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4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4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4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8O B. Mg2+的结构示意图:
C. 硫化钠的电子式: D. 甲烷的比例模型:
【答案】B
【解析】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质子数为8,则质量数为18,则原子表示为O,故A错误;
B.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
C.硫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含有两个钠离子和1个硫离子,硫化钠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应该体现出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体积大小,为甲烷的球棍模型,甲烷的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B。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Z与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高正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W、Z、 Y
B.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W
C. 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
D. X与Y两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
【答案】C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氧;Y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则Y为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则Z为铝;Z与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0,则W为氯;
A.元素最高正价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正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Y、Z、W,故A错误;
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W小于Z,故B错误;
C. 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高氯酸,因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则它们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故C正确;
D. X与Y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氧化钠、过氧化钠等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K2O2 B. NaOH C. MgCl2 D. H2O2
【答案】A
【解析】K2O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NaOH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MgCl2只含离子键; H2O2中H-O是极性共价键、O-O是非极性共价键;故选A。
4.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 )
A. 金刚石转化为石墨 B. 氯化钠晶体溶于水
C. HCl溶于水 D. 碘升华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转化为石墨属于化学变化,有化学键断裂或生成,故不选A;
B. 氯化钠晶体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有化学键断裂,故不选B;
C. HCl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有化学键断裂,故不选C;
D. 碘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断裂或生成,故选D。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乙烯常温下是气体,聚乙烯常温下是固体
B. 甲烷和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 乙烷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 苯可做有机溶剂
【答案】C
【解析】A.乙烯结构简式是CH2=CH2,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在常温下是气体,当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后产生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聚乙烯在常温下呈固体,A正确;
B.甲烷和乙烷都属于烷烃,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氯代烷烃,B正确;
C.乙烷属于烷烃,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而乙烯属于烯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苯是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能够溶解许多有机物,因此可做有机溶剂,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6.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如图),下列对于试管内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应在强光照射下完成
B. 甲烷和 Cl2 反应后试管内壁的油状液滴物包括 CH3Cl 、CH2Cl2、CHCl3、CCl4
C. 盛放饱和食盐水的水槽底部会有少量晶体析出
D. CH4 和 Cl2 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液体充满试管
【答案】C
【解析】A.光照为该反应的条件,无光照该反应不能发生,所以强光照射并不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错误;
B.甲烷和Cl2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其中CH2Cl2、CHCl3、CCl4是油状液体,故B错误;
C.甲烷和Cl2反应后产物最多的是HCl,HCl溶于饱和食盐水会有少量NaCl晶体析出,故C正确;
D.甲烷和Cl2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其中CH2Cl2、CHCl3、CCl4是油状液体,CH3Cl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所以液体不会充满试管,故D错误。
故选C。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B. 15g甲基(﹣CH3)含有的电子数是9NA
C. 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0.3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原子总数为0.5NA
【答案】B
【解析】A. 和的结构相同,是同一种物质,故A错误;B.甲基是甲烷失去一个H原子后剩余的部分,所以一个甲基中的电子数是9,15g甲基的物质的量是1mol,则1mol甲基(一CH3)所含的电子数应为9NA,故B正确;C、7.8g苯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不存在碳碳双键,故C错误;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B。
8.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它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
C. 1mol该有机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以消耗5mol氢气
D.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4H17
【答案】D
【解析】A. 通过结构简式可知,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它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确;
B. 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H原子可以被取代,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发生加成和加聚反应,该有机物可以燃烧,故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 有机物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则与氢气加成时消耗2个H2,含有1个苯环,消耗3个H2,则1mol该有机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以消耗5mol氢气,故C正确;
D.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4H18,故D错误;
故选D。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
B. 气态烃CH4、C2H4、C2H2互为同系物
C. 一氯丁烷(C4H9Cl)有4和同分异构体
D. 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
【答案】B
【解析】分析:A、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C、丁基有四种故一氯丁烷也有四种同分异构体;D.烷烃的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详解:A.O2和O3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所以是同素异形体,选项A正确;B、气态烃CH4、C2H4、C2H2分别属于烷烃、烯烃和炔烃,不互为同系物,选项B不正确;C、C4H9Cl可以看作是丁烷中的1个H原子被Cl取代产物,C4H9Cl同分异构体与丁基的数目相同,有4种丁基,则C4H9Cl的同分异构体种数有4种,选项C正确;D.烷烃的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选项D正确;答案选B。
10.硅与碳属于同族元素,有一类由Si和H形成的有机硅化合物称“硅烷”,硅烷的组成、结构与相应的烷烃相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硅烷的通式为SinH2n+2(n≥1)
B. 乙硅烷(SiH3SiH3)的二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甲硅烷(SiH4)沸点比甲烷(CH4)低
D. 甲硅烷热稳定性小于甲烷
【答案】C
【解析】分析:因Si与C同主族,由甲烷可类推硅烷。甲硅烷与甲烷的沸点高低可根据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比较,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其沸点较高;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可根据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性质递变规律来推理,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
详解:A. 由烷烃通式CnH2n+2可推知硅烷的通式为SinH2n+2(n≥1),故A正确;
B. 乙硅烷(SiH3SiH3)的一氯代物有两种氢,则二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 甲硅烷(SiH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甲烷(CH4)大,则甲硅烷(SiH4)沸点比甲烷(CH4)高,故C不正确;
D.非金属性Si<C,则甲硅烷热稳定性小于甲烷,故D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C。
11.下列物质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是( )
A. CH3CH==CH2 B. CH2==CH2
C. D.
【答案】A
【解析】A.CH3CH=CH2中甲基具有四面体结构,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故A正确;
B.CH2=CH2为平面结构,所以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故B错误;
C.,苯和乙烯都是平面结构,所以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故C错误;
D.是平面结构,所以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故D错误。
故选A。
12.乙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乙烷气体,最好依次通过哪一组试剂( )
A. 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C. 溴水、浓硫酸
D. 足量氢气
【答案】C
【解析】乙烯含有碳碳双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所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用溴水,最后通过干燥即可得到乙烷。所以答案选C。
故选C。
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烯、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B. 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甲烷可以使氯水褪色
C. 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D. 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乙烯消耗的O2多
【答案】C
【解析】A. 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但甲烷和氯水无法反应,所以甲烷不能使氯水褪色,故B错误;
C. 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的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硝基苯,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C正确;
D. 等质量的烃,氢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大,甲烷和乙烯比较,甲烷中氢的质量分数大,所以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甲烷消耗的O2多,故D错误;
故选C
14.对于苯乙烯(结构简式为)有下列叙述:①不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不可溶于水;④可溶于苯中;⑤1mol苯乙烯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⑥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⑤⑥
C. ②③④⑥ D. 全部正确
【答案】A
【解析】分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结合苯和乙烯的结构与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①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错误;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正确;③一般而言,烯烃难溶于水,不可溶于水,正确;④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溶于苯中,正确;⑤苯环和碳碳双键均能与氢气加成,1mol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正确;⑥苯环和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错误;正确的有②③④⑤,故选A。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5.已知X、Y、Z、W四种元素是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是该元素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该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判断:
(1)X、Z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为X________,Z________。
(2)由以上元素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①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该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化合物WY3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只含离子键 B.只含共价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④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X2,其中水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W2Z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H (2). O (3). (4). NH4NO3 (5). NH4++OH-NH3↑+H2O (6). C (7). 氧化剂 (8).
【解析】X、Y、Z、W四种元素是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所以Z元素是O元素;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X的原子序数最小且能和Y形成共价键,则X和Y都是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小于8,所以Y是N元素,X是H元素;X、W同主族,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W是Na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X为H,Z为O,故答案为:H;O;
(2)由以上元素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是氨气,氨气的电子式为;
(3)①X为H,Y为N,Z为O,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NH4NO3;
②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③W为Na,Y为N,则化合物为NaN3,其晶体结构中因为存在钠离子,所以存在离子键,阴离子中,N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所以晶体结构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答案为:C;
④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aH,与水反应生成H2,其中水得电子,作氧化剂;
(4)W2Z为Na2O,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钠离子,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氧离子,两个钠离子与一个氧离子以离子键结合,用电子式表示为:。
16.Ⅰ.下列物质中: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
(3)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液氯和氯气 ②白磷和红磷 ③和 ④3717Cl和3517Cl ⑤(CH3)2CHCH3和CH3(CH2)2CH3 ⑥ CH4和CH3CH2CH3
Ⅱ.现有6种物质:①MgCl2 ②HCl ③SO2 ④K2CO3 ⑤CaO ⑥NaOH。请根据下列标准,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1)属于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
(2)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1). ③⑤ (2). ② (3). ④ (4). ① (5). ②③ (6). ④⑥
【解析】Ⅰ.①液氯是液态的氯气,所以液氯和氯气属于同种物质;
②白磷和红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③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④3717Cl和3517Cl质子数都为17,质量数分别为37和35,属于同位素;
⑤(CH3)2CHCH3和CH3(CH2)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⑥ CH4和CH3CH2CH3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2个CH2,属于同系物;
故答案:(1). ③⑤ (2). ② (3). ④ (4). ①;
Ⅱ.①MgCl2中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②HCl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③SO2中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④K2CO3中钾离子与碳酸根以离子键结合,碳酸根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属于离子化合物;⑤CaO中只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⑥NaOH中钠离子与氢氧根以离子键结合,氢氧根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属于离子化合物;故属于共价化合物是②③;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④⑥。
17.从石油和煤中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3)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0~60℃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
(4)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填A>B、A<B或A=B”)。
【答案】(1). CH2=CH2 (2). (3). CH2=CH—CH3+Br2CH2Br—CHBr—CH3 (4). 加成反应 (5). +HNO3 +H2O (6). 取代反应 (7). A>B
【解析】从石油和煤中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A为乙烯;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则B的最简式为CH,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则B为苯;
(1)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苯的结构简式为;
(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为丙烯,丙烯中也含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2=CH—CH3+Br2CH2Br—CHBr—CH3,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3)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被硝基取代,产物为硝基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NO3 +H2O,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4H~2H2O~O2 C~CO2~O2
4g 32g 12g 32g
根据关系式,4gH消耗32g O2,12gC消耗32g O2,则等质量的烃中氢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高,乙烯中氢的质量分数为 ,苯中氢的质量分数为,所以等质量的乙烯与苯完全燃烧时,乙烯的耗氧量大,故答案为:A>B。
18.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回答:
(1) C装置中CH4与Cl2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使气体混合均匀;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3)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吸收气体中的某成分,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装置未直接用导管而改用球型干燥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有机物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将1 mol 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测得4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答案】(1). CH4+Cl2CH3Cl+HCl (2). 干燥气体 (3). 控制气流速度 (4). 2KI+Cl2=2KCl+I2 (5). 防止倒吸 (6). 分液 (7). CH4 、CH3Cl (8). 2.5mol
【解析】 (1)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其中甲烷中一个H被一个Cl取代生成一氯甲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2)B装置中有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气体,同时可以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控制气流的速度,所以三种功能为:①使气体混合均匀;②干燥气体;③控制气流速度;
(3)A装置中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KI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KI+Cl2=2KCl+I2;
(4)干燥管中部比较粗,可以防止液体倒吸;
(5)因为生成的有机物难溶于水,所以分离出有机物的方法是分液;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其中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为液态,所以尾气主要成分为CH4、CH3Cl;
(6)取代反应中,每取代1molH,消耗1molCl2,生成的四种取代产物均为0.25mol,则被被取代的H原子物质的量一共为:0.25+0.25×2+0.25×3+0.25×4=2.5mol,则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2.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