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1.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水银应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 遇湿易燃物品 B. 易燃液体 C. 氧化剂 D. 剧毒品
【答案】D
【详解】因为水银是有毒的物质,所以应该粘贴剧毒品的标志。答案:D.
2.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 0.88 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 50 mL,将一小 粒金属钠(密度为 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为( )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 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 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 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与水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苯在上层,水在下层,又因钠的密度比水小,比苯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而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苯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选项D符合题意。
3.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就能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所以通常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那么,实验室中的金属钠应保存在( )
A. 水中 B. 汽油中 C. 煤油中 D. 四氯化碳中
【答案】C
【详解】A. 钠能与水反应,不能保存在水中;B. 汽油易挥发不利于钠的保存,故B错误; C.因为Na不与煤油反应且密度比煤油的小,所以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C正确;D. 四氯化碳密度比钠大,所以不能保存,故D错误;答案:C。
4.下列有关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① 金属钠着火时,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②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废弃物应倒进废液缸
③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的NaOH溶液
④ 做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结束后应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⑤ 稀释浓硫酸时,现将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再加水稀释
A. ①③ B. ②④⑤ C. ②④ D. ①③⑤
【答案】C
【详解】①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因为钠生成的过氧化钠,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起助燃的作用,故①错误;②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废弃物应倒进废液缸,正确;③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不能涂上3%的NaOH溶液,故错误;④ 做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结束后应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正确;⑤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注入盛水的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错误;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答案:C。
5.用酒精灯加热是实验室常用到的操作,下列仪器加热的时候需要垫石棉网的是( )
A. 试管 B. 蒸馏烧瓶 C. 蒸发皿 D. 坩埚
【答案】B
【详解】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则A.试管、C.蒸发皿、D.坩埚能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所以B符合题意;答案:B。
6.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B. 是否能通过半透膜
C. 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D.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答案】A
【详解】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 1nm~100nm)、 浊液(大于100nm) ,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7.下列应用中,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
A. 向饱和FeCl3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B. 食盐调味
C. 十二水硫酸铝钾可以用来净水 D. 海水晒盐
【答案】C
【详解】A.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性质无关,故A错误;B.食盐调味属于食盐调味属于物理性质;C. 十二水硫酸铝钾可以用来净水属于胶体聚沉;D. 海水晒盐结晶。答案:C。
8.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6.3%,仅次于氧。硅的化合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土壤和沙子。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用来制作芯片
B. 硅单质和二氧化硅一样有结晶形和无定刑,也可用来制作光导纤维
C. 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可以和氢氟酸反应,但它不是两性氧化物
D. 硅酸盐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结构复杂,所以它是混合物
【答案】C
【详解】A. 二氧化硅是化合物,不属于导体,故A错误;B. 硅单质属于半导体,不能做光导纤维,故B错误;C. 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也可以和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特殊性,不是两性氧化物,故C正确;D. 硅酸盐是一类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结构复杂的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C。
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余物 B. 洁净的食盐水 C. 干冰 D. 白酒
【答案】C
【详解】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为锰酸钾、二氧化锰,为混合物,故A错误;B、洁净的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 干冰是固态CO2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 白酒是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物;答案:C。
10.下列物质中,属于钾盐的是( )
A. K B. K2SO4 C. KOH D. K2O
【答案】B
【详解】A. K是单质,故A错误; B. K2SO4 金属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的盐,也属于钾盐;故B正确; C. KOH 属于碱,不合题意,故错误; D. K2O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答案:B。
11.下列有关1molH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 质量为2g B. 含氢原子数为NA
C. 含氢分子数为NA D. 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H2相对分子质量是2,所以1mol H2的质量是2g,正确;B.1molH2中含有2molH已知,所以含氢原子数为2NA,错误;C.根据n=N/NA可知,1mol H2中含氢分子数为NA,正确;D.在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L,正确。
1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为1mol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 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C. 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D. 1 mol·L-1NaCl溶液含有NA个Na+
【答案】C
【详解】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的分子数相等但不一定为NA个,故A错误; B.空气的成分中不全是单质,故标况下22.4 L 空气中的单质分子小于NA个,故B错误;C.1.7g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而1mol双氧水中含18mol电子,故0.05mol双氧水中含0.9mol电子即0.9NA个,故C正确;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钠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答案:C。
13.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10 g H2 B. 2mol Cl2 C. 1.5NA CO2 D. 22.4LO2(标准状况)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说明物质的量最大,10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0g÷2g/mol=5mol,1.5NA个CO2等于1.5mol,22.4L标况下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mol,氯气是2mol,综上所述,答案选A。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Na+、Ba2+、Cl-、SO42- B. H+、NH4+、CO32-、SO42-
C. K+、Na+、NO3-、OH- D. H+、Cl-、Ag+、NO3-
【答案】C
【详解】A. Ba2++SO42-= BaSO4 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 H++CO32-=CO2+H2O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K+、Na+、NO3-、OH- 离子间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 Cl-+Ag+=ClAg所以不能大量共存;答案:C。
1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K2SO4=2K++SO4-2 B. Ba(OH)2=Ba2++OH2-
C. Mg(NO3)2=Mg2++2(NO3)2- D. Fe2(SO4)3=2Fe3++3SO42-
【答案】D
【详解】A. K2SO4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SO42- 故A错误;B. Ba(OH)2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错误;C. Mg(NO3)2电离方程式为:Mg(NO3)2=Mg2++2NO3-,故C错误;D. 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42-,故D正确;答案:D。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 H2↑
B. 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 2H+= H2O + CO2↑
C. 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Fe + Cu2+ = Fe3+ + Cu
D.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H+ + OH- = H2O
【答案】D
【详解】A. 稀盐酸滴在铜片上不反应,因为金属铜排在氢后边,故A错误;B. 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2H+= H2O + CO2↑+Ca2+,故B错误;C. 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Fe + Cu2+ = Fe2+ + Cu,故C错误;D.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H+ + OH- = H2O故D正确;答案:D.
17.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NaOH+H2SO4===Na2SO4+2H2O B. 3CO+Fe2O33CO2+2Fe
C. 2Na+2H2O====2NaOH+H2↑ D. 2Na2O2+2CO2===2Na2CO3+O2
【答案】A
【详解】A. 2NaOH+H2SO4===Na2SO4+2H2O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 3CO+Fe2O33CO2+2Fe中C和Fe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 2Na+2H2O====2NaOH+H2↑中Na、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D. 2Na2O2+2CO2===2Na2CO3+O2中O元素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A。
18.下列粒子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SO32- → SO2 B. HCl → Cl2 C. Na → Na+ D. HNO3 → NO
【答案】D
【解析】A.由SO32-→SO2的转化过程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 由HCl→Cl2的转化过程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由Na→Na+的转化过程中,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
D.由HNO3→NO的转化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9.下列反应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 O2→H2O B. SiO2→H2SiO3 C. Al→NaAlO2 D. Fe→FeCl3
【答案】B
【详解】A. 因为2H2+O2= 2H2O,所以O2→H2O能一步实现,A不符合题意;B、SiO2→H2SiO3 因为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一步实现,B与题意相符;C、因为2Al+2NaOH=2NaAlO2+ 2H2O+ 3H2,所以Al→NaAlO2能一步实现,C与题意不符;D. 因为2Fe+3Cl2=2FeCl3所以Fe→FeCl3能一步实现,D与题意不符;答案:B。
20.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 200mL 1mol•L-1NaCl溶液 B. 50mL 1.5mol•L-1AlCl3溶液
C. 100mL 0.8mol•L-1MgCl2溶液 D. 200mL 2mol•L-1KCl溶液
【答案】B
【详解】A. 200mL1mol•L-1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1mol•L-1;B. 50mL1.5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1.5mol•L-1=4.5 mol•L-1;C. 100mL 0.8mol•L-1MgCl2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0.8mol•L-12=1.6 mol•L-1;D. 200mL 2mol•L-1KCl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2mol•L-1所以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溶液B.答案:B。
21.某溶液经分析,其中只含有Na+、K+、Ca2+、Cl-、NO3-,已知其中Na+、K+、Ca2+、NO3-的浓度均为0.1 mol·L-1,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 mol·L-1 B. 0.3 mol·L-1 C. 0.2 mol·L-1 D. 0.4 mol·L-1
【答案】B
【解析】溶液呈电中性,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c(K+)+2c(Ca2+)+c(Na+)=c(Cl﹣)+c(NO3﹣),所以c(Cl﹣)=c(K+)+2c(Ca2+)+c(Na+)﹣c(NO3﹣)=0.1mol/L+2×0.1mol/L+0.1mol/L﹣0.1mol/L=0.3mol/L,故选B
22.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Na2CO3
NaHCO3
通入过量的潮湿的CO2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SiO2
CaCO3
加稀盐酸溶解、过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详解】①除去Na2CO3中含杂质NaHCO3,应该加热使NaHCO3分解产生Na2CO3和CO2、水,故①操作方法不正确。②除去FeSO4溶液中含杂质CuSO4,因为CuSO4+Fe= FeSO4+Cu,可以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故②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③除去H2中含杂质CO2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故③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④除去SiO2中含杂质 CaCO3,加稀盐酸CaCO3溶解,SiO2不溶,在过滤,故④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题意;答案:B。
23.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NaOH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 )
A. 950 mL 76.0g B. 500 mL 80.0 g C. 1000mL 80.0g D. 1000m L 76.0g
【答案】C
【解析】实验室没有950mL容量瓶,因此需要配制1000mL溶液,即选择1000mL容量瓶,因此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1L×2mol/L×40g/mol=80.0g,答案选C。
24.将30 mL 0.5 mol·L-1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3 mol·L-1 B. 0.03 mol·L-1 C. 0.05 mol·L-1 D. 0.04 mol·L-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所以30 mL×10-3×0.5 mol·L-1="500" mL×10-3×c,c="0.03" mol·L-1。
25.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
A. 16g CH4 B. 11.2L O2(标况) C. 9mL H2O D. 0.8mol H2SO4
【答案】D
【详解】摩尔质量如果用g/mol作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体积没有关系,则四个选项中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是( g/mol)16、 18、32、98 ,所以摩尔质量最大的是硫酸,答案选D。
26.I、下列可用于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是
(1)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颗粒____
(2)分离CCl4和水的混合物_____
(3)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______
(4)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______
II、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____________;进行I分离操作时进水口为______(填f或g)。
(3)现需配制500mL 0.2 mol/L NaOH溶液,其中装置II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该同学操作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加热 (2). 分液 (3). 萃取 (4). 过滤 (5). 蒸馏烧瓶 (6). 1000mL蒸馏瓶 (7). 温度计 (8). g (9). 未用玻璃棒引流 (10). 容量瓶规格选择错误
【详解】I、(1)碳酸钙不稳定,加热可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用加热的方法除杂,答案是加热;
(2)水和CCl4的混合物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因此答案是分液;
(3)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和四氯化碳,所以采用萃取的方法分离,因此答案是萃取;
(4)碳酸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因此,答案是过滤;
II、(1)①馏烧瓶;④1000mL蒸馏瓶。
(2)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温度计;进行I分离操作时进水口为g。
(3)现需配制500mL 0.2 mol/L NaOH溶液,其中装置II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该同学操作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规格应选择500mL。答案:未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规格选择错误。
27.有下列物质:①NaHCO3;②NaHSO4;③二氧化碳;④HCl;⑤NH3;⑥熔融的氯化钠;⑦NaOH溶液;⑧蔗糖;⑨铁粉;⑩氨水。
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电离出H+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②、④、⑥ (2). ③、⑤、⑧ (3). ①、②、④ (4). ⑥、⑦、⑨、⑩
【详解】(1)电解质的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化合物;①NaHCO3、②NaHSO4、④HCl、⑥熔融的氯化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的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导电,所以属于电解质;答案:①、②、④、⑥。
(2)非电解质的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二氧化碳、⑤NH3、⑧蔗糖;答案:③、⑤、⑧
(3)能电离出H+的是酸和酸式盐,所以①NaHCO3;②NaHSO4、④HCl都能电离出H+ ,答案:①、②、④;
(4)能导电的物质是金属和电解质溶液。⑥熔融的氯化钠、⑦NaOH溶液、⑩氨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⑨铁粉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都能导电。答案: ⑥、⑦、⑨、⑩。
28.(1)1.8g H2O中有______个氧原子
(2)标况下11.2L CH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__;
(3)配制90mL 2.00 mol·L-1 NaCl溶液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1). 0.1NA或6.02×1022 (2). 0.5 (3). 8g (4). 11.7
【详解】(1)1.8g H2O是0.1mol,含有的氧原子为0.1NA个。答案:0.1NA或6.02×1022。
(2)标况下11.2L CH4的物质的量=11.2L/22.4 Lmol-1= 0.5mol,质量为0.5mol g/mol=8g;答案:0.5 、 8g。
(3)配制90mL 2.00 mol·L-1 NaCl溶液需要用100mL的容量瓶,所以NaCl固体的质量是100mL10-3 L-158.5 g/mol =11.7g;答案:11.7。
29.如下图的转化关系,A是一种红褐色的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非金属单质,H是一中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F________;
(2)按要求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A +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3)检验G中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Fe2O3 (2). NaHCO3 (3). Fe2O3 + 3C == 2Fe + 3CO2↑ (4).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5). Fe + 2H+ = Fe2+ + H2↑ (6). 加入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或加入NaOH,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解析】
【分析】A是一种红褐色的金属氧化物,所以A是Fe2O3,B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在高温下能和Fe2O3反应,说明B是碳;Fe2O3 + 3C 2 + 3CO2↑,则D为Fe,G为FeCl2, H是一中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则H是Fe(OH)2,在空气中氧化为Fe(OH)3,则I为Fe(OH)3,加热2Fe(OH)3 Fe2O3+3H2O;C为CO2,通人过量的NaOH溶液, CO2+2NaOH= Na2CO3 + H2O
通人少量的NaOH溶液:H2O+ CO2+NaOH= NaHCO3 ,则E 为Na2CO3、F为NaHCO3。
【详解】(1)综合上述分析物质A的化学式:Fe2O3,物质F的化学式NaHCO3;答案:Fe2O3,NaHCO3。
(2)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A + B : Fe2O3 + 3C 2 + 3CO2↑;
F → E: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D → G:Fe + 2H+ = Fe2+ + H2↑;
(3)G为FeCl2,检验G中所含Fe2+阳离子为的方法;加入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或加入NaOH,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30. 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Al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原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
【答案】(1)0.4 mol(2)0.8 mol·L-1(3)13.44 L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n=计算Al的物质的量;
(2)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方程式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
(3)根据方程式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计算其体积.
解:(1)10.8gAl的物质的量为:=0.4mol,
答:10.8gAl的物质的量为0.4mol;
(2)设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
2Al+2H2O+2NaOH=2NaAlO2+3H2↑
2 2
0.4mol xmol
则:2:2=0.4mol:x mol,解得:x=0.4,
故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
答: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4mo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
(3)设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3
0.4mol ymol
则:2:3=0.4mol:y mol,解得:y=0.6,
所以生成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6mol×22.4L/mol=13.44L,
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13.4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