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展开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试卷说明: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Ba-137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0道题,每道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 mol
B. 将4g NaOH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C. 等质量的臭氧(O)与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约为22.4L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分子数为NA
B.分子总数为NA的N2、CO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C.常温常压下,1.6g CH4含原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溶于水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L
3.下列各组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C+HNO3 B.H2S + HNO3
C.Fe(OH)3 + HNO3 D.Cu+ HNO3
4. NaCl、、NaClO、、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列物质系列中也完全按照此规律排列的是( )
A. 、C、、CO、
B. 、S、、、
C. 、NO、、、
D. 、、、、
5. 下列反应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二氧化硫常作为保护剂添加到葡萄酒中
B. 用过量溶液除去粗盐中的离子
C. 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发挥作用
D. 用鸡蛋壳膜(半透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溶液中的食盐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B.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 与过量的NaOH溶液共热:
D. 溶液与过量HCl溶液混合:
7.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
A.NH4+、NO、Fe3+、H+
B.NO、Na+、Ba2+、Ag+
C.Cl-、Cu2+、SO、NO
D.SO、NO、K+、H+
8. 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完全转化为,该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 还原性<Cl-
C. 反应中每生成1 mol ,转移6 mol电子
D.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均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增强漂白效果
C.活性炭也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具有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又重新变为红色
10.检验某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SO,下列实验方法最合理的是( )
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B.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D.先加稀H2SO4酸化,再加Ba(NO3)2溶液
11.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C.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O2直接化合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2.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
13.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某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 )
A.NO2 B.HCl C.CH4 D.NH3
14.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ρ<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 ×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a/17V mol·L-1
C.溶液中c(OH-)=b/V mol·L-1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
1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来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3Cl2+8NH3N2+6NH4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有白烟产生则管道漏气
B.该反应中NH4Cl是还原产物
C.反应中NH3只显还原性
D.生成1.4 g N2时转移0.3 mol电子
16.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 mol·L-1和2 mol·L-1,取 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
A.0.448 L B.0.672 L C.0.896 L D.0.224 L
17.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酒精和H2O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18. 某元素一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其阴离子Xn-核外有x个电子,mg这种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X、Y、Z、W、Q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9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Z>Y
C.W和Q各自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分物的酸性Q强于W。
D.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比Q的强
20.短周期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B、E为同主族元素,且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是短周期中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A、D最外层电子数相差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A>B
B.失电子的能力:C<D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E
D.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
第II(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9分)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的名称是 ,元素⑨的元素符号是 ,元素④形成的单质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元素⑦⑧⑨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一条能说明元素⑤的金属性比元素⑥强的事实:
。
(4)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2.(6分)根据下列化学反应和事实,说明反应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将表示性质的选项的字母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
A.难挥发性 B.酸性C.吸水性
D.脱水性E.强氧化性 F.强酸性
(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蔗糖中加浓H2SO4产生“黑面包”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n+H2SO4(稀)===ZnSO4+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
(5)Cu+2H2SO4(浓)CuSO4+SO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
(6)C+2H2SO4(浓)2SO2↑+2H2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1分) 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 。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 而污染环境,写出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 。
(2)若A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 ;C 。
写出C化成D化学方程式: 。
②D的稀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B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三、实验题
24.(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开展一次以化学为主体的活动,确定的课题是“研究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根据小组成员的推测,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可能有CO2、SO2,为了验证推测,小组讨论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编号 | a | b | c |
装置 |
(1)实验时可观察装置a中A瓶溶液褪色,C瓶溶液不褪色。则A瓶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中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MnO4-被还原为Mn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所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装置b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两套不同的装置:
甲的装置顺序:c、b、a,乙的装置顺序:c、a、b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甲”或“乙”)__________。
25.(14分)已知氨易液化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2分)
26、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方程式已配平):
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问题:
(1)A物质可以导致酸雨的形成。A应该属于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写)。
a. 酸 b. 碱 c. 盐 d. 酸性氧化物 e. 碱性氧化物
(2)A物质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此反应中(填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失去电子,氧化剂是________。
(3)足量的铜片与10mL 18mol/L的浓充分反应,如果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则生成的的质量为_________g,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4)计算: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与足量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g。(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C | D | B | A | D | D | B | D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D | D | D | D | A | A | A | C | B |
21.(9分)
(1)氮 Cl 氧化性
(2)PH3<H2S<HCl
(3)钠能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镁与冷水反应缓慢或与沸水反应迅速[或碱性:NaOH>Mg(OH)2]
(4)2Na+2H2O2Na++2OH-+H2↑
22.(6分)
(1)A、C或C (2)D或D、E (3B (4)B (5)B、E (6)E
23.(11分)
(1)①H2SO4 ②酸雨
(2)①N2 NO2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属于
24.(8分)
(1)验证SO2的存在 检验SO2是否已除尽
(2)澄清石灰水 CO2气体 (3)乙
25. (14分)
(4)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26. (12分)(1)d (2)(答酸性给分)
(3)0.05mol 8g (4)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