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2018年1 1月14日上午10:00-11: 30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 0:16 Na:23 Al:27 S:32 C1:35.5
Fe: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或诗句谚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B.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C. 《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中涉及到的反应有置换反应
D.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中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答案】B
【详解】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指酒中的乙醇受热蒸发后,冷却凝结后得到更纯净的酒露,即考查化学中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蒸馏,故A不符合题意;
水滴石穿指的是自然界的石头在水滴的侵蚀作用下而使石头穿孔的现象,该过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绳锯木断指的是用绳子把木头锯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指硫酸铜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铜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
海市蜃楼即使胶体在空气中表现的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下列操作或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 在点燃H2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B. 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 点燃盛满酒精的酒精灯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答案】C
【详解】在点燃H2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避免H2 纯度低,易引起爆炸,故A不符合题意;
稀释浓硫酸时需要酸入水,且边加酸边搅拌,故B不符合题意;
酒精灯中的酒精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故C符合题意;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 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B. 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C. 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D.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答案】B
【解析】A. 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发生爆炸,故A错误;B. 盐酸能够溶解镁粉和铝粉,而不能溶解铜,可以加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故B正确;C. 汽油和煤油混溶,不能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故C错误;D. KNO3和NaCl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
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CO2、N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 有尘埃的空气、墨水均为胶体
C. 烧碱、蔗糖均为电解质 D. 胆矾、盐酸均为混合物
【答案】B
【详解】A.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O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有尘埃的空气和墨水,它们的分散质直径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蔗糖是有机物,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只以分子存在,没有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 胆矾的化学式是CuSO4•5H2O,故胆矾是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O2的质量是32 g/mol
B. 对原子而言,摩尔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C. H2的摩尔质量是2 g
D. H+的摩尔质量1 g/mol
【答案】D
【详解】A.1 mol O2的质量是32g,故A错误;
B.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故B错误;
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mol/L,故C错误;
D.H+的摩尔质量1 g/mol,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用分液漏斗分离酒精和水
②用10 mL量筒量取6.2 mL稀硫酸
③配制100 mL1.00 mol/LNaCI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氯化钠晶体
④用蒸发皿高温灼烧石灰石
⑤洗涤沉淀时,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⑥用500 mL容量瓶配制48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
A. ②⑥ B. ③⑥ C. ①④ D. ①⑤
【答案】A
【详解】酒精和水可以互溶,故①错误;10 mL量筒的最小刻度为0.1mL,可读数到小数点后1位,故②正确;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故③错误;在坩埚中灼烧固体,不能在蒸发皿中灼烧,故④错误;洗涤沉淀,不能搅拌,应向漏斗中加适量水,使水自然流下,故⑤错误;配制480 mL溶液,只能使用500mL容量瓶,故⑥正确。
故选A。
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Cl-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原溶液一定显碱性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CO2
【答案】C
【详解】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硝酸会将SO32氧化成SO42-,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未排除CO32-的干扰,即Ag2CO3也是白色沉淀,故B错误;
C.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故C正确;
D.未排除SO32-的干扰,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遇盐酸会放出无色的SO2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8.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22.4 L氮气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 标准状况下,18 g水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 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 1 L 1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总数为NA
【答案】B
【详解】常温常压下,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错误;
根据公式:==1mol,1molH2O含有原子总数为3NA,故B正确;
根据公式:计算,56gFe为1mol,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可以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即2NA,故C错误;
CH3COOH是弱酸,只有部分电离,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150 mL1 mol/L NaCl溶液 B. 50 mL2mol/L NH4Cl溶液
C. 150 mL 0.5 mol/L CaCl2溶液 D. 50 mL l mol/L AlCl3溶液
【答案】D
【详解】A.1 mol/LNaCl溶液中Cl-的浓度为1mol/L,故A不符合题意;
B. 2mol/L NH4Cl溶液中Cl-的浓度为2mol/L,故B不符合题意;
C. 0.5 mol/L CaCl2溶液中Cl-的浓度为mol/L=1mol/L,故C不符合题意;
D. l mol/LAlCl3溶液中Cl-的浓度为3mol/L,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有关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者均能透过滤纸
B. 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是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Fe(OH)3胶体
D. 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正电
【答案】A
【详解】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故可以透过滤纸,胶体的粒子直径介于1—100nm,由于滤纸空隙大,粒子直径小于100纳米均可通过,因此溶液,胶体可透过滤纸,故A正确;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故B错误;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Fe(OH)3沉淀,故C错误;
Fe(OH)3胶体整个体系是呈电中性的,并不带电,故D错误。
故选A。
11.在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H+、SO42—、OH— B. Ba2+、K+、SO42—、NO3—
C. Na +、H+、Cl—、CO32- D. Na +、Cu2+、Cl-、SO42—
【答案】D
【详解】H+和OH—不能共存,故A错误;
Ba2+和SO42—不能共存,故B错误;
H+和CO32-不能共存,故C错误;
Na +、Cu2+、Cl-、SO42—离子间不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2.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的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化合物X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含有N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X的化学式为Ba(NO3)2 B. 图示的转化中,被还原的元素是N、O
C. 图示生成X的转化中NOx做氧化剂 D. 图示中的所有转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详解】化合物X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含有NO3-,故X为Ba(NO3)2,故A不符合题意;
图所示的转化中N、O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不符合题意;
图示生成X的转化中O2做氧化剂,故C符合题意;
图示中的所有转化均有化合价变化,故都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醋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CH3COOH═CH3COO—+H2O+CO2↑
B. 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D.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2Ag+Cu2+
【答案】D
【详解】石灰石属于难溶性物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A错误;
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即Fe2+,故B错误;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中除了生成硫酸钡,还生成水,答案C中漏离子反应,故C错误;
铜可以置换出银,离子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
A. 配制硫酸用量筒量取硫酸时仰视读数
B. 配制硫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 配制NaOH溶液,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定容至刻度线
D. 称量25.0g胆矾配制1 mol/L CuSO4溶液100 mL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答案】B
【详解】配制硫酸用量筒量取硫酸时仰视读数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溶质的质量偏大,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
配制硫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液体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符合题意;
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C不符合题意;
称量时,砝码错放在左盘,称量的质量偏大,故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某单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该气体的质量为mg,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240/M
B. 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mNA/M
C.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M L
D. 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NA g
【答案】A
【详解】单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即1mol该气体为Mg,标况下体积为22.4L,该气体的密度即为 g/L,故A错误;
该气体所含原子个数是N =×NA,故B正确;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2.4m/M L,故C正确;
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等于1mol分子的质量除以分子个数,即M/NA g,故D正确。
故选A。
16.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已知NaNO2能发生反应:2NO2-+ xI- + yH+ = 2NO↑+ I2 +2H2O(已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中,x=2,y=4
B. 上述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则生成的NO的体积为22.4 L
D. 为使NaNO2转化为无污染的N2后再排出,可选用的试剂是NH4Cl溶液
【答案】C
【详解】由I元素原子守恒可知x=2,由电荷守恒可计算y=4,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氧化剂是NO2-,N元素的化合价由+3降为+2;还原剂是I-,I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x=2,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则生成的NO为1mol,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由于NH4++NO2-=N2↑+2H2O,为使NaNO2转化为无污染的N2后再排出,可选用NH4Cl溶液,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探险队员” 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无法通过。
(l)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盐酸→___ → ___→⑩→⑦→___ →⑫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___个,能“吃掉”盐酸的盐与足量的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填物质前的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熔融状态能导电的是____。
【答案】(1). ③ (2). ⑥ (3). ⑪ (4). 5 (5). CO32—+ 2H+ = CO2↑+ H2O (6). ⑥⑪ (7). ③⑩ (8). ⑥⑦⑫
【详解】(1)图中物质③、⑥、⑩、⑦、⑪、⑫均不与盐酸反应,沿该路线可走出迷宫,故答案为:③、⑥、⑪ ;
(2) 盐酸与NaOH、Ca(OH)2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盐酸与Fe2O3、MgO、Na2CO3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5个,能“吃掉”盐酸的盐是Na2C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故答案为:5,CO32-+2H+=CO2↑+H2O;
(3) 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NaCl和H2SO4属于电解质,CO2和CO属于非电解质,熔融状态能导电的是NaCl、Cu、Ag,故答案为:⑥⑪,③⑩,⑥⑦⑫;
18.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 --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l)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 烧杯壁流下。分液后漏斗内剩余的液体从分液漏斗的 ___(填“上口”或 “下口”)倒入烧杯。
【答案】(1). 溶解青蒿素 (2). 漏斗、玻璃棒 (3). 蒸馏 (4). B (5). 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6). 上口
【详解】(1) 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溶解青蒿素;
(2)操作I是过滤,故需要的仪器还有玻璃棒、漏斗,操作Ⅱ上利用沸点 不同分离乙醚和青蒿素,故操作为蒸馏;
(3) 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乙醚沸点为35℃便于除去,A选项青蒿素不溶于水,C选项加入乙醚后分液得到的还是混合液,不是精品;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青蒿素可溶于乙醇,故粗品中加95%的乙醇溶解后,经浓缩、结晶、过滤可以除去不溶的杂质,得到精品,故选B;
(4) 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平衡内外大气压,故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故答案为: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下口。
19.实验室需要0.2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l)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一定不需要的是 ___(填字母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NaOH溶液时:
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____g;
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配置的溶液浓度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 ___mL量筒最好。
【答案】(1). AC (2). 烧杯、玻璃棒 (3). 4.0 (4). 偏低 (5). 13.6 (6). 15
【详解】A为平底烧瓶、C为分液漏斗,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不会使用到烧瓶和分液漏斗;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还缺少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故答案为:AC,烧杯、玻璃棒 ;
配制0.2 mol/L NaOH溶液450 mL,需要500mL容量瓶,故计算需要用500mL,即m(NaOH)=0.20.5Lg/mol=4.0g,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4.0g;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即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故答案为:4.0,偏低;
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浓度为:=18.4mol/L,
配制500,mL 0.5mol/L的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0.5mol/L×0.5L=18.4mol/LV,V≈0.0136L=13.6mL,根据“大而近”的原则选用15mL量筒,故答案为:13.6mL,15mL。
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l)已知反应H2S + 2HNO3(浓)=3S↓+ 2NO2+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生成16gS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
(2)Cu2S(Cu显+1价)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____。
【答案】(1). H2S (2). S (3). NA或6.02×1023 (4). 3Cu2S +16HNO3 = 3CuSO4 + 3Cu(NO3)2 + 10NO↑ + 8H2O (5). 5
【详解】该反应中H2S中S元素从-2价升高至0价,转移2个e-,故H2S做还原剂,被还原后生成的氧化产物为S单质,生成16gS即0.5molS转移1mole-,即电子数为NA,故答案为:H2S,S,NA或6.02×1023;
Cu+→Cu2+从+1价转化成+2价失电子,S2-→SO42-,S元素从-2价转化为+6价得到电子,NO3-→NO,N元素从+5转化成+2,得到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故方程式为:3Cu2S+16HNO3 =3CuSO4+3Cu(NO3)2 +10NO↑+8H2O;
因为在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被还原为NaCl,化合价为-1,每1mol的Cl得到2mol的电子,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32mol,S的化合价在反应前为-2/x,反应后为+6价,每1mol的S化合价升高数值为6+,则xmol的S化合价升高6x+2价,由于在氧化还原和反应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所以6x+2=32,解得x=5,故答案为:5。
21.向NaOH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0到a点之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a到b点之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点之后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c点CO2的体积___ mL(同温同压下);
(5)混合溶液中NaOH和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O2 + Ba(OH)2 = BaCO3↓+H2O (2). CO2 + 2OH-=CO32—+ H2O、CO2 + CO32—+ H2O=2HCO3— (3). CO2 + BaCO3+H2O=Ba2+ + 2HCO3— (4). 80 (5). 2:1
【详解】(1)0到a点之间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
(2)a点到b点之间CO2与NaOH反应先生成Na2CO3,继续通入CO2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CO32-+CO2+H2O=2HCO3-;
(3)b点之后通入的CO2将a点前生成的BaCO3转化为可溶于水的Ba(HC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CO2+H2O=Ba2++2HCO3-;
(4)根据反应:CO2+Ba(OH)2=BaCO3↓+H2O和CO2+BaCO3+H2O=Ba(HCO3)2,b点到c点消耗的CO2与0到a点消耗的CO2相等,则同温同压下b点到c点消耗的CO2的体积也为20mL,则c点CO2的体积为60mL+20mL=80mL;
(5)根据0到a点反应CO2+ Ba(OH)2=BaCO3↓+H2O消耗CO2的体积为20mL,a点到b点之间反应CO2+NaOH=NaHCO3消耗CO2的体积为60-20=40m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Ba(OH)2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