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云南省景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化学】云南省景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第1页
    【化学】云南省景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第2页
    【化学】云南省景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云南省景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云南省景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搬迁洱海附近重污染的工厂 B. 向滇池中科学投放鱼种用于净水
    C. 大力开采云南所有矿山资源 D. 我省合理、有序的推进退耕还林
    【答案】C
    【详解】A. 搬迁洱海附近重污染的工厂,有利于洱海附近的环境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不选A;
    B. 向滇池中科学投放鱼种用于净水,有利于滇池的环境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不选B;
    C. 大力开采云南所有矿山资源 ,不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选C;
    D.合理、有序的推进退耕还林,有利于森林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不选D。
    2.下列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详解】物质燃烧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不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氢气可以再生,材料来源充足,是一种再生能源,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燃烧时效率高放出的热量多,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故选D。
    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C12 B. MgC12 C. H2O D. KOH
    【答案】A
    【解析】分析:一般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离子键,相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详解:A项,Cl2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B项,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C项,H2O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D项,KOH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Cl2,答案选A。
    4.用质量和表面积相同的铝片与下列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25℃1mol/L 稀盐酸 B. 25℃2mol/L 稀盐酸
    C. 35℃1mol/L 稀盐酸 D. 35℃2mol/L 稀盐酸
    【答案】D
    【详解】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选项的温度最高、盐酸浓度最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
    5.某种建筑材料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核素氡(Rn),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A. 50 B. 86 C. 136 D. 222
    【答案】C
    【解析】
    【分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详解】Rn质子数是86,质量数是222,中子数=222-86=136,故选C。
    6.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酸碱中和
    C. 天然气燃烧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并搅拌
    【答案】A
    【详解】A. 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选A;
    B. 酸碱中和属于化学变化,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不选B;
    C. 天然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不选C;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并搅拌,发生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不选D。
    7.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是( )
    A. 食物腐败 B. 金属冶炼
    C. 炸药爆炸 D. 干冰气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存在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详解】A. 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不选A;
    B. 金属冶炼,属于化学变化,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不选B;
    C. 炸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不选C;
    D. 干冰气化,属于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故选D。
    8.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O2和O3 B. 和
    C. 红磷和白磷 D. H2O和H2O2
    【答案】B
    【解析】
    【分析】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其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
    【详解】A. O2和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不选A;
    B. 和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不同数目的中子,属于同位素,故选B;
    C. 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不选C;
    D. H2O和H2O2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分子,不属于同位素,故不选D。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C. CO2的结构式: D. 146C核素中的质量数为8
    【答案】A
    【详解】A. 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A正确;
    B. 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故B错误;
    C. CO2分子中存在2个碳氧双键,结构式是O=C=O,故C错误;
    D. 146C质量数是14、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14-6=8,故D错误。
    10.下列各组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木炭和氧气 B. 生石灰和水
    C.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 NH4Cl晶体和Ba(OH)2•8H2O
    【答案】D
    【详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石灰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NH4Cl晶体和Ba(OH)2•8H2O反应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的是NH4Cl晶体和Ba(OH)2•8H2O,故选D。
    11.下列四种情况的变化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溶洞形成 B. 火药爆炸
    C. 牛奶变质 D. 铁桥生锈
    【答案】B
    【详解】炸药爆炸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能瞬间完成反应速率很快;而溶洞形成、铁桥生锈、牛奶变质反应较为缓慢,故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火药爆炸,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快慢,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思考力等科学素养,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12.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氧
    B. 氟
    C. 碳
    D. 氮
    【答案】B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4种元素均属于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4种元素F的原子序数最大,其半径最小。所以答案是B。
    13.一种“既热即食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它是利用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选择的是( )
    A. 浓硫酸与水 B. 氢氧化钠与水
    C. 生石灰与水 D. 氯化钠与水
    【答案】C
    【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选A;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选B;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量,且无腐蚀性价格也便宜,故选C;
    D、氯化钠溶于水热量变化不明显,不能对食物进行加热,故不选D。
    14.反应N2 + 3H2 2NH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2与H2能100%转化为NH3
    B. 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A
    【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N2与H2不能100%转化为NH3,故A错误;
    B. 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N2 + 3H2 2NH3反应速率,故B正确;
    C.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 升高温度使得任何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选A。
    15. 如图所示装置,若要使装置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则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是( )

    A. 植物油 B. 酒精 C. 蔗糖溶液 D. 稀硫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条件是必须有电解质溶液,植物油、酒精、蔗糖溶液属于非电解质,硫酸是电解质,故D正确。
    16.阅读下面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推算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5 C. —5 D. 0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
    【详解】KIO3中K元素化合价为+1、O元素化合价为-2,设I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则1+x-2×3=0,x=5,故选B。
    17. 下列单质中,最容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A. O2 B. N2 C. F2 D. Cl2
    【答案】C
    【解析】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由于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所以最易与氢气反应,F2在暗外就能与氢气化合且发生爆炸。
    18.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
    A. H2O B. O3 C. HCl D. KCl
    【答案】D
    【详解】H2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O3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只含共价键;HCl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KCl由活泼金属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故选D。
    19.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酸性:H2CO3>HNO3>H3PO4 B. 氧化性:N2>O2>F2
    C. 原子半径:Br>Cl>F D. 金属性:Al>Ng>Na
    【答案】C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C,所以酸性: HNO3>H3PO4>H2CO3,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单质氧化性增强,氧化性:N2C>D>B
    C. C>A>B>D D. B>D>C>A
    【答案】B
    【解析】在原电池中,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较活泼、作正极的金属较不活泼,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电流方向为D→C,则金属活动性C>D;A、C相连时,C极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A>C;B、D相连时,B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D>B,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ACDB,故选B。
    24.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图I 图II
    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C. 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 图II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因为断裂旧键要吸收能量、形成新键要放出能量,A正确;B.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正确;C. 图I所示的装置不是原电池,故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不正确;D. 图II所示的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其为放热反应,D正确。本题选C。
    二、填空题(共52分)
    25.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元素




    原子序数
    11



    元素符号


    S

    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三周期第ⅢA族


    (1)填写表格中各序号所对应空白: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丁元素的最高正价为______________价。
    (3)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甲_______________乙(填“>”或“<”),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丙_______________丁(填“>”或“<”)。
    (5)元素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元素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又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请写出中和胃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Al (3). 16 (4). 第三周期第ⅦA族 (5). Na (6). +7 (7). NaOH (8). Al(OH)3 (9). HClO4 (10). > (11). < (12). Al(OH)3+3H+=Al3++3H2O
    【解析】
    【分析】11号元素甲是钠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元素乙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乙是Al元素;丙是S元素,原子序数是16;元素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质子数的17,丁为Cl元素。
    【详解】(1)①甲是钠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②乙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原子序数是13,元素符号是Al;③丙是S元素,原子序数是16;④丁是Cl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Na、Al、S、Cl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高正价为+7价。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是HClO4。
    (4)钠的金属性大于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甲>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S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