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27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27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27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1.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D【详解】乙醇是易燃液体,不是腐蚀品、爆炸品,也不是有毒气体,故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答案选D。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A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1 NAC. 标准4状况下,22.4 L H2O的分子数为1NAD. 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分子数为0.5 NA【答案】D3.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4+、NO3-、CO32-、Na+ B. Na+、Ba2+、HCO3-、AlO2-C. NO3-、K+、AlO2-、OH D. NO3-、Mg 2+、K+、CH3COO【答案】C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钠和冷水反应:Na + 2H2O Na+ + 20H- + H2↑B. 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 20H- AlO2- + H2↑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 6H+ 2Al3+ + 3H2↑D. Fe(0H)3跟盐酸反应:OH- + H+ H20【答案】C5.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不正确的是( )A. 除去CO2中少量CO:通过灼热的CuO后收集气体B. 除去BaSO4中少量BaCO3: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蒸发、结晶D. 除去Cu中的少量CuO: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答案】C【详解】A.CO与CuO反应生成Cu与二氧化碳,则通过灼热的CuO后收集气体可除杂,故A正确;B.BaCO3与盐酸反应,而硫酸钡不能,则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可除杂,故B正确;C.MgCl2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和NaCl,引入新杂质NaCl,不能除杂,应该用 KOH,故C错误;D.CuO与盐酸反应,而Cu不能,则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可除杂,故D正确;故答案选C。6.下列各组物质,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 NaCl、BaSO4 、SO2 B. Cu、CH3C00H、酒精C. 氯化钠晶体、水、酒精 D. KNO3、NH3·H2O、CaCO3【答案】C7.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颜色相同 B. 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C. 都含有H+ D. 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答案】A8.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 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B. CO2通人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C. 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02D. CO2是气体,SiO2是固体【答案】B9.已知反应①2BrO3- + Cl2 Br2 + 2ClO3- ②5C12 + I2 + 6H2O 2HIO3 + 10HCl③ClO3- + 5C1- + 6H+ 3Cl2 +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ClO3-﹥BrO3-﹥IO3-﹥C12 B. BrO3-﹥C12﹥ClO3-﹥IO3-C. BrO3-﹥ClO3-﹥C12﹥IO3- D. C12﹥BrO3-﹥ClO3-﹥IO3-【答案】C10.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 SO2→S B. HCl→H2C. FeCl2→FeCl3 D. Fe2O3→Fe【答案】C【详解】A. SO2→S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A不符合;B. HCl→H2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或电解,B不符合;C. FeCl2→FeCl3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C符合;D. Fe2O3→Fe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D不符合;答案选C。11.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答案】D12.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A. Ba(OH)2 B. H2SO4 C. NaOH D. AgNO3【答案】C13.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l价,它可用做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Ca(0H)2+2H2↑。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A. 溶剂 B. 还原剂 C. 氧化剂 D. 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答案】C14.有一镁、铝合金,用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析出沉淀的物质的量随氢氧化钠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合金中镁、铝物质的量比为( )A. 2∶1 B. 4∶1 C. 1∶1 D. 1∶2【答案】D15.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A. 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B. 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 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 只需滴加KSCN溶液【答案】B16.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到下列溶液中,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OH)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④【答案】D17.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1)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2)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若产生0.1molCl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答案】(1). ② (2). 1:1 (3). 0.2【解析】【分析】(1)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生成物来分析浓盐酸的性质;(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及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由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与生成氯气的关系来计算生成0.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详解】(1)在反应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中,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0,则HCl具有还原性,又该反应生成盐KCl,表现了盐酸的酸性,故答案为②;(2)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0价,则HCl是还原剂;由反应可知,氯酸钾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则KClO3是氧化剂,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2molKClO3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5-4)=2mol,即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mol,则产生0.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2mol。18.实验室配制500mL0.200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现有下列仪器A.烧杯 B.100mL量筒 C.500mL容量瓶 D.药匙 E.玻璃棒 F.天平 G.胶头滴管(1)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_____;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___________。【答案】(1). 10.6g (2). ACEG (3). 搅拌,加速溶解 (4). 引流 (5). 偏高 (6). 偏低【解析】【分析】(1)依据m=cVM计算溶质的质量;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选择仪器,依据玻璃棒在溶解、移液操作中作用解答;(2)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n、溶液体积V的影响,根据c=n/V判断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详解】(1)配制500mL0.200mol/LNa2CO3溶液,需要碳酸钠的质量=0.5L×0.200mol/L×106g/mol=10.6g;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所以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ACEG;溶解时,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转移时作用为引流;(2)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小,溶液浓度偏高;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19.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想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l2,应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入盛有_____和________ 的洗气瓶中。【答案】(1).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 Ca(ClO)2 (3). CO2+H2O+Ca(ClO)2=CaCO3↓+2HClO (4).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5). 饱和食盐水 (6). 浓硫酸【解析】【分析】(1)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3)次氯酸钙可以和空气中的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4)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备氯气,根据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分析判断。【详解】(1)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备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3)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和CO2作用生成的次氯酸是一种很好的杀菌消毒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Ca(ClO)2=CaCO3↓+2HClO;(4)实验室制氯气利用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氧化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浓盐酸易挥发,因此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首先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最后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所以如果想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l2应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中。20.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验证滤液B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4)滤液E、K中均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答案】(1). Al2O3+6H+ =2Al3++3H2O (2). SiO2+20H-=SiO32-+H2O (3). 硫氰化钾溶液 (4). NaHCO3 (5). 治疗胃酸过多【解析】【分析】由工艺流程甲可知,铝土矿与盐酸反应得固体A和滤液B,则固体A为SiO2,滤液B含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等,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可推知沉淀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滤液D含有氢氧化钠、偏铝酸钠、氯化钠,所以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沉淀F为Al(OH)3,滤液E中含有NaCl、NaHCO3;根据工艺流程乙可知,铝土矿中的Al2O3、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知固体X为Fe2O3、MgO等,滤液Y为氢氧化钠、偏铝酸钠,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沉淀Z为Al(OH)3,滤液K中含有NaHCO3,据此判断。【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SiO2,滤液B含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等,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D含有氢氧化钠、偏铝酸钠、氯化钠,E中含有NaCl、NaHCO3,F为Al(OH)3,X为Fe2O3、MgO等,Y为氢氧化钠、偏铝酸钠,Z为Al(OH)3,K中含有NaHCO3,则:(1)Al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氧化物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 =2Al3++3H2O;(2)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二氧化硅不能拆,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iO2+20H-=SiO32-+H2O;(3)Fe3+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使溶液变红色,检验滤液B中是否含Fe3+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滤液B,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液E、K中均含有的溶质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21.有4种钠的化合物W、X、Y、Z,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①W X + H2O + CO2↑②Z +CO2 → X + O2③Z+H2O → Y + O2↑④X + Ca(OH)2 → Y + CaCO3↓试回答下列问题:(1)W、X、Y、Z的化学式分别是:W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2)以上4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反应序号)。(3)若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以及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NaHCO3 (2). Na2CO3 (3). NaOH (4). Na2O2 (5). ②③ (6). CO32-+Ca2+=CaCO3↓ (7). K2CO3 +CaCl2=CaCO3↓+2KCl【解析】【分析】W受热分解生成X、水和二氧化碳,则W是碳酸氢钠,X是碳酸钠。Z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Z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Y是氢氧化钠,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是碳酸钠,Y是氢氧化钠,Z是过氧化钠,W是碳酸氢钠,则(1)W、X、Y、Z的化学式分别是NaHCO3、Na2CO3、NaOH、Na2O2;(2)以上4个化学反应中,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和2Na2O2+2H2O=4NaOH+O2↑中化合价变化的均是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所以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此外该离子反应还可以表示氯化钙和碳酸钾之间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K2CO3 +CaCl2=CaCO3↓+2KCl。22.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4)试管中收集气体是_________,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_____________ 。【答案】(1). 3Fe+4H2O(g)Fe3O4+4H2 (2). Fe (3). H2O (4). 提供水蒸气 (5). 防暴沸 (6). 先点燃酒精灯,后点燃酒精喷灯 (7). 原因是用产生的水蒸气将系统内的空气排尽,否则铁与氧气会发生反应 (8). H2 (9). 验纯【解析】【分析】(1)Fe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2)装置受热后,水转化为水蒸气,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剧烈沸腾;(3)如果在一套装置中需要两处加热,一定要注意点燃加热仪器的顺序,一般是根据实验的安全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来考虑;(4)根据方程式判断收集的气体,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Fe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Fe为还原剂,水为氧化剂;(2)装置受热后,水转化为水蒸气,则其作用为为实验提供水蒸气;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则其作用为防止暴沸;(3)点燃加热仪器的顺序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本实验中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强热的条件下反应,应该先点燃酒精灯,排掉硬质玻璃管内空气,为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即先点燃酒精灯,后点燃酒精喷灯;(4)由发生的反应及干燥可知,最后只收集到H2,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氢气不纯加热易引起爆炸,因此,点燃之前要检验纯度。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