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招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3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山东省招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3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山东省招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3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山东省招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山东省招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1.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 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则其核内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
A. 77 B. 114 C. 191 D. 37
【答案】D
【解析】对19177Ir来说,质子数是77,质量数是191,则中子数为191-77=114,核内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114-77=37,答案选D。
2.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您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
A. 第七周期第0族 B. 第六周期ⅡA族
C. 第八周期第ⅠA族 D. 第七周期第ⅦA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稀有气体氡的原子序数为86,位于第六周期,零族,第七周期排满含有32种元素,则第七周期的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为86+32=118,则119号元素位于第八周期的第ⅠA。答案选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 同周期元素中 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
【答案】A
【解析】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例如钠离子。周期表中从IIIB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同周期元素中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因此只有选项A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A。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活动
B.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上,由里向外逐层排布
C. 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D. 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
【答案】C
【解析】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内活动,选项A错误;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由里向外逐层排布,选项B错误;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Na+和F-,选项C正确;D、稀有气体氦,最外层2个电子,也很稳定,选项D错误。答案选C。
5.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
A. N、O、F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C. P、S、Cl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 Li、Na、K的半径依次增大
【答案】A
【解析】A、F没有正价,最高价为0价,选项A错误;B、Li、Be、B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别为1、2、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选项B正确;C、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P、S、Cl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选项C正确;D、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而下依次增大,Li、Na、K的半径依次增大,选项D正确。答案选A。
6.已知An+、B(n-1)+、C(n+1)+、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C D B A B. D C A B C. B A C D D. A B D C
【答案】B
【解析】
【分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An+、B(n-1)+、C(n+1)+、D(n+1)-,阳离子在阴离子下一周期,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对应的原子序数越大,所以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C >A> B >D,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A、C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C >A> B所以其原子半径C<A<B;D处于上一周期,原子半径最小,所以这几种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D<C<A<B,B项正确,
答案选B。
7.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 Z>Y>X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C.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 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的是Z>Y>X
【答案】D
【解析】由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原子序数为X>Y>Z, A、同周期,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为X<Y<Z,选项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X>Y>Z,选项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X>Y>Z,则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为X>Y>Z,选项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X>Y>Z,则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顺序为X>Y>Z,选项D错误。答案选D。
8.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
A. 稳定性:NH3<PH3 <SiH4 B. 酸性: H3PO4>H2SO4 >HClO4
C. 碱性:KOH <NaOH <Mg(OH)2 D. 还原性: Br—> Cl— > F—
【答案】D
【解析】A、因非金属性N>P>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SiH4,选项A错误;B、非金属性Cl>S>P,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3PO4,选项B错误;C、金属性K>Na>Mg,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KOH>NaOH>Mg(OH)2,选项C错误;D、非金属性F>Cl>Br,则对应离子的还原性F-<Cl-<Br-,选项D正确。答案选D。
9.100mL 6mol﹒L-1的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
A. 硝酸 B. 醋酸钠
C. 硫酸氢钾 D. 氯化氢气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不能改变其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
【详解】A. 硝酸具有氧化性,加入的硝酸会与Zn反应生成NO,而不生成氢气,A项错误;
B. 加醋酸钠后,醋酸钠与会硫酸反应生成醋酸,因醋酸为弱酸,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减小,使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会减慢,但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B项正确;
C. 加硫酸氢钾时氢离子浓度与物质的量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增多,C项错误;
D. 加HCl气体会使氢离子浓度与物质的量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多,D项错误;
答案选B。
10.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 A>B>C B. B>A>C C. C>A>B D. A>C>B
【答案】B
【解析】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A、B同周期;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A在B的左侧;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所以C、B同周期;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C在A的左侧;故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为:。答案选B。
11.铊(元素符号Tl)是超导材料组成元素之一,位于第六周期,与元素Al同主族。以下对于铊(Tl)的性质推断错误的是( )
A. Tl是易导电的银白色的金属 B. 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C. Tl的还原性强于Al D. Tl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Tl是金属,容易导电,是易导电的银白色的金属,正确。B.Tl(OH)3是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因此该化合物不是两性氢氧化物,错误。C.Tl和Al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元素的还原性逐渐增强,Tl的还原性强于Al,正确。D.Tl最外层电子数是3个,所以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正确。
12.下列事实能说明Cl比S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
①HCl比H2S稳定; ②Cl2能从Na2S溶液中置换出S;③HClO4酸性比H2SO4 的酸性强 ④Cl2与Cu反应时生成CuCl2,而S与Cu反应时只能生成Cu2S; ⑤形成简单离子时S比Cl得电子多。
A. 只有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氢化物越稳定,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根据氯气能置换出硫单质可知氯气与硫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强氧化性的物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会使变价金属的化合价达到最高价;
【详解】①HCl比H2S稳定,则非金属性Cl>S,①项正确;
②Cl2能从Na2S溶液中置换出S,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则非金属性Cl>S,②项正确;
③HClO4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强,则非金属性Cl>S,③项正确;
④与Cu反应时Cl2能生成高价铜化合物,S只能生成低价铜化合物,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则非金属性Cl>S,④项正确;
⑤得电子多少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⑤项错误;
所以①②③④可以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答案选B。
1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a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b kJ,形成1 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c 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b>c B. a+b>2c
C.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