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136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对于136C的碳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4个能参与成键
B. 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 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 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答案】D
【详解】A.的质子数为6,所以核外电子数为6,其中4个能参与成键,A项错误;
B.的质子数为6,所以核外电子数为6,B项错误;
C.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3,所以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6个质子,C项错误;
D.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3,所以原子序数为6,中子数为13-6=7,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个纵行
B.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A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第Ⅷ族有三个纵行,因而族个数不能等于纵行数,元素周期表共有18纵行,A项错误;
B.ⅢB族到ⅡB族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B项正确;
C.稀有气体中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它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C项正确;
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D项正确。
故答案选A。
3.已知R2+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
A. 2412R B. 2210R C. 2212R D. 2010R
【答案】A
【详解】R2+核外有10个电子,那么质子数等于12,质量数等于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因而质量数为24,R原子符号为。故答案选A。
4.A、B为同主族的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若A的原子序数为n,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
A. n+8 B. n+18 C. n+32 D. n+20
【答案】D
【解析】
【分析】A、B为同主族的两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已知A的原子序数,求B的原子序数,实际是考察相邻两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
【详解】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从第一周期到第六周期,每周期含有的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32,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只能为2、8、18、32等,不可能相差20。
故答案选D。
5.已知An+、B(n+1)+、Cn-、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B. 原子序数:B>A>C>D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 D. 四种元素一定都属于短周期元素
【答案】B
【解析】已知An+、B(n+1)+、Cn-、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所以阳离子在阴离子的下一周期,且元素的电荷数越大其原子序数越大,阴离子中,离子的电荷数的绝对值越大,其原子序数越大,所以原子序数:B>A>C>D。A.C、D在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C>D,非金属性:C>D,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故A错误;B.通过以上分析知,原子序数:B>A>C>D,故B正确; C.A、B在周期表中同周期,原子序数:b>a,金属性: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B,故C错误;D.四种元素不一定都属于短周期元素,如A为K、B为Ca、C为Cl、D为S也符合,故D错误;故选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红磷、白磷属于同位素 B. H2、D2属于同素异形体
C. 4019K、4020Ca互为同位素 D. H、D、T互为同位素
【答案】D
【详解】A.分子结构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因而红磷和白磷是同素异形体,A项错误;
B. H2、D2构成元素相同,属于同种单质,B项错误;
C. 4019K、4020Ca含有不同元素,因而不是同位素,C项错误;
D.H、D、T均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7.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 BeCl2 B. CH4 C. HCl D. PCl3
【答案】D
【详解】D项: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PCl3中P元素化合价为-3,则5+|-3|=8,而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PCl3中Cl元素化合价为-1,则7+|-1|=8,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D项正确。其他选项可以根据相同方法分析。
故答案选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 离子化合物不可能都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D. 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答案】B
【详解】A.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NO3等铵盐,A项错误;
B.根据离子化合物定义可知: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
C.非金属也可以组成离子化合物,如NH4NO3等铵盐,C项错误;
D.对于单原子单质分子,分子内部不存在化学键,且分子间为范德华力,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9.表示吸热反应的图像是 ( )
A. B.
C. D.
【答案】A
【详解】化学反应过程可描述为:反应物断键吸热,体系能量升高,同时成键放热形成产物,体系能量降低,如果断键吸收的热量大于成键放出的热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观察可知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10.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它们的离子Xn+的Ym-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a+m=b-n B. a+b=m+n
C. a-m=b+n D. a+m=b-n
【答案】C
【详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减去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加上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为Xn+和Ym-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不,所以,Xn+和Ym-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aXn+的核外电子数等于a-n,bYm-的核外电子数等于b+m,因而a-n=b+m,即a-m=b+n。
故答案选C。
11.对于原电池的电池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 )
A. 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B. 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 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 电流表偏向的为正极
【答案】C
【详解】一般而言,在原电池中,比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因而C项错误。
故答案选C。
12.天然存在的Fr(钫)极微量,它的 21种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已知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多的电子层
B. 在空气中燃烧的时候,生成氧化物Fr2O
C.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D. 单质的熔点不如Na的高
【答案】B
【解析】分析:A.依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解答;
B.依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递增解答;
C.元素金属性越强,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D.依据同主族金属元素熔点从上到下依次的降低的规律解答。
详解:A.钫与钠、钾同主族,位于第七周期,所以在已知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多的电子层,A正确;
B.钫的活泼性强于钠和钾,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超氧化钾,所以钫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B错误;
C.同主族元素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钫位于第ⅠA族的最下方,所以其金属性最强,则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极强,C正确;
D.同主族金属元素熔点从上到下依次的降低,D正确;答案选B。
13.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
A. HX B. H2X C. XH4 D. XH3
【答案】B
【详解】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则X的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X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H2X。
故答案选B。
14. 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一定是第ⅦA族元素
B. R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3
C. R的气态氢化物能燃烧
D. R的气态氢化物易溶于水显碱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主族元素R的最高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设最高化合价为x,则最低化合价为x-8,则有x+x-8=6,x=7,则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最低化合价为-1价,A.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说明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应位于第ⅦA族元素,A项正确;B.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R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7,B项错误;C.R为Cl、Br等元素,对应的氢化物不能再空气中燃烧,C项错误;D.R为卤族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溶于水呈酸性,D项错误;答案选A。
15.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①MgCl2 ②Na2O2 ③NaOH ④NH4Cl ⑤CO2 ⑥H2O2 ⑦N2
A. ②③④ B. ②④⑤⑦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答案】A
【详解】①MgCl2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①错误;
②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②正确;
③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③正确;
④NH4Cl中氯离子和铵根离子中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④正确;
⑤CO2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⑤错误;
⑥H2O2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⑥错误;
⑦N2中氮原子和氮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⑦错误。
故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②③④。
故选A。
16.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N,其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非金属性:X>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S>Al,即X>Z,A项正确;
B.根据同周期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左往右越强,同主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下往上越强,因而根据位置关系可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SiH4,即M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6)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答案】(1). 方案二 (2). 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3). S2- + Cl2 = S↓+ 2Cl- (4). 锥形瓶 (5). 防止倒吸 (6). 变蓝 (7). NaOH (8). 有白色沉淀生成 (9). 饱和NaHCO3
【解析】
【分析】本题以实验为基础考察了对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理解。
【详解】(1)镁和铝与水反应比较微弱,现象不明显,因而方案一不合适,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可以根据产生气泡的快慢判断反应剧烈程度,这是很明显的,因而答案填方案二。
(2)镁易被空气氧化,因而镁表面会有一层氧化膜,投入盐酸,表面氧化膜会先和盐酸反应,因而开始现象不明显。因而答案填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3)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黄色沉淀是S单质,该反应为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因而离子方程式为S2- + Cl2 = S↓+ 2Cl-。
(4)根据装置特点可知仪器B是锥形瓶,若锥形瓶中反应产生气体,且易溶于水或与水溶液反应,那么C处导管口压力减小,大气压会将C中液体沿导管往上压,干燥管D孔径较大,压上液体在此集聚,并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因而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倒吸。
(5)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会置换KI溶液中的单质I2,I2遇到淀粉会变蓝,由于氯气有毒,为污染性气体,一般采用烧碱溶液吸收,即填NaOH溶液。
(6)盐酸和CaCO3反应生成CO2,CO2通入Na2Si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H2SiO3,同时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会随CO2一起进入Na2SiO3溶液,因而需在B和C之间加入除HCl的装置,一般采用饱和NaHCO3溶液,与HCl反应产生CO2,其与B中CO2一起进入C中,从而避免了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