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作业(全国通用)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56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作业(全国通用)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56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作业(全国通用)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56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
展开
专题强化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X(g)+mY(s)3Z(g) Δ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变时,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
B.加入少量的X,ΔH变大
C.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向左移动
D.加入少量的Y,正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 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容器容积不变,则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变时,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A正确;B.加入少量的X,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但ΔH不变,B错误;C.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容器容积不变,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C错误;D.Y是固体,加入少量的Y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答案 A
2.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mZ(g) ΔH<0。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加入一定量的Z
解析 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Z的物质的量减少,X或Y的物质的量增大,符合图像,A项正确;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B项错误;相同容器和时间,物质的量变化的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m=2,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加入一定量的Z,Z的量增大,D项错误。
答案 A
3.(2019·湖南长沙一模)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ΔH<0。测得v正(SO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在t2时改变了某个条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平衡常数K1小于t3时平衡常数K2
B.t1时平衡混合气的大于t3时平衡混合气的
C.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温或缩小容器体积
D.t1时平衡混合气中SO3的体积分数等于t3时平衡混合气中SO3的体积分数
解析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由题图知,t2时改变条件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之后逐渐减小,即平衡正向移动,则t2时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温度,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A、C项错误;由题图知,t3和t1时达到的平衡是等效平衡,则t1时平衡混合气的等于t3时平衡混合气的,t1时平衡混合气中SO3的体积分数等于t3时平衡混合气中SO3的体积分数,B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4.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使其发生降解。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催化剂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编号
温度/℃
pH
①
25
1
②
45
1
③
25
7
④
25
1
A.实验①在15 min内M的降解速率为1.33×10-5 mol·L-1·min-1
B.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
C.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
D.实验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快
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M)=mol·L-1·min-1=1.33×10-5 mol·L-1·min-1,A项正确;实验①②不同的是温度,②的温度高于①,在相同的时间段内,②中M的浓度变化大于①,说明②中M的降解速率大,故B项正确;实验①③温度相同, ③的pH大于①,在相同的时间段内,①中M浓度变化大于③,说明①的降解速率大于③,故C项正确;实验①④中M的浓度不同,0~15 min时间段内,④中M浓度变化小于①,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小,故D项错误。
答案 D
5.(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简称DMC)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材料。在密闭容器中按n(CH3OH)∶n(CO2)=2∶1投料直接合成DMC:2CH3OH(g)+CO2(g)CH3OCOOCH3(g)+H2O(g)。一定条件下,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压强:p2>p1
C.X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为0.5
D.X、Y、Z三点对应的初始反应速率的关系为Z>Y>X
解析 在同一压强下,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正确。对该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对比X、Y两点可知,压强:p2>p1,B正确。因为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容器的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C错误。X、Y、Z三点中,Z点的温度最高、压强最大,所以Z点初始反应速率最快;X、Y两点的温度相同,但Y点的压强大于X点,所以Y点的初始速率大于X点,综上可知X、Y、Z三点对应的初始反应速率关系为Z>Y>X,D正确。
答案 C
6.(2019·重庆七校联考)将H2和C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H2的体积分数为11.1%
B.生成乙烯的速率:v(M)>v(N)
C.250 ℃左右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
D.温度越高,CO2的体积分数越高
解析 M点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设通入的CO2为a mol,则通入的H2为2a mol,反应的CO2为0.5a mol,反应的H2为1.5a mol,生成乙烯0.25a mol,生成H2O a mol,故M点H2的体积分数为×100%=22.2%,A项错误;M点的温度比N点高,且M点对应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故生成乙烯的速率v(M)>v(N),B项正确,由题给图像可知250 ℃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C项正确;温度越高,CO2的转化率越低,CO2的体积分数越高,D项正确。
答案 A
7.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部分平衡数据如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p1
12.0
p2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1)
2.4
3.4
4.8
6.8
9.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变化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B.15.0 ℃时NH2COONH4(s)分解的平衡常数为2.0×10-9
C.该反应ΔH>0,p2=2p1
D.若在恒温下将平衡体系体积减半,再达平衡后,c(NH3)和c(CO2)均比原平衡大
解析 A.只有产物是气体,故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故不能作为平衡与否的标志,A项错误;B.需将15.0 ℃时平衡气体的总浓度转化为NH3和CO2的浓度:c(NH3)=×2.4×10-3mol·L-1=1.6×10-3 mol·L-1,c(CO2)=×2.4×10-3 mol·L-1=0.8×10-3mol·L-1,K=(1.6×10-3)2×0.8×10-3≈2.0×10-9,B项正确;C.温度升高K增大,故为吸热反应,平衡总浓度后者是前者的2倍,若温度相同,则p2=2p1,但温度后者大于前者,故p2>2p1,C项错误;D.若在恒温下将平衡体系体积减半,相当于压强增大到原来的两倍,产物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K不变,故再达平衡后,c(NH3)和c(CO2)均与原来平衡一样,D项错误。
答案 B
8.(2019·东北育才中学月考)由CO和H2S反应可制得羰基硫(COS)。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CO(g)+H2S(g)COS(g)+H2(g),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起始时
平衡时
n(CO)/mol
n(H2S)/ mol
n(COS)/ mol
n(H2)/ mol
n(CO)/ mol
1
150
10.0
10.0
0
0
7.0
2
150
7.0
8.0
2.0
4.5
a
3
400
20.0
20.0
0
0
1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B.实验1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70%
C.实验2达平衡时,a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