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40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40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40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展开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C-12 N-14 Na-23 Fe-56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化工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 当地环保部门在现场检测到爆炸产生的气体有SO2、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SO2气体的排放 B.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氮氧化物有关 C. SO2随雨水降下可能形成酸雨D. 空气质量报告中有可吸入颗粒、SO2、 NO2、 CO22.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B.氚的原子符号:HC.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D.Mg2+的结构示意图:3.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0.1 mol/L NaOH 溶液反应:H+(aq)+OH-(aq)= H2O(l) △H = +57.3 kJ·mol−1B.已知 2C(s)+O2(g)=2CO(g)△H= -221 kJ·mol-1,则C的燃烧热为△H =- 110.5 kJ·mol−1C.25℃、30MPa 下,将 0.5mol N2 和 1.5molH2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2NH3(g) △H= -38.6kJ·mol−1D.密闭容器中,0.3mol 硫粉与 0.2mol 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 0.2mol 时,放出 19.12 kJ 热量, 则 Fe(s)+S(s)=FeS(s)△H= - 95.6 kJ·mol−1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 32g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2NAC. 32g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D. 1 mol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5.14C是C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4C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B. 14C核素的中子数为8C. 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D. 14C16O2的质子数为466.纯二氧化硅可用下列流程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 步骤Ⅱ中的稀硫酸可用CO2来代替C. 步骤II的反应是Na2SiO3+ H2SO4 = H2SiO3(胶体) + Na2SO4D. 步骤 Ⅲ若在实验室完成,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7.5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ABCDE相关信息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有两种常见的单质,均有氧化性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相同其游离态单质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和地壳的岩层里A.A的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B.C的单质燃烧火焰呈黄色C.D的最高价氧化物可分别溶于A、C、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D.B和E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差的是E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B. 金属铜溶于稀硝酸中 Cu+2NO3—+4H +=Cu2++2NO↑+2H2OC.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NH4++OH- NH3 + H2OD.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SO2+C a2++2OH-==CaSO3↓+H2O 9.以下实验目的可以实现的是( )A. 产生喷泉 B. 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 C. 排水法收集NO D. 蒸发溴水获取溴单质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B.工业上用H2和N2合成氨与自然界中放电时N2和O2反应都属于氮的固定C.常温下,铁或铝不与浓H2SO4反应,所以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贮存浓H2SO4D.浓H2SO4具有吸水性,能使胆矾变白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酸性HF<HCl<HBr<HI, 所以非金属性F<Cl<Br<IB. 因为Cl2可以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Br2,所以非金属性Cl>BrC.金属Na与O2在加热时有Na2O2生成,可以推断Li与02在加热时有Li2O2生成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12.如图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拆开2 mol H2(g)和1 mol O2(g)中的化学键共吸收1368kJ能量B.由H、O原子形成2 mol H2O(g),共放出1852 kJ能量C.1 mol H2(g)和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l),放出热量小于242 kJD.2 mol H2(g)和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共放出484 kJ热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13.(每空2分,共14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1) 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补充完整.(2) 实验中他们取6.4 g铜片和12 mL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3)装置C中试管D内盛装的是品红溶液,当B中气体收集满后,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待反应结束后,向C中烧杯内加入沸水,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装置C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实验用品自选) .14.(每空2分,共12分)、、、D、E、F2- 6种微粒(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其中只有和F2-为单核微粒,且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D的结构式 ,E的结构式 (2)实验室制备D物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3)上述六种微粒中所含有的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4)B、F两元素组成的原子数目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15.(每空2分,共12分)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不能用手触摸和使用温度计)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 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定量测定(2)中反应的反应热,使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0.55 mol·L-1NaOH溶液在简易量热计中进行中和反应.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实验中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的作用是 ,②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4)已知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565155请根据键能数据估算CH4(g)和F2(g)反应生成CF4(g)和HF(g)的热化学方程式: .16.(每空2分,共14分)已知A、B、C、D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常压下AB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与C同主族,则:(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画出D元素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 (3)将CB2与D2以体积比1:1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解释: .(4)AB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个容积为15ml的试管充满AB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应通入的O2为 ml.(5)甲、乙、丙均为含A元素的化合物,丁为单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①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甲为氢化物,乙为氧化物,则一个乙分子所含有的电子数目 。②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常温下丁在甲的浓溶液中能反应但很快停止, 则丙的化学式 .
【参考答案】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D 2 A 3 D 4 C 5 B 6 D 7 C 8 D 9 A 10 C 11 B 12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3.(每空2分,共14分) (1)(作图时注意长进短出)(2)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随着H2SO4的消耗,浓H2SO4的浓度不断变小,稀H2SO4与Cu不反应③AD(3)红色褪去 红色恢复(4)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塞在试管口14、(每空2分,共12分) H(1)H-N-H,H-0-H_(2)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或者其它合理答案(3)Na>N>O>H _(用元素符号表示)。(4)、,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答出一个只给1分)15、(每空2分,共14分)(1)Ⅲ (2)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放热(3):①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使生成水的量更精确 ②相等 (4)CH4(g)+4F2(g)===CF4(g)+4HF(g) ΔH=-1 940 kJ·mol-116.(每空2分共14分)(1)第三周期ⅥA族 (2)(3) SO2 + Cl2 +2H2O = H2SO4 + 2HCl.(4) 3NO2 + H2O = HNO3 + 2NO 8.75_ml.(5)①15。 ②Fe(NO3)2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