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展开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第Ⅰ卷( 共54分)一、选择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1994年科学家发现一种元素,它的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原子序数是( )A.111 B.161 C.272 D.44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质量数C.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 D.在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的10个纵列中,所有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3.已知反应X+Y =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反应物X和Y的总能量一定大于生成物M和N的总能量4.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这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别是( )A.第4周期、ⅡA,第4周期、ⅦA B.第4周期、ⅠA,第5周期、ⅦAC.第4周期、ⅡA,第5周期、ⅥA D.第5周期、ⅠA,第5周期、ⅦA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H-Cl-O B.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Na+[ :O:: O: ]2-Na+ D.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R原子表示为:R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LiCl B.NCl3 C.PCl5 D.BF37.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A.合金 B.半导体 C.催化剂 D.农药8.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 9.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B.X与Y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 C.由X、Y、Z、W、R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X2-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860.1430.1020.0890.074主要化合价+1+3+6、-2+2-2A.Q、T两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nT<HnQB.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C.L和M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D.R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 11.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2.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C.稳定性:PH3>H2S> HCl D.非金属性:F>O>S 1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吸收193 kJ热量,生成1 mol N≡N放出941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N4是N2的同位素C. N4转变为N2是物理变化 D. 1 mol N4气体转变为N2放出724 kJ能量14. 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 )15.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F<Cl<Br<I B. 单质的沸点:F2<Cl2<Br2<I2C.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F2>Cl2>Br2>I2 D. 氢卤酸的酸性:HF>HCl>HBr>HI16.下列物质中均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 NaOH、H2O、NH4Cl B. KOH、Na2O2、NH4ClC. MgO、CaBr2、NaCl D. Na2SO4、HCl、MgCl217.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Z<T<X B. 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18.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来源:学#科#网]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第Ⅱ卷(共46分)19.(4分)断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391 kJ、946 kJ。(1)1 mol氮气完全反应生成氨气时的能量变化是多少? (2)1 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氨气时的能量变化是多少? (不考虑可逆反应) 20.(6分)请将符合题意的下列变化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N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Na2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4)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21.(共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2 ①②③ 3④ ⑤ ⑥⑦⑧4⑨源:Z+xx+k.Com] (1) 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 (2) 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3) 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_;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该化合物属于 (填 “共价”或“离子”)化合物。(5)表示①与⑦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是由 (填“极性”“非极性”下同)键形成的。22.(12分)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1)X是________(填名称,下同),Y是________,Z是________。(2)由Y和Z组成,且Y和Z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23.(12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非金属性:Cl____S(填“>”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A的名称为 ,干燥管D的作用为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C中为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B中装有KMnO4固体,则A中试剂为 ,观察到C中溶液 (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填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HCl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题号123456789答案ADCBDBBDC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ACDCDBBB19.(4分)(1)放出92 kJ能量 (2)放出30.67 kJ能量20.(6分)(1)①②; ③④ (2)⑥(3) (4)21.(12分)(1)Ar;(2)HClO4;;(3)Al;Al2O3+2OH-=2AlO2-+H2O(2分);(4) (2分);离子。 (5)(2分);极性共价键22.(12分,每空2分)(1)氢 氮 氧 (2)N2O5 (3)NH OH- (4)NH4NO323.(12分)Ⅰ.(1)钾;铝(各1分)(2)>(1分);Cl2 + S2- = S↓+ 2Cl- (2分)Ⅱ.(3)分液漏斗;防止倒吸(各1分)(4)浓盐酸;变蓝色;NaOH溶液(各1分)(5)产生白色沉淀;NaHCO3 (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