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1页
    【化学】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2页
    【化学】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1. 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
    A. NaOH B. Na2O C. Na2O2 D. Na2C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Na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答案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
    B. Na2SiO3是硅酸盐,但不能溶于水
    C. 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D. 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答案】C
    【详解】A.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直接与水反应制备硅酸,故A项错误;
    B. Na2SiO3是硅酸盐,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故B项错误;
    C. 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故C项正确;
    D.二氧化硅对光具有全反射作用,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3.Cl2用来消毒生活用水的原因是( )
    A. Cl2能杀灭细菌
    B. Cl2有毒
    C. Cl2是氧化性很强的气体
    D. 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水中细菌
    【答案】D
    【解析】Cl2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原因是氯气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ClO,而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可以杀毒。而干燥的氯气是不具备这种性质的,只具有较强的毒性。所以D选项正确。
    4. 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2 B. FeCl2 C. MgCl2 D. KC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氯气是强氧化性物质,将Fe氧化成最高价态,所以FeCl2不能直接由铁和氯气反应制的。答案选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之一是它极易与氧气反应
    B. 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
    C. 镁表面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D.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答案】A
    【解析】镁铝均为活泼金属,在空气中即可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继续氧化;铝需要点燃才可燃烧;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6.下列检验Fe3+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加入NaOH溶液,生成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B. 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C. 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显示红色
    D. 加入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
    【答案】A
    【详解】A. 加入NaOH溶液,生成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该现象为亚铁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不能作为检验Fe3+的方法,故A项错误;
    B. 加入NaOH溶液,铁离子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可作为检验Fe3+的方法,故B项正确;
    C. 加入硫氰化钾溶液,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硫氰化铁,溶液显示红色,据此可检验Fe3+,故C正确;
    D. 加入氨水,铁离子与氨水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据此可检验Fe3+的存在,故D项正确;
    答案选A。
    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
    A. Na和O2 B. Na2CO3和HCl
    C. AlCl3和NaOH D. NaOH和NaHCO3
    【答案】D
    【详解】A. 钠和氧气反应在常温下,会生成氧化钠;而在加热时,则生成过氧化钠,反应条件改变,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故A项错误;
    B. Na2CO3和HCl生成反应,少量HCl生成氯化钠、碳酸氢钠;过量HCl则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故B项错误;
    C. 氯化铝和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氢氧化铝再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溶液又变澄清,故C项错误;
    D. 碳酸氢钠和其对应的强碱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是碳酸钠,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8. 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 AlO2- B. Cu2+ C. Al3+ D. Mg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镁、铝与盐酸反应生成Mg2+和Al3+存在溶液中,铜不与盐酸反应被过滤出去,当加入过量烧碱溶液时,Mg2+与烧碱溶液的OH-生成Mg(OH)2,且Mg(OH)2不再与烧碱溶液的OH-反应,Mg(OH)2沉淀被过滤出去,Al3+与烧碱溶液的OH-首先生成Al(OH)3沉淀,接着Al(OH)3沉淀又与烧碱溶液的OH-反应生成AlO2—离子存在溶液中。
    故选A。
    9.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硬铝 B. 黄铜 C. 钢铁 D. 金箔
    【答案】D
    【解析】A硬铝含Cu、Mg、Mn、少量的硅,其余是铝,所以是铝的合金
    B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
    C 钢铁是铁和碳的合金
    D 金箔是Au,是纯净物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硅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B. SiO2是酸性氧化物, 所以不与任何酸反应
    C. 可用Na2SiO3溶液和CO2反应来制备H2SiO3
    D. NaOH溶液可以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答案】C
    【详解】A. 硅在自然界中都是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故A项错误;
    B. 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不与其他酸、水反应,故B项错误;
    C. 强酸与弱酸的盐反应可制备弱酸,可用Na2SiO3溶液和CO2反应来制备H2SiO3,故C项正确;
    D. NaOH溶液的存放方法是:密封保存,试剂瓶应用橡胶塞或软木塞,不能用玻璃塞,因为NaOH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11.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稀盐酸溶液 B. 稀硝酸溶液 C. 稀氨水 D. 稀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详解】A. Mg、Al均与稀盐酸反应,不能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故A项错误;
    B. 二者均与稀硝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故D不选;
    C. 二者均与稀氨水不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故C项错误;
    D. Al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则溶于足量NaOH反应后过滤可分离,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12.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
    A. 通入氯气 B. 加入Zn C. 加入Fe D. 加入Cu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A.氯气能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错误;B.锌是活泼的金属,能和氯化铁、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错误;C.氯化铁能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正确;D.氯化铁能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引入了新的杂质,错误。答案选C。
    13.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  )
    A. 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 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D
    【详解】A.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分解,可以鉴别,故A不选;
    B.Na2CO3与CaCl2溶液作用产生CaCO3沉淀,而NaHCO3则不与CaCl2溶液反应,无沉淀产生,也可以鉴别,故B不选;
    C.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时,先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NaHCO3中加入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可以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加以鉴别,故C不选;
    D.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选。
    故选D。
    14.相同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是( )
    A. 1:1 B. 1:6 C. 2:3 D. 3:2
    【答案】A
    【详解】由2Al+6HCl=2AlCl3+3H2↑、2Al+2H2O+2NaOH=2NaAlO2+3H2↑可知,酸、碱均过量,则铝完全反应,相同质量的两份铝,铝的物质的量相等,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到铝与氢气的比例都是2:3,因此产生的氢气是相等的,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1:1,
    答案选A。
    15.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 石灰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硫酸 D. 氨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强碱反应,所以要想使氯化铝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好选用氨水,答案选D。
    16.含有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的大致图像为 ( )

    【答案】D
    【详解】由信息可知,x轴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y轴表示沉淀的量,则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先发生NaOH+HCl═NaCl+H2O,所以开始一段时间内没有沉淀生成,酸反应后发生,AlCl3+3NaOH ═ Al(OH)3↓+3NaCl,产生沉淀,AlCl3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Al(OH)3+NaOH ═ NaAlO2+2H2O,随碱的量增加沉淀又消失,且生成沉淀与溶解沉淀消耗的碱的体积之比为3:1,图象为:,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17.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e3O4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
    B. Fe(OH)2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C. Fe2(SO4)3与KSCN反应产生血红色沉淀
    D. 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
    【答案】D
    【详解】A. 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是一种黑色固体,三氧化二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故A项错误;
    B. Fe(OH)2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故B项错误;
    C. Fe2(SO4)3与KSCN反应发生络合反应产生血红色物质,不生成沉淀,故C项错误;
    D. 氯气具有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18.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H2O = Na++OH-+H2↑
    B. 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
    C. 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 = Al(OH)3↓+3NH4+
    D. 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Cu2+ = 2Na++Cu
    【答案】C
    【详解】A.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 = 2Na++2OH-+H2↑,故A项错误;
    B. HClO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应写成化学式,则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故B项错误;
    C. Al(OH)3不溶于弱碱,则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 = Al(OH)3↓+3NH4+,故C项正确;
    D. 钠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继续与溶质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其离子方程式:2Na+Cu2++2H2O= 2Na++Cu(OH)2↓+H2↑,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 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 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含SO42-
    D. 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答案】A
    【详解】A. 硝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硝酸而使溶液呈黄色,所以浓硝酸溶液呈黄色,故A项正确;
    B. 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氯气和淀粉溶液不反应,故B项错误;
    C. 能和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SO42-、SO32-、HSO3-、Ag+等,所以产生白色沉淀时该离子不一定是硫酸根离子,故C项错误;
    D. 常温下,浓硫酸和铜不反应,加热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项错误;
    答案选A。
    20.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常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
    B. 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之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 SO2通入饱和H2S溶液中析出浅黄色沉淀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答案】A
    【详解】A. 因硫黄易溶于二硫化碳(CS2),实验室常用二硫化碳(CS2)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故A项错误;
    B. 单质硫的化合价位0价,可以被还原为-2价,也可被氧化为+4、+6等价态,则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项正确;
    C.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会因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SO2会被氧化为SO42-,具有还原性,故C项正确;
    D. SO2与H2S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 = 3S↓+2H2O
    21.下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 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 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D. 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答案】C
    【详解】A.喷泉实验是利用压强差产生的,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导致烧杯中液体通过导管进入烧瓶而产生喷泉,故A正确;
    B.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使其溶液呈碱性,碱遇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
    C.一水合氨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更容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水,溶液的碱性减小,导致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故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导致烧杯中液体通过导管进入烧瓶而产生喷泉,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22.把铁、铜、盐酸、FeCl3、FeCl2和CuCl2溶液混在一起,铁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最多的阳离子是( )
    A. H+ B. Cu2+ C. Fe3+ D. Fe2+
    【答案】D
    【详解】把铁、铜、盐酸、FeCl3、FeCl2和CuCl2溶液混在一起,铁有剩余,则发生的化学反应为Fe+2FeCl3=3FeCl2,Fe+CuCl2=Cu+FeCl2,Fe3+,Cu2+都不能存在,因此溶液中所含最多的阳离子只有Fe2+,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23.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1.68L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中O2 的体积为( )
    A. 0.28L B. 0. 56L C. 1.12L D. 2.24L
    【答案】B
    【详解】
    则1:1=x:0.56L
    解得x = 0.56 L,
    故B项正确;
    答案选B。
    24.200mL 1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2mol•L—1的NaOH溶液,最终产生7.8g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
    ①350mL ②90mL ③150mL ④200mL
    A. 只有①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详解】0.2mol×78g/mol = 15.6 g>7.8 g,说明有两种情况:一为沉淀不完全,只生成Al(OH)3沉淀;另一种情况为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2,n[Al(OH)3]= = 0.1 mol,
    ①若碱不足,由Al3++3OH−═Al(OH)3↓可知,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3=0.3 mol,故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 = 0.15 L = 150 mL,
    ②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2,则:
    Al3++3OH−═Al(OH)3↓
    1 3 1
    0.1mol 0.3mol 0.1mol
    故转化AlO2−的Al3+的物质的量=0.2 mol−0.1 mol=0.1 mol,
    Al3++4OH−═AlO2−+2H2O
    1 4
    0.1mol 0.4mol
    则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为0.3 mol+0.4 mol=0.7 mol,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 = 0.35 L = 350 mL,故B项正确,
    答案选B。
    25.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是( )
    A. 504mL B. 168mL C. 336mL D. 224mL
    【答案】C
    【详解】1.92g Cu的物质的量为n(Cu)= = 0.03 mol,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2 × 0.03 mol = 0.06 mol,
    由反应整个过程为Cu+HNO3NO、NO2+O2HNO3可知,反应前后HNO3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化合价变化的只有铜和氧气,则Cu失去电子数目等于O2得到电子的数目,所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 = 0.015mol,V(O2)= 0.015 mol×22400 mL/mol = 336 mL,所以通入O2的体积为336mL,故C项正确;
    答案选C。
    26.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能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H______;G_______;乙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溶液与气体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Na (2). Fe(OH)3 (3). FeCl3 (4). Cl2 (5). Fe+2HCl=FeCl2+H2↑ (6). 2Al+2NaOH+2H2O=2NaAlO2+3H2↑ (7). 2Fe2++Cl2=2Fe3++2Cl-
    【详解】(1)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Na、H是Fe(OH)3、G是FeCl3、乙是Cl2,
    故答案为:Na;Fe(OH)3;FeCl3;Cl2;
    (2)反应①是Fe与盐酸的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反应②为金属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的过程,则其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F溶液为FeCl2,气体乙为Cl2,则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27.实验室通常采用以下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中MnO2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Cl2是______产物。
    (3)装置C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常用氯气与石灰水反应制备漂白粉,而久置漂白粉容易失效,请写出漂白粉失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 还原 (3). 氧化 (4). 饱和食盐水 (5). 吸收Cl2中混有的HCl (6). 在集气瓶口放置一片湿润的淀粉KI试纸,若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7). Cl2+2OH-=Cl-+ClO-+H2O (8). Ca(ClO)2+CO2=CaCO3↓+2HClO (9). 2HClO2HCl+O2↑
    【详解】(1)浓盐酸有还原性,二氧化锰有氧化性,浓盐酸和二氧化锰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所以二氧化锰得电子作氧化剂,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氯化氢失电子作还原剂,得到的氯气是氧化产物,故答案为:还原;氧化;
    (3)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食盐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吸收Cl2中混有的HCl;
    (4)氯气可将KI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则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在集气瓶口放置一片湿润的淀粉KI试纸,若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故答案为:在集气瓶口放置一片湿润的淀粉KI试纸,若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5)F为尾气吸收装置,盛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氯气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6)制取漂白粉的使用的是氯气和消石灰,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水,又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并且次氯酸见光、受热分解,从而使漂白粉失效,即发生Ca(ClO)2+CO2=CaCO3↓+2HClO,2HClO2HCl+O2↑,故答案为:Ca(ClO)2+CO2=CaCO3↓+2HClO;2HClO2HCl+O2↑。
    28.实验室用图示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1)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制得干燥的氨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甲”“乙”或“丙”),不能用乙装置干燥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检验试管C中氨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置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收集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收集氨气的原理是向下排空气法
    B.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当烧杯中的水变红时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D.该装置会形成红色喷泉
    【答案】 (1). 2NH4Cl+Ca(OH)2CaCl2+2NH3↑+H2O (2). N2+3H22NH3 (3). 丙 (4). 2NH3+H2SO4=(NH4)2SO4 (5).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收集满) (6). 防止空气与氨气对流,收集不到纯净的氨气 (7). D
    【详解】(1)实验室利用NH4Cl和Ca(OH)2加热可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H2O;
    (2)工业上利用氮气与氢气合成氨,其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故答案为:N2+3H22NH3;
    (3)氨气为碱性气体,根据图示信息,可选丙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而不能用装置乙,因为浓硫酸为酸性干燥剂,会与氨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铵,其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
    故答案为:丙;2NH3+H2SO4=(NH4)2SO4;
    (4)氨气是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集满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冒白烟,故检验试管C中氨气收集满的方法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收集满),
    故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收集满);
    (5)为防止空气对流,防止收集的氨气不纯,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试管口放置棉花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与氨气对流,收集不到纯净的氨气,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与氨气对流,收集不到纯净的氨气;
    (6)A.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收集氨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项正确;
    B.干燥管有缓冲作用,所以能防止倒吸,故B项正确;
    C.氨水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使其溶液呈碱性,碱遇酚酞试液变红色,故C项正确;
    D.干燥管有缓冲作用,烧杯中液体不能进入烧瓶中,所以不能形成红色喷泉,故D项错误;
    答案为D。
    29.在一定质量的AlCl3和MgCl2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O-X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Mg(OH)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g;
    (4)X=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
    【答案】(1). Al3++3OH-=Al(OH)3↓ Mg2++2OH-=Mg(OH)2↓
    (2). Al(OH)3+OH-=AlO2-+2H2O (3). 5.8 (4). 0.5 (5). 0.6
    【详解】(1)结合上述分析,根据关系图可知,NaOH溶液与一定质量的AlCl3和MgCl2混合溶液后起初O-X段会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Mg2++2OH-=Mg(OH)2↓,故答案为:Al3++3OH-=Al(OH)3↓ Mg2++2OH-=Mg(OH)2↓;
    (2)X-Y段则为氢氧化钠溶解Al(OH)3的过程,其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3)由上述分析可知,n[Mg(OH)2] = 0.1 mol,则生成Mg(OH)2的质量为0.1 mol58 g/mol = 5.8 g,故答案为:5.8;
    (4)根据关系式及原子守恒可知,n(Mg) = n[Mg(OH)2] = 0.1 mol,则镁离子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0.1 mol = 0.2 mol,同理,n(Al) = n[Al(OH)3] = 0.2 mol- 0.1 mol= 0.1 mol,则铝离子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30.1 mol = 0.3 mol,故X= 0.5,再根据氢氧化钠 与氢氧化铝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可知,溶解Al(OH)3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即Y = X+0.1 mol = 0.5+0.1 = 0.6mol,故答案为:0.5;0.6。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