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力、化石燃料、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断开 1molC-H 键要放出一定的能量
D. 燃煤发电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答案】A
【解析】A.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则风力、化石燃料、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A项正确;
B. 吸热反应是指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需要吸收能量,与外界条件无关,B项错误;
C. 断开1molC-H键要吸收一定的能量,C项错误;
D. 燃煤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不是直接转化为电能,D项错误;
答案选A。
2.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B.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C. 充电电池在放电时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逆向进行,可以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D.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
【答案】C
【解析】A. 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反应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
B. 一般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者是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如石墨,B项错误;
C. 充电过程的反应物是放电过程的生成物,所以充电是使放电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C项正确;
D.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正极表面可能有气泡产生,也可能没有气泡产生,D项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B. 酒精溶于水
C. HCl气体溶于水 D. 氯化钾熔化
【答案】C
【解析】分析:溴蒸气被木炭吸附、酒精溶于水,都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氯化氢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共价键被破坏,氯化钾熔化解离出钾离子和氯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详解:A、溴蒸气被木炭吸附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选项A不选;B、酒精溶于水,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选项B不选;C、氯化氢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共价键被破坏,选项C选;D、氯化钾熔化电离出钾离子和氯离子,离子键被破坏,选项D不选。答案选C。
4.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工作一 段时间后,下列不正确的( )
A. 锌电极反应为 Zn-2e-=Zn2+
B. 电子从锌电极经过硫酸铜溶液流向铜电极
C. 溶液中的 SO42-向锌电极移动
D. 铜电极质量增加
【答案】B
【解析】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 金属性Zn>Cu,则锌是负极,锌电极上的反应为Zn-2e-=Zn2+,A正确;
B. 电子从锌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溶液不能传递电子,B错误;
C. 溶液中的阴离子SO42-向负极,即向锌电极移动,C正确;
D. 铜电极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析出金属铜,所以铜电极质量增加,D正确。答案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氢键是一种化学键 ②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键只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气体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⑤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一定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⑦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A. ②⑥ B. ①②③
C. ②④⑤ D. ②④⑤⑥
【答案】A
【解析】分析:①氢键介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之间,是一种独特的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②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④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⑤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可存在非极性键;⑥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详解:①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①错误;②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②正确;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故③错误;④气态分子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就不含化学键,故④错误;⑤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可存在非极性键,如H-O-O-H中存在O-O非极性键,故⑤错误;⑥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⑥错误;答案选A。
6. A、B、C、D四种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电解液中组成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流到C;A、C 相连时,C极上有大量气泡;B、D相连时,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A>C>D>B B. D>A>B>C
C. A>D>C>B D. C>B>A>D
【答案】A
【解析】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性是A大于B。C、D相连时,电流由D流到C,则金属性是C大于D。A、C 相连时,C极上有大量气泡,所以金属性是A大于C。B、D相连时,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金属性是D大于B,答案选A。
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68O和188O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B. 199F-质量数为19,电子数为9
C. 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2:1
D. MgC12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答案】C
【解析】A. O和O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两者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 F-质量数为19,电子数为9,故B正确;C.Na2O2晶体中阳离子Na+、阴离子为O22-,两者个数比为2∶1,故C正确;D.MgCl2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答案为C。
8.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 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C. 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D. 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
【答案】C
【解析】根据 ,反应前后气体质量改变,所以气体密度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一定平衡,故A错误;反应前后气体Y质量改变,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一定平衡,故B错误;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一定平衡,故D错误。
9. 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2
A. 全部 B. ①②⑤ C. ② D. ②③
【答案】C
【解析】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引起反应物浓度增大的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等。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但是反应物的浓度不一定增加,如增加C的物质的量,由于C是固体,所以其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升高温度,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增加。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不一定改变了反应物的浓度,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时候,将大烧杯换成小烧杯,容器体积减小,但是反应物的浓度不变。④与①同理,加入反应物,若为固体或纯液体,其浓度不变,不能增加反应速率。⑤MnO2不一定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所以不能加快所有反应的反应速率。综上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②。
本题答案选C。
10.能够证明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事实是( )
A. 甲烷的4个碳氢键的键能相等 B. 甲烷的4个碳氢键的键长相等
C. 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D. 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的四个碳氢键键能都相等,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结构,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B、碳氢键键长相等,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D、甲烷是正四面体时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若为正方形结构,则有2种,故正确。
1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 143
0.112
0. 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