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卷
展开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计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2.下列微粒中,与甲烷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的是( )
A.HCl B.NH3 C.NH4+ D.OH-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Br、HI、HCl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B.RbOH、KOH、NaOH的碱性依次增强
C.K+、Na+、Li+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HIO4、HBrO4、HClO4的酸性依次增强
4.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 )
A.MgCl2 B.NH4Cl C.Ba(OH)2 D.H2O
5.下列各组互为同位素的是( )
A.37Cl和35Cl B.O2和O3 C.CH3CH2OH和CH3OCH3 D.
6.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共价化合物并且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N2和H2 B.H2S和CO2 C.O2和CCl4 D.Cl2和NH4NO3
7.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镁跟盐酸反应
B.乙醇的燃烧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8.反应3Fe(s)+4H2O(g) Fe3O4+4H2(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将铁片变成铁粉 B.升高温度 C.增大水蒸气浓度 D.充入Ne
9.在反应A(g)+2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2 mol/(L·s) B.v(B)=0.6 mol/(L·s)
C.v(C)=0.8 mol/(L·s) D.v(D)=1 mol/(L·s)
10.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2、H2的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B.c(N2):c(H2):c(NH3)=1:3:2
C.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D.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3molH2
11.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通入氧气, b处通氢气
B.通入H2的电极发生反应:H2-2e-=2H+
C.通入O2的电极反应:O2 + 4e- + 2H2O=4OH-
D.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12.某原电池总反应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
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g) +1/2O2(g) = H2O(l) △H=-285.8 kJ/mol
B.2SO2 +O22SO3 △H=-196.6 kJ/mol
C.2H2(g) +O2(g) = 2H2O(l) △H=-571.6 kJ
D.C(s) +O2(g) = CO2(g) △H=+393.5 kJ/mol
14.21世纪初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前景是( )
A.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将为城乡居民普遍利用
B.能源消费构成中以石油为主
C.按人口平均,水能发电量将居世界首位
D.沿海地区一定都要发展核电工业
15.关于化学电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电源均是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B.在干电池中,碳棒只起导电作用,并不参加化学反应
C.镍镉电池不能随意丢弃的主要原因是镍、镉的资源有限,价格昂贵
D.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化学电源
16.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7.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原电池的两极必须都是金属
C.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D.原电池都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
18.如图是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1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B.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20.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下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a为阳极、b为阴极
2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人KI溶液,溶液呈棕黄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只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亿万年后地球还会形成煤、石油,因此,二者属于可再生能源
C.要使燃料燃烧只需要大量的氧气
D.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和NO会污染大气
23.氢气被人们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其原因是( )
A.氢气是很容易燃烧的一种气体 B.氢气是质量很轻的一种气体
C.氢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D.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44分)
24.(11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
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1 | ① |
|
|
|
|
|
|
|
2 |
|
|
| ② |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⑦ | ⑧ |
|
| ⑨ |
|
(1)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③、④、⑧的原子半径最小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
(3)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用化学式回答)。
(4)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 (用结构式回答)
(5)②和③按原子数1:2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该晶体气化的过程中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 。
(6)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晶体属于 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
(7)元素⑤、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互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10分)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O3 B.C和C C.
(1)互为同位素的是 ;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4)常温下28g一氧化碳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282.6kJ热量,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5)25℃1.01×105 Pa下,1g CH4气体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并放出55.6kJ热量,写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6.(10分)根据下图铁铜原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
发生的是 反应;铜为 极,电极反应为
,发生的是 反应,
原电池总离子反应式是 ;
(2)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Fe极质量减少2.8g,则Cu极质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电路中转移电子为 mol。
27.(12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
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三、实验题(共1小题,10分)
28.(10分)下表是稀硫酸与金属镁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金属质量/g | 金属 状态 | c(H2SO4) /mol/L | V(H2SO4)/mL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0.24 | 丝 | 0.5 | 100 | 20 | 34 | 500 |
2 | 0.24 | 粉末 | 0.5 | 100 | 20 | 35 | 50 |
3 | 0.24 | 丝 | 0.7 | 100 | 20 | 36 | 250 |
4 | 0.24 | 丝 | 0.8 | 100 | 20 | 35 | 200 |
5 | 0.24 | 粉末 | 0.8 | 100 | 20 | 36 | 25 |
6 | 0.24 | 丝 | 1.0 | 100 | 20 | 35 | 125 |
7 | 0.24 | 丝 | 1.0 | 100 | 35 | 50 | 50 |
8 | 0.24 | 丝 | 1.1 | 100 | 20 | 34 | 100 |
9 | 0.24 | 丝 | 1.1 | 100 | 30 | 44 | 40 |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其中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是实验2和实验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分别是实验6和实验 或实验8和实验 ;(填实验序号);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速率最快是实验 (填实验序号),该实验中硫酸平均反应速率为 。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计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B 2.B 3.D 4.A 5.A 6.B 7.D 8.D 9.B 10.A 11.C 12.A
13.A 14.A 15.C 16.D 17.C 18.C 19.C 20.C 21.B 22.D 23.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44分)
24.(12分)
(1)第3周期IVA族(2分) (2)F (3)NaOH (4)H-F
(5) (2分) ;分子间作用力。 (6)共价化合物;原子。
(7)Al(OH)3+NaOH =NaAlO2+2H2O (2分)
25.(10分)
(1)B (2)A (3)C
(4)2CO(g)+ O2(g)=2CO2(g) △H= -565.2KJ/mol
(5)CH4(g)+ 2O2(g)=2H2O(l)+ CO2(g) △H= -889.6KJ/mol
26.(10分)
(1)负,Fe -2e-= Fe 2+,氧化,正,2H+ + 2e-=H2↑,还原,Fe+ 2H+ = Fe2+ + H2↑;
(2)不变,0.1mol (2分)
27.(反应式各2分,其它各1分,共12分)
(1)①2H++2e- =H2↑(或2H2O+2e- =2H2↑+2OH-); 溶液变成红色。
②2Cl-+2e- =Cl2↑;是否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
(2)①X:纯铜, Cu2++2e- =Cu。 ②Y:粗铜, Cu-2e- = Cu2+
三、实验题(共1小题,10分)
28.(10分)
(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1分) 表面积越大(1分) 1和2(1分)
(2)5 (1分)
(3)反应温度(1分) 7或9(1分)
(4)5(1分) 0.004mol/(L•s)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