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化学】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化学】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
    1.对下列物质: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浓硫酸 ④烧碱 ⑤液态氧 ⑥氯酸钾,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 碱——①④ B. 混合物——②③
    C. 电解质——③④⑤ D. 盐——②⑥
    【答案】B
    【详解】A.碱--①④不正确,因①纯碱为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则属于盐类化合物,故A错误;B.混合物--②③正确,②食盐水③浓硫酸都是溶液,是混合物,故B正确;C.电解质--③④⑤不正确,因③浓硫酸中含硫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盐--②⑥不正确,②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验K+的存在 B. 干燥CO2 C. 分离溴与CCl4 D. 蒸发食盐水
    【答案】A
    【详解】A.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是否出现紫色可确定是否K+的存在,故A正确;B.干燥时导管长进短出,图中气体的进入方向不合理,故B错误;C.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且冷却水应该下进上出,则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冷却水方向不合理,故C错误;D.蒸发需要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图中缺少玻璃棒,故D错误;故选A。
    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 乙醇和水 B. 汽油和煤油
    C. 碘和四氯化碳 D. 色拉油和水
    【答案】D
    【详解】A.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可加入生石灰后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汽油和煤油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碘和四氯化碳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D.色拉油和水不互溶,能分层,能用分液方法分离,故D正确;故选D。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B. KCl+AgNO3=AgCl↓+KNO3
    C. 4NH3+5O24NO+6H2O D. CaCO3 CaO+CO2↑
    【答案】C
    【详解】A.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KCl+AgNO3═KNO3+AgCl↓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4NH3+5O24NO+6H2O,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CaCO3CaO+CO2↑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
    5.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和碱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该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答案】D
    【详解】A.碱石灰中含有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A错误;B.Fe(OH)3胶体呈红褐色而不是无色,故B错误;C.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吸收水分,属于物理变化;铁粉具有还原性,防止食物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故D正确;故选D。
    6.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 某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C. 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D. 某溶液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答案】B
    【详解】A、能使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所以某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故A错误;B、能使氢氧化钠产生蓝色沉淀的阳离子只有铜离子,所以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故B正确;C、能使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所以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D、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所以某溶液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D错误;故选B。
    7.下列溶液中,与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 100 mL 0.5 mol/L MgCl2溶液 B. 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
    C. 50 mL 1 mol/L NaCl溶液 D. 25 mL 0.5 mol/L HCl溶液
    【答案】D
    【详解】100mL 0.5mol/L NaCl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A.100mL 0.5 mol/L MgCl2 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2=1mol/L,故A错误;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mol/L×3=0.75mol/L,故B错误;C.50mL 1mol/L 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C错误;D.25mL0.5 mol/L H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故D正确;故选D。
    8.科学的实验方法为我们探索物质世界提供了金钥匙。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
    B.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C. 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以检验钠离子
    D.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溶液的pH
    【答案】B
    【详解】A.容量瓶口部有塞子,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故A正确;B、蒸发结晶时,当有大部分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是将溶液蒸干,故B错误;C、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示黄色,可以检验钠离子,故C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D正确;故选B。
    9.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类反应中,只选用同一类反应,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
    A. Cu→Cu(OH)2 B. C→H2CO3
    C. FeCl3→Fe2(SO4)3 D. MgCO3→Mg(OH)2
    【答案】A
    【详解】A、铜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只用一种反应类型不能实现,故A选;B. C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用一种反应类型能实现,故B不选;C、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铁,用一种反应类型能实现,故C不选;D、碳酸镁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溶液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只用一种反应类型可以实现,故D不选;故选A。
    10.V L浓度为1.000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22.4V L
    B. 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
    C. 加入10.00 mol·L-1的盐酸0.2V L,再稀释至1.5V L
    D. 加入V L 3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22.4VL,物质的量是Vmol,VL浓度为1mol•L-1的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Vmol,但无法计算通入氯化氢后溶液的体积,故A正确;B.加热浓缩盐酸时,导致盐酸挥发,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故B错误;C.VL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5Vmol,10mol•L-1的盐酸0.1VL的物质的量是Vmol,再稀释至1.5VL,所以C==2mol/L,故C正确;D.浓稀盐酸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是直接加和,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原来的2倍,故D错误,故选C。
    1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的分子数约为0.5NA
    B. 14g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NA
    C. 1mo1·L-1的CaC12溶液中,C1—离子的数目为2 NA
    D. 标准状况下,1.8g的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答案】BD
    【详解】A、标准状况下,乙醇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乙醇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14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含有1mol原子,所含原子数为NA,故B正确;C. 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1mo1·L-1的CaC12溶液中C1—离子的数目,故C错误;D、1.8g水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水中含10mol电子,故0.1mol水中含NA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BD。
    12.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准确量取浓硫酸,将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B
    量取醋酸溶液
    用25 mL量筒量取0.5 mol/L的醋酸8.26 mL
    C
    除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答案】AC
    【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溶液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准确量取浓硫酸,将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易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A正确;B.量筒的感量是0.1mL,不能量出8.26mL醋酸,故B错误;C.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稀硝酸,所以可以用稀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碳酸钡,故C正确;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否则易引进杂质,故D错误;故选AC。
    1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B. 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C. Y中产生的气体为CO2
    D. 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详解】A.X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氯离子和三价铁离子,Z是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化铁胶粒,故A错误;B.过滤法分离固体和液体,故B正确; C.氯化铁溶液水解显酸性,碳酸钙能与氢离子反应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促进三价铁的水解,故C正确;D.Z是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A。
    14.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不正确的是( )
    A. 分离碘和CCl4的混合物:用分液漏斗分液
    B. 区分NaCl和KCl溶液:焰色反应
    C. 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加入生石灰蒸馏
    D.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的SO42—: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答案】AD
    【详解】A.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分离,应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选;B.钠和钾的焰色反应不同,可用焰色反应鉴别,故B不选;C.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氧化钙,再蒸馏可制取无水乙醇,故C不选;D.加入硝酸,不能排除SO32-以及银离子等的影响,应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鉴别,故D选;故选AD。
    15.在浓度均为4.0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2∶3,则加入锌粉的质量是( )
    A. 6.5 g B. 13.0 g C. 19.5 g D. 26.0 g
    【答案】C
    【解析】n(HCl)=0.1L×4mol/L=0.4mol,n(H2SO4)=0.1L×4mol/L=0.4mol,二者中含有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mol和0.8mol,均与Zn反应生成氢气。若酸足量与等质量Zn反应生成氢气相同,若锌足量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为1:2,由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2:3,可知盐酸不足,硫酸过量,由Zn+2HCl=ZnCl2+H2↑可知,n(H2)=0.4mol×=0.2mol,则Zn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为0.2mol×=0.3mol,由Zn+H2SO4=ZnSO4+H2↑可知,n(Zn)=n(H2)=0.3mol,则加入锌粉的质量是0.3mol×65g/mol=19.5g,故选C。
    16.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液氨,②熔融KCl ,③NaHSO4固体 ,④铜,⑤盐酸,⑥蔗糖 ,⑦澄清石灰水。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1)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编号);
    (2)属于电解质有: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编号);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编号);
    (4)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氯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②④⑤⑦ (2). ②③ (3). ①⑥ (4). CuCl2=Cu2++2Cl— (5). Fe2(SO4)3=2Fe3++ 3SO42—
    【详解】(1)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如离子、电子)的物质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有②④⑤⑦,故答案为:②④⑤⑦;
    (2)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所以②③属于盐,都是电解质,故答案为:②③;
    (3)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所以①⑥都是非电解质,故答案为:①⑥;
    (4)氯化铜、硫酸铁均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分别为CuCl2=Cu2++2Cl-、Fe2(SO4)3=2Fe3++3SO42-,故答案为:CuCl2=Cu2++2Cl-;Fe2(SO4)3=2Fe3++3SO42-。
    17.(1)0.5mol C2H2O4的质量是_______g,约含______个C2H2O4分子,含______mol氧原子。
    (2)38.4g 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将_______L NH3溶于水得到0.5 mol·L-1的氨水250 mL;配制100 mL 0.2 mol·L-1CuSO4溶液,需要CuSO4·5H2O________g。
    (4)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O2中恰好完全燃烧(XY2(液)+ 3O2(气)= XO2(气)+ 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答案】 (1). 45 (2). 3.01×1023 (3). 2 (4). 13.44 (5). 2.86g/L (6). 2.8 (7). 5 (8). 672 (9). 76g/mol (10). C (11). S
    【详解】(1)0.5mol C2H2O4的质量为0.5mol×90g/mol=45 g,约含
    0.5mol×6.02×1023/mol=3.01×1023个C2H2O4分子,一个分子含有4个O原子,含0.5mol×4=2mol氧原子,故答案为:45;3.01×1023;2;
    (2)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6 mol,标况下体积为0.6 mol×22.4L/mol=13.44 L,标况下的密度为=2.86g/L,故答案为:13.44;2.86 g/L;
    (3)n(NH3)=0.5mol•L-1×0.25 L=0.125mol,V(NH3)=0.125mol×22.4L/mol=2.8L,n(CuSO4•5H2O)=n(CuSO4)=0.1L×0.2 mol/L=0.02mol,m(CuSO4•5H2O)=0.02mol×250g/mol=5g,故答案为:2.8;5;
    (4)①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O2中恰好完全反应:XY2(液)+3O2(气)=XO2(气)+2YO2(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参加反应的氧气体积和生成物的气体体积相同,所以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mL,判断反应的氧气体积为672mL,故答案为:672;
    ②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物质的量==0.03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XY2(液)+3O2(气)=XO2(气)+2YO2(气);可以得到反应的XY2物质的量为0.01mol;依据质量守恒,生成物的质量=0.672L×2.56g/L≈1.72g;反应的氧气质量=0.03mol×32g/mol=0.96g;所以XY2的质量=1.72g-0.96g=0.76g,XY2的摩尔质量==76g/mol,故答案为:76g/mol.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6,则1molXY2中含有X的质量为76g×=12g,Y的质量为76g-12g=64g,1molXY2中含有X原子1mol,Y原子2mol,所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X为碳元素,Y为硫元素,故答案为:C;S。
    18.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 B.蒸发 C.结晶 D.过滤 E.蒸馏 F.分液
    (1)除去氢氧化钙溶液中悬浮的氢氧化钙颗粒______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
    (3)从饱和食盐水中中获得食盐______
    (4)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______
    (5)提取溴水中的溴______
    (6)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____
    【答案】(1). D (2). C (3). B (4). F (5). A (6). E
    【详解】(1)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故答案为:D;
    (2)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选择结晶法分离出硝酸钾,故答案为:C;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B;
    (4)柴油和水不互溶,二者混合分层,所以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F;
    (5)溴易溶于有机物溶剂,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A;
    (6)CCl4和甲苯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故答案为:E。
    19.实验室用纯碱(Na2CO3·10H2O)配制480mL 0.1mol/L Na2CO3溶液,实际操作步骤有:
    (1)需称量纯碱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配制溶液时下列仪器中:
    A.锥形瓶 B. 托盘天平 C.烧杯 D.胶头滴管 E.药匙
    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填序号),尚缺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和______(写名称)。
    (3)人们常将配制过程简述为以下各步骤: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 H.装瓶。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 (填序号)。
    ①B E A G C G D F H ②B E G A C G F D H
    ③B E F G C G D H A ④B E A G C G D H F
    (4)在此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纯碱晶体部分失水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⑥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答案】(1). 14.3 (2). A (3). 500mL容量瓶 (4). 玻璃棒 (5). ① (6). ①④
    【解析】试题分析:(1)因没有480mL的容量瓶,因此需要选择500mL容量瓶,则所需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5L=0.05mol,质量为0.05mol×286g/mol=14.3g,则称量纯碱的质量为14.3g;(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及药匙,不需要的是锥形瓶,还缺少定容容器500mL的容量瓶及移液时引流用的玻璃棒;(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转移、洗涤液转移、定容、摇匀、最后再装瓶,即B E A G C G D F H,选项①正确;(4)①纯碱晶体部分失水,导致晶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偏高,所配溶液浓度偏高,①正确;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没有影响溶液的体积与溶质的质量,故对溶液浓度无影响,②错误;③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减少,导致深度偏低,③错误;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液面在刻度线下,体积偏小,浓度偏大,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
    20.某无色混合物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Cu2+、Cl—、CO32—、SO42—,现各取100mL溶液三份进行如下实验:①向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②向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气体0.672L(标准状况);③向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沉淀6.63克,经足量盐酸洗涤后,剩余4.66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
    (2)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判断该离子存在与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试计算肯定存在的阳离子在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K+、NH4+、CO32—、SO42— (2). Mg2+、Cu2+ (3). Cl— (4). 取原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Cl—;反之,没有 (5). c(K+)≥0.3mol/L、 c(NH4+)=0.3mol/L
    【解析】由①实验可知,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碳酸银、硫酸银;由②可知,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896L(标准状况)气体,气体为氨气,其物质的量为=0.03mol,原溶液中一定含NH4+;由③可知,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沉淀6.63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后剩余2.33g,则含SO4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含CO3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由离子共存可知,一定不存在Cu2+、Mg2+,由电荷守恒可知,0.02mol×2+0.01mol×2>0.03mol,可知一定含阳离子K+,不能确定是否含Cl-。
    (1)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存在K+、NH4+、CO32-、SO42-,一定不存在Cu2+、Mg2+,故答案为:K+、NH4+、CO32-、SO42;Cu2+、Mg2+;
    (2)由上述分析可知,可能存在Cl-,要证明是否含有氯离子,可以取原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Cl-;反之,没有,故答案为:Cl-;取原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Cl-;反之,没有;
    (3)依据计算可知铵根离子浓度c(NH4+)==0.3mol/L,根据电荷守恒,正电荷为:n(+)=n(NH4+)=0.03mol,负电荷:c(-)=2c(CO32-)+2c(SO42-)=0.06mol,正电荷小于负电荷,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K+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03mol,c(K+)≥0.3mol/L,答:肯定存在的阳离子在原溶液中各自的物质的量浓度c(K+)≥0.3mol/L、c(NH4+)=0.3mol/L。
    21.为维持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在给病人输液时,通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右图是医院病人输液使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标签,请认真观察标签上所列内容后列式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mol·L-1(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该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__ g·mL-1;
    (3)如果从该瓶中取出75g葡萄糖注射液,将其变为15%的注射液,需要加入______g葡萄糖固体(质量精确到0.1g)。
    【答案】(1). 0.28 (2). 1 (3). 8.8
    【解析】(1)根据C=、 n=可得;(2)ρ=、可得;(3)设需要加mg,则有75×5%+m=(75+m)×15%,m=8.8g。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