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吉林省公主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
吉林省公主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答题注意事项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2、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否则不得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5小题每题2分;16—25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A.玻璃 B.水泥 C.纯碱 D.水玻璃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5 ℃、1.01×105Pa的条件下,2.24 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AB.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NA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质量约为18 gD.22 g CO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4.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Na与O2 B.Na2O2与CO2 C.NaOH溶液与CO2 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5.已知某溶液含有Na+、Ba2+、Fe2+三种阳离子,那么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 )A.SO B.Cl- C.OH- D.CO6.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 B.只有气体产生C.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D.只有沉淀产生7.把4.6 g钠放入200 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l-的浓度几乎不变 B.溶液变浑浊C.溶液中Al3+全部转化为AlO 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Na+8.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 )A.锌粉 B.镁粉 C.铁粉 D.铝粉9.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理由是 ( )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SiO2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弱酸C.SiO2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SiO2不能与酸反应10.光纤通信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 )A.氧化钙 B.铜 C.二氧化硅 D.硅11.向下列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溶解的是( )A.Na2SiO3 B.BaCl2 C.FeCl3 D.NaAlO212.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可以导电,属于金属材料B.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自然界中的硅大部分以游离态存在C.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除去SiO2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13.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自身能否电离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15.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Mg2+、Na+、SO B.K+、H+、HCO C.Cu2+、NO、SO D.Ba2+、NO、CO16.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之间的关系 ( )①体积都是22.4 L ②具有相同的体积 ③都是双原子分子 ④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目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1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H+===CO2↑+H2O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2H+===CO2↑+H2O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H++OH-===BaSO4↓+H2O18.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19.已知:①N2+3H2===2NH3 ②3Cl2+8NH3===N2+6NH4Cl;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NH4Cl>NH3>H2 B.H2>NH3>NH4Cl C.NH3>NH4Cl>H2 D.H2>NH4Cl>NH320.在3Cl2+6KOHKClO3+5KCl+3H2O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B.KCl是还原产物,KClO3是氧化产物C.反应中每消耗3 mol Cl2,转移电子数为5NAD.被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的5倍21.氢化钠(NaH)是一种生氢剂,可发生反应NaH+H2O===NaOH+H2↑,对这一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NaH是氧化剂 B.生成1 mol H2转移2 mol 电子C.NaOH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1∶122.0.1 mol Al2(SO4)3跟350 mL 2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A.78 g B.15.6 g C.7.8 g D.3.9 g23.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质量为 ( )A.5.4 g B.3.6 gC.2.7 g D.1.8 g24.2.1 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 )A.2.1 g B.3.6 gC.7.2 g D.无法确定25.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70% B.52.4%C.47.6% D.30%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26.(10分)填写下列空白:(1)含有6.02×1023个H的H2O,其物质的量是_______;1 mol Na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______个Na+。(2)______mol 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3)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________。(4)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1的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________。(5)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和d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27.(7分)A为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试填写以下空白:(1)合金A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2)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8.(11分)有4种钠的化合物W、X、Y、Z,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①WX+H2O+CO2↑ ②Z+CO2―→X+O2③Z+H2O―→Y+O2↑ ④X+Ca(OH)2―→Y+CaCO3↓试回答下列问题:(1)W、X、Y、Z的化学式分别是W: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2)以上4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还原剂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若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以及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2分)为探究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请据此回答:(1)若锥形瓶中装有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应为__________。(2)装置B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3)装置C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4)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 3.A 4.B 5.B 6.C 7.B 8. C 9.C 10.C 11.D 12.D 13.D 14.B 15.A16.B 17.A 18.C 19.B 20.A 21.D 22.C 23.A 24.A 25.A26. 10分(1)0.5 mol 1.204×1024 (每空1分)((2)3 (1分)(3)17:16(1分)(4)80% 8.4 (每空2分)(5)5(a+b-d) g·mol-1(2分)27. 7分(1)Al Fe (每空1分)(2)Al3++4OH-===AlO+2H2O (3分)Fe(OH)3+3H+===Fe3++3H2O (3分)28 .11分(1)NaHCO3 Na2CO3 NaOH Na2O2(每空1分) (2)②③ Na2O2 Na2O2(每空1分) (3)Ca2++CO===CaCO3↓(2分) Ca(OH)2+K2CO3===2KOH+CaC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29. 12分(1)盐酸(2分) (2)饱和NaHCO3溶液(2分) 吸收HCl气体(2分)(3)Na2SiO3溶液(2分) SiO+CO2+H2O===H2SiO3↓+CO(2分)(4)HCl H2CO3 H2SiO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