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二轮复习 冲刺04 水体的运动规律-《艺考生文化课高分冲刺》 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展开冲刺4 水体的运动规律 考点考查频次考法分析命题预测水循环Ⅰ卷,5年3考Ⅱ卷,5年1考III卷,3年2考中等难度选择题,8—12分预测2019年高考多结合特定区域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水循环,强调对特定区域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描述和成因阐释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分析Ⅰ卷,5年0考 Ⅱ卷,5年2考III卷,3年0考 比较容易选择题,8分 洋流Ⅰ卷,5年0考Ⅱ卷,5年1考III卷,3年0考比较容易选择题,4分考点1 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体的类型(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类型主要环节特点例证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海洋上的狂风暴雨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2)3.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考点2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分析一、河流的补给类型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最主要的类型)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单向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单向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特别提醒(1)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3)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②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径流量小,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②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二、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分析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关系图,可总结出下表内容。水文特征要素描述特征影响因素流量流量大或小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的多少判断;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水位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流速流速快或慢决定于河道地势落差状况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凌汛有或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河段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①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②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③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④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⑤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⑥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3.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①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①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②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最冷月平均气温<0 ℃,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考点3 洋流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分类(按性质)(1)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2)寒流:是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2.洋流形成的因素(1)主要动力:盛行风。(2)影响因素: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特别提示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3.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北半球冬季)名称副热带大洋环流副极地大洋环流分布海区中低纬度副热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环流方向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逆时针洋流性质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暖流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暖流洋流模式4.特殊的环流模式(1)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①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②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乙)。(2)南半球西风漂流南半球中纬度40°—60°海域,形成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大陆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作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形式之一,对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总结如下。方法1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判读方法(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 m3/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2.主要应用(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5)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1~2题。1.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 D.湖泊与河流相通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答案】1.D 2.D【解析】1.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知,湖泊水和河流水具有互补关系是因为其水位高低差异,该关系也只能说明湖泊与河流是相通的。故选D。2.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④;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大部分时间同步变化,但时间点②至点③间并不同步。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水补给湖水。时间点③湖泊与河流水位差异比时间点①大,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故选D。方法2 洋流分布图的判读1.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1)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图1);反之则位于南半球。(2)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如图2是以副极地(纬度60°)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图3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图4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2.根据等温线判定洋流性质、流向及名称内容方法图示判断性质“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如图,A是暖流,B是寒流确定流向“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该图为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判断名称该图若为大西洋某区域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流向低值(高纬地区)→暖流→巴西暖流3.根据海陆轮廓、岛屿等地理事物进行判读(1)判读陆地轮廓,确定所在大洋图中E点位于北美洲,其南面为墨西哥湾;F点位于欧洲;D点位于非洲,由此判断图示海域所属大洋为大西洋。(2)判读纬度,确定海域位置图中虚线代表的纬线穿越墨西哥湾和非洲大陆北部,应是北回归线,由此确定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的中低纬海域。(3)判读洋流流向,确定洋流名称图中AB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应是北大西洋暖流;BC洋流向南流,应是加那利寒流;由C出发向西流的洋流为北赤道暖流。(4)分析洋流的影响图中E处沿岸受暖流影响,气候暖湿;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发育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处沿岸受寒流影响,热带荒漠景观延伸到西部海岸地带。下图为某大陆与相邻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粗线为海陆分界线。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包含的大面积海洋和表示的月份应是A.太平洋 1月 B.北冰洋 6月 C.太平洋 7月 D.大西洋 12月2.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原因是A.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B.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C.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D.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答案】1.C 2.B【解析】1.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为寒流,且处于30°N附近,应为大洋东部寒流;根据经纬度可知,其东侧为北美大陆,陆地等温线凸向高纬,说明为夏季。故选C。2.该纬度太平洋东侧的寒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故选B。下图为某处径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没有体现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 C.水体蒸发 D.地下径流2.近年来图中河流下游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河流A.上游修建水库 B.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C.下游降水强度增大 D.下游河道采砂【答案】1.B 2.A地下水埋深是指地下水水面到地表的距离。下图为某河流干流流经的城区与距河流较远的郊区的地下水埋深及该地区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3.城区地下水埋深比郊区浅的主要原因是A.郊区远离河流,补给少 B.城区靠降水补给,下渗多C.郊区降水少,下渗少 D.城区管网排水量大4.5—9月郊区地下水埋深较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气温高,蒸发旺盛 B.居民生活用水量大C.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流速快 D.农业生产用水量大【答案】3.A 4.D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图甲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 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 D.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6.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阳坡缓坡 B.阳坡陡坡 C.阴坡陡坡 D.阴坡缓坡【答案】5.C 6.D定结湿地,年降水量236.2毫米,生长着至少40余种珍稀物种,是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读图完成7—9题。7.与b、c两河段相比,a河段A.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会出现凌汛现象C.只在春季出现汛期 D.径流量较大8.关于定结湿地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寒冷,蒸发弱 B.降水多,水源补给充足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河流汛期长,河水易泛滥9.右图中的湖泊A.参与海陆间大循环 B.东北部湖水含盐量较低C.属于外流湖 D.夏季补给雅鲁藏布江【答案】7.A 8.A 9.B【解析】7.与b、c两河段相比,a河段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河段,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A对;a河段流向大致与纬线一致,不会出现凌汛现象,B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夏季出现汛期,C错;b、c两河段受夏季西南季风影响大,径流量较大,a河段径流量较小,D错。故选A。8.湿地形成条件,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下渗、排水等条件分析。定结湿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海拔高,气候寒冷,蒸发弱,A对;年降水量236.2毫米,降水少,B错;湿地的地势相对低洼,排水不畅,C错;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汛期短,D错。故选A。 9.根据图示水系,图中的甲湖没有流出河道,属于内流湖,不参与海陆间大循环,也不会对雅鲁藏布江形成补给,A、C、D错;甲湖东北部有河流注入,受淡水的稀释,东北部湖水含盐量较低,B对。故选B。读鄱阳湖2000~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完成10—12题。10.据图可知鄱阳湖图示年间A.枯水期天数波状上升 B.丰水期天数不断减少C.丰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D.枯水期水位不断上升11.2015年初,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下列对鄱阳湖出现逼近极枯水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长江干流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大量流入长江 B.上游水库群清水排沙,湖区沉积泥沙减少C.湖区周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D.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减少12.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B.导致鱼类江湖交流减少,增加生物多样性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增大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答案】10.A 11.B 12.A读阿留申群岛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图示区域A.大洋西部洋流向西南流 B.大洋东部洋流为寒流C.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流动 D.大洋西部比东部温暖14.阿留申群岛附近A.渔业资源极度贫乏 B.多大风、雨雾天气C.四季温差较大 D.洋流对地理环境无影响【答案】13.A 14.B【解析】13.图示区域为太平洋北部,大洋西部为千岛寒流,由东北向西南流;大洋东部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大洋西部是寒流,比东部温度低。故选A。 (4)纳米比亚沿海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可抵御烈日暴晒;该地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有利于抵御夜晚低温;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还能防止蚊虫叮咬;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