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2019高一三月月考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3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2019高一三月月考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3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2019高一三月月考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3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2019高一三月月考试卷
展开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2019高一三月月考试卷
(时间 90分钟 分值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16 S:32 Cl:35.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含硫化合物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氢气在氯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③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 D.③⑤
3.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 )
A.用湿毛巾或蘸有烧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C.用湿毛巾或蘸有小苏打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D.观察风向,顺风撤离
4.实验室中下列实验药品的保存、事故处理及使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条和铝片不需要采用密封保护的方法
B.漂白粉需要加入盐酸才能使用
C.不慎把浓硫酸沾在手上,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D.浓硝酸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盐酸 B.氯水 C.液氯 D.漂白粉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NaClO
7.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a+ H+ SO32- ClO- B.Cu2+、K+、NO3-、SO42-
C.Fe2+、H+、Cl-、NO3- D. Na+、K+、Cl-、SO42-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氨水与稀盐酸反应:H+ + OH-=== H2O
B.FeCl2溶液通入Cl2:Fe2+ + Cl2 === Fe3++ 2Cl-
C.氯气溶于水:Cl2 + H2O === 2H+ + Cl﹣+ ClO﹣
D.向KOH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SO2 + OH- === HSO3-
9.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氯水、CCl4 B.碘水、淀粉溶液 C.溴水、CCl4 D.溴水、淀粉溶液
10.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 CCl4所含分子数为0.5NA
B.64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NA
C.1L 1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所含Cl﹣数为NA
D.1mol Cl2与足量的铁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11.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O2通入氯水后,溶液褪色且酸性减弱
B.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弱
C.SO2有毒,试验时尾气可用KOH溶液吸收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因此二氧化硫不能用氧化剂浓硫酸干燥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 SO2和氯水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C.对气体CO2和SO2 ,可用品红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鉴别,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D. SO2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都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13.常温下,在避光的容器中,将下列各组气体充分混合后能发生明显反应的是( )
A.H2和Cl2 B.SO2和H2S C.H2和O2 D.N2和H2
14.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露置于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B.常温下都能用铝制容器贮存
C.露置于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 D.常温下都能与铜反应
15.下列关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B.加盐酸,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使品红溶液褪色,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32-
C.加入NaOH固体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16.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现象 | 解释 |
A | 将SO2通入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B |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17.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
18.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A.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B.浓氨水与氢氧化钙固体反应制氨气
C.铜与稀硝酸反应制一氧化氮
D.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
19.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III:微热稀HNO3溶液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无丁达尔效应
20.如右图,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均为液体b,挤压胶头滴管,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瓶中出现喷泉,最后烧瓶充满b。下列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 a(干燥气体) | b(液体) |
A | HCl | 水 |
B | CO2 | 4mol/LNaOH溶液 |
C | Cl2 | 饱和食盐水 |
D | NH3 | 水 |
21.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的是( )
A.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C.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
D. 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22.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个纸蝴蝶并喷洒一种溶液(保持湿润),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图)。过一会,发现纸蝴蝶变为红色。下表的组合中,能够实现上述变化的是( )
| A | B | C | D |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 | 石蕊 | 石蕊 | 酚酞 | 石蕊 |
烧杯中的溶液 | 浓盐酸 | 浓氨水 | NaOH溶液 | 浓硫酸 |
23.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24.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C+浓HNO3 B.Cu+稀HNO3 C.CuO+浓HNO3 D.NaOH+HNO3
25.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CuCl2溶液中 D.SO2通入盐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
则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C、D都是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在吸收塔中将C固定,产物可作建筑材料,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常温下为气体。气体C与水反应得到的稀溶液可以与Cu反应。
①该稀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反应有1.5NA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气体(标况下)的体积为
③若反应中有1.92 g Cu全部溶解,则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27. 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小实验。
(1)若①中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②装有浓氨水,一段时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 ;
若①装有浓盐酸,②装有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__
(2)实验小组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时,制定了四种方案,最好的是_______(填 “甲”、“乙”、“丙”或“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将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 (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反应产生无毒物质N2:
①Y管中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化学小组为了验证SO2和Cl2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制备SO2应选用上图A、E装置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
个试管中的液体加热,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气体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1∶1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利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参加反应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则该反应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
(5)SO2性质和CO2相似,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现象,将操作后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別滴加足量下列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第一份滴加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第二份滴加稀HNO3溶液,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9.浓硫酸和碳发生化学反应,为了验证反应的全部产物,用如图Ⅰ装置进行实验.
(1)图Ⅰ中A处是完成实验中的一个必要装置,它是下列图Ⅱ所示中的(填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I装置验证出来的产物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确定存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中盛有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使该实验更加严密,需要在C、D之间再接一个B装置, 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B | C | C | B | C | B | D | D | A | D | C | D | B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B | D | B | C | D | B | C | B | A | D | B | B |
|
非选择题(每空2分, 共50分)
26.(1) 2Fe3++Fe=3Fe2+ ;
(2)2H2S+SO2=3S+2H2O ;2SO2+2CaO+O2=2CaSO4
(3)①3Cu+8H++2NO3-=3Cu2++2NO+4H2O ;② 11.2 L ; ③ 0.02 mol
27.(1)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烧杯内部有白烟
(2)乙;节约原料,不污染环境(答一项得一分) ;
(3)气体红棕色变浅,甚至消失(变浅既得分);8NH3+6NO2=7N2+12H2O
28.(1) A ; (2) 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
(3) SO2+2OH-=SO32-+H2O
(4) SO2+Cl2+2H2O=H2SO4+2HCl ;0.1NA ;
(5) SO2+Ca2++2OH-=CaSO3+H2O ;SO2+Ba2++2OH-=BaSO3+H2O;BaSO4
29.(1) ③ ;
(2) H2O SO2 CO2 ;
(3) 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 ;
(5)检验SO2是否除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