D. 蒸馏、萃取、蒸发
8.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 将250 g 结晶硫酸铜(CuSO4·5H2O)溶解在1 L水中
B. 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 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D. 将10 g 氢氧化钠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
9.将自来水加工成蒸馏水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过程或变化是( )
A. 化学变化B. 冷凝C. 蒸发D. 物理变化
10.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 Ba2++===BaSO4↓来表示的是( )
A. BaCl2+Na2SO4===BaSO4↓+2NaCl
B. Ba(OH)2+H2SO4===BaSO4↓+2H2O
C. BaCl2+H2SO4===BaSO4↓+2HCl
D. Ba(NO3)2+H2SO4===BaSO4↓+2HNO3
11.SO2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H2SO3,下列对于H2SO3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
A. 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
B. 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
C. 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
D. 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
1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同质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
B. 同体积、同密度的乙烯和丙烯
C. 同温度、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
D. 同压强、同体积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
1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1 mol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 0.2NA个硫酸分子与0.2 mol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1 mol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5NA
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氖分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4.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 )
A. CO2(g)通入NaOH溶液
B. CO2(g)通入石灰水
C. NH3(g)通入CH3COOH溶液
D. NH3(g)通入盐酸中
15.下列微粒中,没有氧化性的是( )
A. Cl-B. H+C. Cl2D. HClO
16.能够直接鉴别氯化钡、氯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的试剂是( )
A. 硝酸银溶液B. 稀硫酸
C. 稀盐酸D. 稀硝酸
17.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其中属于酸的是( )
A. NH3B. CH4
C. NaHCO3D. HClO3
18.已知反应:Fe2O3+3CO2Fe +3CO2,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加点元素化合价变化趋势与碳元素化合价变化趋势相同的是( )
A.→O2B.→O2
C.2→D.O2→
1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
A. Na2CO3·10H2O、石墨 B. 碘酒、干冰
C. 石油、液氧 D. 盐酸、水
2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25 ℃、1.01×105Pa的条件下,2.24 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A
B. 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NA
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质量约为18 g
D. 22 g CO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1.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数相等的是( )
①0.1 mol CO ②9.8 g H2SO4 ③1 g H2O ④1.6 g O2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22.为了检验SO,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方案最优的是( )
A. 方案甲: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B. 方案乙:试液无沉淀(也无气泡)白色沉淀
C. 方案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D. 方案丁:试液白色沉淀(过滤)沉淀不溶解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g
B. 硝酸的摩尔质量是63 g
C. 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1
D. 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24.下列仪器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
①烧杯 ②坩埚 ③锥形瓶 ④蒸发皿 ⑤试管 ⑥烧瓶 ⑦表面皿
A. ②④⑤B. ①⑥⑦C. ③④⑥D. ①③⑥
25.下列关于仪器的识别中错误的是( )
A. 三脚架B. 蒸发皿
C. 坩埚钳D. 泥三角
2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1.5 mol H2O和2.5 mol水
B. 2 mol H2SO4和5 mol硫酸
C. 1.2 mol H2和1.6 mol氢
D. 10 mol Ne和12 mol氖原子
27.下列混合物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其油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的是( )
A. 食用油和水B. 汽油和水
C. 四氯化碳和水D. 苯和水
28.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I﹣、
B. 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 在强碱溶液中:Na+、K+、、
D. pH=1的NaNO3的水溶液中,、Fe2+、、Cl﹣
29.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 mol·L-1乙溶液中c(H+)>0.1 mol·L-1;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
C. 丙溶液含有Cl﹣ D. 丁溶液含有Mg2+
30.下列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
①S2-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Na+ ⑦Mg
A. ①⑦B. ②④C. ③⑤⑥D. ②④⑤⑥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45分)
31.有下列十种物质:①草木灰、②纯碱、③金刚石、④苛性钠、⑤生石灰、⑥硫酸、⑦碘酒、⑧氯化钠、⑨金属钠、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
32.现有下列仪器:
(1)海水蒸馏是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实验室里组成一套蒸馏装置肯定需要上述仪器中的一部分,按照实验仪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仪器⑤的冷凝水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2)海带等藻类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碘水,欲从碘水中提取碘,需要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该仪器名称为________,向该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以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操作叫做________。
3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试剂b是__________。固体B是_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_______的质量。
34.海洋植物如海带和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下图所示操作。
已知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泥三角外)。
(3)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4)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
35.常温下,将20.0 g质量分数为14.0 %的KNO3溶液跟30.0 g质量分数为24.0 %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溶液中溶液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A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4 mol·L-1,B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2.5 mol·L-1,C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3 mol·L-1,D中KClO3溶液中不存在Cl-,可知A正确。
2.【答案】C
【解析】氯化镁固体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都能导电,氯化镁固体是电解质,氯化镁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3.【答案】B
【解析】显蓝色的淀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反应:I2+SO2+2H2O===2I﹣++4H+,导致蓝色溶液变成无色,故A正确;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铝离子完全转化成偏铝酸根离子,Al3++2+4OH﹣+2Ba2+===2BaSO4↓++2H2O,故B错误;
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Ca2+恰好完全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ˉ===CaCO3↓+H2O,故C正确;
由于发生反应SiO2+2OH﹣===+H2O,则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故D正确;故选B。
4.【答案】C
【解析】洗涤沉淀的正确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洗涤剂,让洗涤剂没过沉淀,让洗涤剂自然流下,重复2~3次即可,故C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4 g NaOH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所配1 L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溶液是均一的,溶液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从中取出的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溶液的浓度相同为0.1 mol·L-1。
6.【答案】A
【解析】两种气体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相等时,则质量相等,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体积成正比,与密度成反比;物质的量相等,则其分子数相等;根据pV=nRT知,pM=ρRT,等温、等摩尔质量的不同气体,气体密度与压强成正比。
7.【答案】A
【解析】易溶于水的溶质(如氯化钠)从其溶液(如食盐水)中析出,可选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酒精和水两种液体相互溶解且沸点不同,其混合物常用蒸馏法分离;从碘水中提取碘,应选用四氯化碳等萃取。
8.【答案】D
【解析】A项,硫酸铜晶体溶解在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 L,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B项,没有指明标况下,22.4 L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C项,浓盐酸加水稀释后的体积并不等于二者体积之和;D项,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0 g÷40 g·mol-1÷0.25 L=1 mol·L-1。
9.【答案】A
【解析】将自来水蒸馏获得蒸馏水的原理是:加热升高温度,使水变为水蒸气,然后经冷凝管冷凝为蒸馏水,此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10.【答案】B
【解析】离子方程式 Ba2++===BaSO4↓,表示易溶易电离出Ba2+的化合物与易溶易电离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离子反应。B选项中的反应还有水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BaSO4↓+2H2O。
11.【答案】B
【解析】H2SO3中硫元素为+4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亚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2.【答案】B
【解析】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相同,物质的量和分子数相等,原子个数不等(其分子中原子个数不相同);同体积、同密度的乙烯和丙烯,其质量相等,最简式也相同,所含原子数相同;同温度、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压强未知,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同压强、同体积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温度未知,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
13.【答案】B
【解析】计算相关粒子的物质的量:
钠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1 mol×1=0.1 mol;
硫酸与磷酸分子中都有4个氧原子,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氧气和臭氧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二者的比例不同,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
氧分子(O2)与氖分子(Ne)的物质的量相同,二者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4.【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钠也是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不显著,故A不选;
氢氧化钙是微溶物,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降低,故B不选;
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氨气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铵,醋酸铵是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显著,故C选;
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氨气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铵是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D不选;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 H+中氢元素是最高价(+1价),只有氧化性;Cl2、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为0价、+1价,是氯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l-中氯元素为-1价,是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16.【答案】B
【解析】用硝酸银溶液不能鉴别氯化钡(产生沉淀)、氯化钠(产生沉淀)和碳酸钠(产生沉淀)三种溶液;用稀硫酸能鉴别氯化钡(产生沉淀)、氯化钠(无明显现象)和碳酸钠(产生气体)三种溶液;用稀盐酸不能鉴别氯化钡(无明显现象)、氯化钠(无明显现象)和碳酸钠(产生气体)三种溶液;用稀硝酸不能鉴别氯化钡(无明显现象)、氯化钠(无明显现象)和碳酸钠(产生气体)三种溶液。
17.【答案】D
【解析】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氨气、甲烷都是非电解质,不是酸;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氯酸能电离产生氢离子和氯酸根离子,属于酸。
18.【答案】C
【解析】题给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计算对比各选项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C项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
19.【答案】C
【解析】Na2CO3·10H2O是化合物,石墨是单质,A项错误;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干冰是化合物,B项错误;液氧是单质,石油是混合物,C项正确;盐酸是混合物,水是化合物,D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 标况下,2.24 L H2中含有分子数为0.1NA,而25 ℃、1.01×105Pa条件的温度高于标准状况,此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体积随之增大,同样体积的气体与标况时相比所含分子数少,A选项正确;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有1 mol Ca2+、2 mol Cl-,则Cl-数目为2NA,B选项错误;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加以衡量,换言之,假定水的密度为1 g·cm-3,22.4 L H2O接近22.4 kg,比18 g大得多,C选项错误;按此分析,D选项明显错误。
21.【答案】C
【解析】CO的物质的量=0.1 mol,
H2SO4的物质的量=9.8 g÷98 g·mol-1=0.1 mol,
H2O的物质的量=1 g÷18 g·mol-1=1/18mol,
O2的物质的量=1.6 g÷32 g·mol-1=0.05 mol。
22.【答案】B
【解析】A项,加入氯化钡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再加入稀盐酸,硫酸钡和氯化银都不溶解,不能检验出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项,加入足量盐酸,没有沉淀生成,说明不是银离子,没有气体产生,说明不是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在剩下的两种溶液中滴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瓶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正确;
C项,加入稀硝酸,因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与硝酸钡溶液的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硫酸根离子,但不一定是原溶液中的,可能是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出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
D项,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有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的可能是硫酸钡或亚硫酸钡,无法检验出硫酸根离子,故D错误。
23.【答案】D
【解析】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硝酸的摩尔质量是63 g·mol-1;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1;磷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1。
24.【答案】D
【解析】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大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烧杯、锥形瓶和烧瓶,一般要垫上石棉网或用水浴方式加热;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小时,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试管;陶瓷或铁质材料可直接加热,如蒸发皿和坩埚。⑦表面皿不能用来加热。
25.【答案】B
【解析】加热实验的常用仪器识别。B是坩埚。
26.【答案】C
【解析】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要指明微粒的种类。“1.6 mol 氢”没有指明是氢分子还是氢原子。
27.【答案】C
【解析】四组混合物都是互不相溶的液体,都可用分液漏斗分离。分液时,上层密度比水小的油层(食用油、汽油、苯等)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密度比水大的油层(四氯化碳等)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28.【答案】C
【解析】为紫色,与无色不符,故A不选;
硫酸钙微溶于水,则有存在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a2+,故B不选;
在强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选;
pH=1的溶液显酸性,酸溶液中H+、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D不选;
故选C。
29.【答案】D
【解析】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O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l﹣;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其他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
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2,丁是NH4HCO3,故选D。
30.【答案】C
【解析】只有氧化性的粒子应该处于最高价态,所以符合题意的有Fe3+、H+、Na+。
31.【答案】(1)③⑨⑩ ⑤⑧
(2)①⑦⑩ ②③④⑤⑥⑧⑨
(3)③⑨ ②④⑤⑥⑧
(4)⑥ ④ ②⑧
【解析】单质(金刚石、钠)、酸(硫酸)、碱(苛性钠)、盐(纯碱、氯化钠)、氧化物(生石灰)都是纯净物,草木灰、碘酒、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都是混合物。
32.【答案】 (1)②③⑥⑤ a (2)① 分液漏斗 萃取
【解析】 (1)蒸馏装置如下图,需用到题中图示的仪器②③⑤⑥及牛角管、锥形瓶等。
(2)从碘水中提取碘,可利用萃取操作,用到的仪器为分液漏斗。
33.【答案】 (1)溶解 过滤 (2)K2CO3 HCl BaCl2
(3)K2CO3+BaCl2===BaCO3↓+2KCl BaCO3+2HCl===BaCl2+CO2↑+H2O (4)否(不能) 应在操作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5)沉淀A1或固体B
【解析】 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可用K2CO3将BaCl2转化为BaCO3沉淀,过滤即可分离,BaCO3溶于盐酸,蒸发结晶制得BaCl2固体;滤液的成分为KCl和过量的K2CO3,需用盐酸除去过量的K2CO3,再蒸发结晶制得KCl固体,故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固体B(BaCl2)中的所有钡离子全部来源于原混合物,因此只要测得固体B或沉淀A1的质量,据“钡量”守恒可确定BaCl2的质量分数。
34.【答案】(1)过滤 萃取
(2)坩埚 坩埚钳
(3)紫红(或紫) KCl
(4)分液、蒸馏
【解析】(1)从实验流程来看①操作为过滤,③操作为萃取。
(2)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到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
(3)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层液体为KCl溶液,注意不含Cl2和I2。
(4)对F中的两种液体进行分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I2。
35.【答案】(1)20 %
(2)2.3 mol·L-1
【解析】(1)20.0 g质量分数为14.0 %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1=20.0 g×14.0 %=2.8 g;30.0 g质量分数为24.0 %的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m2=30.0 g×24.0 %=7.2 g,溶液混合前后溶质、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所以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
(2)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8 g+7.2 g=10 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溶液的体积为V==,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200 mL 2 mol·L-1MgCl2溶液
B. 1 000 mL 2.5 mol·L-1NaCl溶液
C. 250 mL 1 mol·L-1AlCl3溶液
D. 300 mL 5 mol·L-1KClO3溶液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Ⅰ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Ⅱ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
B. 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
C. 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显蓝色的淀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变成无色溶液:I2+SO2+2H2O===2I﹣++4H+
B.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2Al3++3+3Ba2++6OH﹣===2Al(OH)3↓+3BaSO4↓
C. 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Ca2+恰好完全沉淀:Ca2+++OHˉ===CaCO3↓+H2O
D. 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OH﹣===+H2O
4.生活因化学而精彩,化学因实验而生动,实验因“洗涤”而精确,关于沉淀或晶体洗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洗涤的目的一般是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可溶性的杂质,提高纯度
B. 洗涤的试剂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或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C. 洗涤的操作是向过滤器中加洗涤剂,使洗涤剂浸没固体,待洗涤剂自然流下
D. 洗涤的检验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溶液中的溶质离子
5.将4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里,配得1 L溶液,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1 mol·L-1B. 0.1 mol·L-1
C. 0.01 mol·L-1D. 10 mol·L-1
6.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等物质的量的甲、乙两种气体,它们的温度和摩尔质量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密度(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ρ(甲)>ρ(乙),则气体体积:甲<乙
B. 若ρ(甲)>ρ(乙),则分子数:甲>乙
C. 若ρ(甲)<ρ(乙),则气体摩尔体积:甲<乙
D. 若ρ(甲)<ρ(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
7.下列三个实验:①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氯化钠、②从酒精水溶液中分离出乙醇、③从碘水提取碘,其实验方法分别是( )
A. 蒸发、蒸馏、萃取B. 萃取、蒸馏、蒸发
C. 蒸发、萃取、蒸馏D. 蒸馏、萃取、蒸发
8.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 将250 g 结晶硫酸铜(CuSO4·5H2O)溶解在1 L水中
B. 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 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D. 将10 g 氢氧化钠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
9.将自来水加工成蒸馏水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过程或变化是( )
A. 化学变化B. 冷凝C. 蒸发D. 物理变化
10.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 Ba2++===BaSO4↓来表示的是( )
A. BaCl2+Na2SO4===BaSO4↓+2NaCl
B. Ba(OH)2+H2SO4===BaSO4↓+2H2O
C. BaCl2+H2SO4===BaSO4↓+2HCl
D. Ba(NO3)2+H2SO4===BaSO4↓+2HNO3
11.SO2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H2SO3,下列对于H2SO3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
A. 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
B. 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
C. 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
D. 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
1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同质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
B. 同体积、同密度的乙烯和丙烯
C. 同温度、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
D. 同压强、同体积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
1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1 mol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 0.2NA个硫酸分子与0.2 mol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1 mol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5NA
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氖分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4.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 )
A. CO2(g)通入NaOH溶液
B. CO2(g)通入石灰水
C. NH3(g)通入CH3COOH溶液
D. NH3(g)通入盐酸中
15.下列微粒中,没有氧化性的是( )
A. Cl-B. H+C. Cl2D. HClO
16.能够直接鉴别氯化钡、氯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的试剂是( )
A. 硝酸银溶液B. 稀硫酸
C. 稀盐酸D. 稀硝酸
17.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其中属于酸的是( )
A. NH3B. CH4
C. NaHCO3D. HClO3
18.已知反应:Fe2O3+3CO2Fe +3CO2,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加点元素化合价变化趋势与碳元素化合价变化趋势相同的是( )
A.→O2B.→O2
C.2→D.O2→
1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
A. Na2CO3·10H2O、石墨 B. 碘酒、干冰
C. 石油、液氧 D. 盐酸、水
2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25 ℃、1.01×105Pa的条件下,2.24 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A
B. 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NA
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质量约为18 g
D. 22 g CO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1.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数相等的是( )
①0.1 mol CO ②9.8 g H2SO4 ③1 g H2O ④1.6 g O2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22.为了检验SO,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方案最优的是( )
A. 方案甲: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B. 方案乙:试液无沉淀(也无气泡)白色沉淀
C. 方案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D. 方案丁:试液白色沉淀(过滤)沉淀不溶解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g
B. 硝酸的摩尔质量是63 g
C. 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1
D. 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24.下列仪器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
①烧杯 ②坩埚 ③锥形瓶 ④蒸发皿 ⑤试管 ⑥烧瓶 ⑦表面皿
A. ②④⑤B. ①⑥⑦C. ③④⑥D. ①③⑥
25.下列关于仪器的识别中错误的是( )
A. 三脚架B. 蒸发皿
C. 坩埚钳D. 泥三角
2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1.5 mol H2O和2.5 mol水
B. 2 mol H2SO4和5 mol硫酸
C. 1.2 mol H2和1.6 mol氢
D. 10 mol Ne和12 mol氖原子
27.下列混合物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其油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的是( )
A. 食用油和水B. 汽油和水
C. 四氯化碳和水D. 苯和水
28.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I﹣、
B. 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 在强碱溶液中:Na+、K+、、
D. pH=1的NaNO3的水溶液中,、Fe2+、、Cl﹣
29.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 mol·L-1乙溶液中c(H+)>0.1 mol·L-1;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
C. 丙溶液含有Cl﹣ D. 丁溶液含有Mg2+
30.下列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
①S2-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Na+ ⑦Mg
A. ①⑦B. ②④C. ③⑤⑥D. ②④⑤⑥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45分)
31.有下列十种物质:①草木灰、②纯碱、③金刚石、④苛性钠、⑤生石灰、⑥硫酸、⑦碘酒、⑧氯化钠、⑨金属钠、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
32.现有下列仪器:
(1)海水蒸馏是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实验室里组成一套蒸馏装置肯定需要上述仪器中的一部分,按照实验仪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仪器⑤的冷凝水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2)海带等藻类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碘水,欲从碘水中提取碘,需要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该仪器名称为________,向该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以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操作叫做________。
3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试剂b是__________。固体B是_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_______的质量。
34.海洋植物如海带和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下图所示操作。
已知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泥三角外)。
(3)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4)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
35.常温下,将20.0 g质量分数为14.0 %的KNO3溶液跟30.0 g质量分数为24.0 %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溶液中溶液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A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4 mol·L-1,B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2.5 mol·L-1,C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3 mol·L-1,D中KClO3溶液中不存在Cl-,可知A正确。
2.【答案】C
【解析】氯化镁固体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都能导电,氯化镁固体是电解质,氯化镁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3.【答案】B
【解析】显蓝色的淀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反应:I2+SO2+2H2O===2I﹣++4H+,导致蓝色溶液变成无色,故A正确;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铝离子完全转化成偏铝酸根离子,Al3++2+4OH﹣+2Ba2+===2BaSO4↓++2H2O,故B错误;
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Ca2+恰好完全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ˉ===CaCO3↓+H2O,故C正确;
由于发生反应SiO2+2OH﹣===+H2O,则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故D正确;故选B。
4.【答案】C
【解析】洗涤沉淀的正确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洗涤剂,让洗涤剂没过沉淀,让洗涤剂自然流下,重复2~3次即可,故C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4 g NaOH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所配1 L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溶液是均一的,溶液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从中取出的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溶液的浓度相同为0.1 mol·L-1。
6.【答案】A
【解析】两种气体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相等时,则质量相等,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体积成正比,与密度成反比;物质的量相等,则其分子数相等;根据pV=nRT知,pM=ρRT,等温、等摩尔质量的不同气体,气体密度与压强成正比。
7.【答案】A
【解析】易溶于水的溶质(如氯化钠)从其溶液(如食盐水)中析出,可选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酒精和水两种液体相互溶解且沸点不同,其混合物常用蒸馏法分离;从碘水中提取碘,应选用四氯化碳等萃取。
8.【答案】D
【解析】A项,硫酸铜晶体溶解在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 L,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B项,没有指明标况下,22.4 L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C项,浓盐酸加水稀释后的体积并不等于二者体积之和;D项,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0 g÷40 g·mol-1÷0.25 L=1 mol·L-1。
9.【答案】A
【解析】将自来水蒸馏获得蒸馏水的原理是:加热升高温度,使水变为水蒸气,然后经冷凝管冷凝为蒸馏水,此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10.【答案】B
【解析】离子方程式 Ba2++===BaSO4↓,表示易溶易电离出Ba2+的化合物与易溶易电离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离子反应。B选项中的反应还有水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BaSO4↓+2H2O。
11.【答案】B
【解析】H2SO3中硫元素为+4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亚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2.【答案】B
【解析】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相同,物质的量和分子数相等,原子个数不等(其分子中原子个数不相同);同体积、同密度的乙烯和丙烯,其质量相等,最简式也相同,所含原子数相同;同温度、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压强未知,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同压强、同体积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温度未知,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
13.【答案】B
【解析】计算相关粒子的物质的量:
钠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1 mol×1=0.1 mol;
硫酸与磷酸分子中都有4个氧原子,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氧气和臭氧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二者的比例不同,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
氧分子(O2)与氖分子(Ne)的物质的量相同,二者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4.【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钠也是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不显著,故A不选;
氢氧化钙是微溶物,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降低,故B不选;
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氨气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铵,醋酸铵是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显著,故C选;
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氨气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铵是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D不选;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 H+中氢元素是最高价(+1价),只有氧化性;Cl2、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为0价、+1价,是氯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l-中氯元素为-1价,是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16.【答案】B
【解析】用硝酸银溶液不能鉴别氯化钡(产生沉淀)、氯化钠(产生沉淀)和碳酸钠(产生沉淀)三种溶液;用稀硫酸能鉴别氯化钡(产生沉淀)、氯化钠(无明显现象)和碳酸钠(产生气体)三种溶液;用稀盐酸不能鉴别氯化钡(无明显现象)、氯化钠(无明显现象)和碳酸钠(产生气体)三种溶液;用稀硝酸不能鉴别氯化钡(无明显现象)、氯化钠(无明显现象)和碳酸钠(产生气体)三种溶液。
17.【答案】D
【解析】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氨气、甲烷都是非电解质,不是酸;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氯酸能电离产生氢离子和氯酸根离子,属于酸。
18.【答案】C
【解析】题给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计算对比各选项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C项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
19.【答案】C
【解析】Na2CO3·10H2O是化合物,石墨是单质,A项错误;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干冰是化合物,B项错误;液氧是单质,石油是混合物,C项正确;盐酸是混合物,水是化合物,D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 标况下,2.24 L H2中含有分子数为0.1NA,而25 ℃、1.01×105Pa条件的温度高于标准状况,此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体积随之增大,同样体积的气体与标况时相比所含分子数少,A选项正确;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有1 mol Ca2+、2 mol Cl-,则Cl-数目为2NA,B选项错误;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加以衡量,换言之,假定水的密度为1 g·cm-3,22.4 L H2O接近22.4 kg,比18 g大得多,C选项错误;按此分析,D选项明显错误。
21.【答案】C
【解析】CO的物质的量=0.1 mol,
H2SO4的物质的量=9.8 g÷98 g·mol-1=0.1 mol,
H2O的物质的量=1 g÷18 g·mol-1=1/18mol,
O2的物质的量=1.6 g÷32 g·mol-1=0.05 mol。
22.【答案】B
【解析】A项,加入氯化钡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再加入稀盐酸,硫酸钡和氯化银都不溶解,不能检验出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项,加入足量盐酸,没有沉淀生成,说明不是银离子,没有气体产生,说明不是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在剩下的两种溶液中滴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瓶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正确;
C项,加入稀硝酸,因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与硝酸钡溶液的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硫酸根离子,但不一定是原溶液中的,可能是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出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
D项,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有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的可能是硫酸钡或亚硫酸钡,无法检验出硫酸根离子,故D错误。
23.【答案】D
【解析】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硝酸的摩尔质量是63 g·mol-1;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1;磷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1。
24.【答案】D
【解析】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大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烧杯、锥形瓶和烧瓶,一般要垫上石棉网或用水浴方式加热;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小时,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试管;陶瓷或铁质材料可直接加热,如蒸发皿和坩埚。⑦表面皿不能用来加热。
25.【答案】B
【解析】加热实验的常用仪器识别。B是坩埚。
26.【答案】C
【解析】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要指明微粒的种类。“1.6 mol 氢”没有指明是氢分子还是氢原子。
27.【答案】C
【解析】四组混合物都是互不相溶的液体,都可用分液漏斗分离。分液时,上层密度比水小的油层(食用油、汽油、苯等)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密度比水大的油层(四氯化碳等)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28.【答案】C
【解析】为紫色,与无色不符,故A不选;
硫酸钙微溶于水,则有存在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a2+,故B不选;
在强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选;
pH=1的溶液显酸性,酸溶液中H+、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D不选;
故选C。
29.【答案】D
【解析】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O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l﹣;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其他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
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2,丁是NH4HCO3,故选D。
30.【答案】C
【解析】只有氧化性的粒子应该处于最高价态,所以符合题意的有Fe3+、H+、Na+。
31.【答案】(1)③⑨⑩ ⑤⑧
(2)①⑦⑩ ②③④⑤⑥⑧⑨
(3)③⑨ ②④⑤⑥⑧
(4)⑥ ④ ②⑧
【解析】单质(金刚石、钠)、酸(硫酸)、碱(苛性钠)、盐(纯碱、氯化钠)、氧化物(生石灰)都是纯净物,草木灰、碘酒、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都是混合物。
32.【答案】 (1)②③⑥⑤ a (2)① 分液漏斗 萃取
【解析】 (1)蒸馏装置如下图,需用到题中图示的仪器②③⑤⑥及牛角管、锥形瓶等。
(2)从碘水中提取碘,可利用萃取操作,用到的仪器为分液漏斗。
33.【答案】 (1)溶解 过滤 (2)K2CO3 HCl BaCl2
(3)K2CO3+BaCl2===BaCO3↓+2KCl BaCO3+2HCl===BaCl2+CO2↑+H2O (4)否(不能) 应在操作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5)沉淀A1或固体B
【解析】 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可用K2CO3将BaCl2转化为BaCO3沉淀,过滤即可分离,BaCO3溶于盐酸,蒸发结晶制得BaCl2固体;滤液的成分为KCl和过量的K2CO3,需用盐酸除去过量的K2CO3,再蒸发结晶制得KCl固体,故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固体B(BaCl2)中的所有钡离子全部来源于原混合物,因此只要测得固体B或沉淀A1的质量,据“钡量”守恒可确定BaCl2的质量分数。
34.【答案】(1)过滤 萃取
(2)坩埚 坩埚钳
(3)紫红(或紫) KCl
(4)分液、蒸馏
【解析】(1)从实验流程来看①操作为过滤,③操作为萃取。
(2)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到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
(3)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层液体为KCl溶液,注意不含Cl2和I2。
(4)对F中的两种液体进行分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I2。
35.【答案】(1)20 %
(2)2.3 mol·L-1
【解析】(1)20.0 g质量分数为14.0 %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1=20.0 g×14.0 %=2.8 g;30.0 g质量分数为24.0 %的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m2=30.0 g×24.0 %=7.2 g,溶液混合前后溶质、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所以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
(2)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8 g+7.2 g=10 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溶液的体积为V==,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