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吉林省吉林毓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
吉林省吉林毓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O-16 C-12 N-14 Na-23 Mg-24 Al-27 S-32 K-39 Ca-40Fe-56 Cu-64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2.下列现象或新技术的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可看到枝叶间透过的一道光线D.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3.下列实验操作要求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方面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4.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5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是( )A.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B.NaCl晶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C.熔融的KOH导电,所以KOH是电解质 D.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6.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①NaHCO = Na+H+ CO ② NaHSO = Na+H+ SO ③HSO = 2 H+ SO ④KC1O = K+ C1 +3O A.①② B.① C.①④ D.③④7.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有沉淀生成的是( )A.稀盐酸 B. KSO C. CuCl D. NaOH8.使溶液中的A1完全转化成A1(OH) ,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 )A.NH HO B. HCl C. NaOH D. CO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阳离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10.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8g O所含的原子数为3N B.1mol NH 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C.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原子数为3 N D.0.1mol/L NaC1溶液中所含Na 数目为0.1 N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H、CI、OH B.K、Na、CO、OHC.K、SO 、NO 、MnO D. Na、HCO、H、Ca 13.鉴别NaOH、NaCO、Ba(OH)三种溶液,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石蕊溶液 B.稀硫酸 C.澄清石灰水 D.CaCl溶液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 + Ag = Ag + Cu 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 + 6H = 2Fe + 3H 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CO+2 H= HO +CO↑D.氧化铜溶于盐酸O+ 2H= HO15.0.1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元素是( )A. Na B. Mg C. Fe D. Al16.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有强还原性,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析出金属铜 B.用A1(OH)治疗胃酸过多C.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钙,钠,铜等金属元素化合物17.下列物质中,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化合物是( )①A1 ②AlO ③A1(OH) ④NaCO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8.在CuS+2CuO=6Cu+SO↑反应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1 mol Cu,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 B.Cu元素被氧化C.氧化剂只有CuO D. Cu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9.500mL含有MgCl 、NaC1、NaSO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含有C1为1.8mo1,Na 为2mol,Mg 为0.5mol,则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6mo1/L B.0.7mo1/L C.1.0mo1/L D.1.2mo1/L20.将定量的NaCO和NaHCO 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收集到CO aL,冷却后向残余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又收集到CO aL (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混合物中NaCO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C.1:3 D.1:4第Ⅱ卷(共50分)三、填空题21.(8分)现有以下物质:①KC1晶体②液态HC1③CaCO ④熔融NaC1⑤蔗糖⑥铜⑦CO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够导电的是 (填序号)22.(13分)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内为混入的杂质)物质需加入的试剂有关离子方程式HNO( HSO) Cu(Fe) ZnSO(CuSO) Fe(OH) [Al(OH)] 23.(12分)(1)①图I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如果刻度A为4,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①,由于放置位置不当读数时俯视,读出的数值为②则①②的正确数值为 A①3.2mL、②小于3.2mL B.①4.8mL、②大于4.8mLC.①3.2mL、②大于3.2ml D.①4.8mL、②小于4.8mL②实验室需配制1mol·L的NaOH溶液200mL,在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时,天平读数为 (填代号,下同)。A.大于8.0g B.小于8.0g C.8.0g(2)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和物质的量浓度 (c),因此在配制溶液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配制方法。请完成下列填空题。1.用10%(密度为1.01g·cm)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27.5g 2%的氢氧化钠溶液。计算:需 g 10%(密度为1.01g·cm)的氢氧化钠溶液②量取:用 mL量筒量取10%的氢氧化钠溶液(3)把98%(密度为1.84g·cm)的浓硫酸稀释成2mol/L的稀硫酸100Ml,回答下列问题:①需要量取浓硫酸 mL②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的是 A.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 B.量取溶液时,仰视刻度线C.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D.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E.定容时,加水不慎超出刻度线,又倒出一些24.(10分)下图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 ,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二用来验证NaO与CO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O的棉花燃烧。NaO与CO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可以得出许多结论,请你写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结论。结论1: 结论2: 25.(7分)现有镁铝铜合金5.2g,加入过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5.6L,反应后过滤得沉淀0.1g。若将此合金放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大约能产生多少升氢气?镁铝铜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写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D 2.B 3.B 4.B 5.C 6.C 7.C 8.A 9.D 10.C 11.A 12.B 13.B 14C 15.B 16.A 17.C 18.D 19.A 20.B21. (1)④⑥ (2)①②③④ (3)⑤⑦ (4) ①②④⑦22.Ba(NO) Ba+ SO = BaSO HCl Fe + H = Fe + H Zn Zn + Cu = Cu + ZnNaOH OH+Al(OH) =AlO + 2HO23.(1) C A (2) 5.5 54 (3) 16.3 D E24.(1) 比较NaCO和NaHCO的热稳定性烧杯I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HCO NaCO+ HO+ CO(2)2 NaO+ 2CO= 2NaCO+ O 该反应放热;该反应有氧气生成25. 铜 0.1g 镁 2.4g 铝 2.7g ; 氢气 3.3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