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届 二轮复习 解密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之高频考点解密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 二轮复习 解密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之高频考点解密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19届 二轮复习 解密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之高频考点解密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19届 二轮复习 解密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之高频考点解密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 二轮复习 解密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之高频考点解密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解密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热度 ★★★☆☆

    考点
    读高考设问知考向
    预测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018年全国卷Ⅱ,4—5)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1.热点预测 以选择题为主,多以区域图、统计图为材料,考查不同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部分自然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等
    2.趋势分析 全球气候异常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资源紧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突发自然灾害的处理等仍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2018年海南卷,22)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2017海南卷,9)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2016天津卷,14(3)﹞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目。
    (2015广东卷,11)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8年全国卷Ⅱ,8)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2018年天津卷,5—6)
    5.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2017天津卷,10)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
    ﹝2016全国卷Ⅱ,7—8﹞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2016浙江卷,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017北京卷Ⅰ,6)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2015全国卷Ⅰ,7—9)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017江苏卷,19)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2017江苏卷,20)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2015天津卷,13(3)﹞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 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息加以说明
    ﹝2015浙江卷,37(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1.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
    (2)人为原因: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增多,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②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3.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全球变暖的影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复习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时,应注重理清思路,防止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高考时,比较注重思路的考查,应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加以分析。如在分析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时,主要从全球变暖会引起水循环环节和水资源状况的变化两方面展开,如下图所示。


    (2018•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1.对图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答案】1.D 2.D
    【解析】本题组考查全球变暖及其影响。
    1.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温升高,则年蒸发量变大,A错;河湖水量开始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B错;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错;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冰川消融殆尽后,随着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减少。D对。
    2.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选D。

    考法一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考查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报告中指出,1880—2012年期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85摄氏度。1901—2010年期间平均海平面升高19厘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判断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B增强 B.E增强 C.G增强 D.K增强
    2.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夏季调低空调的温度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开发可再生能源 D.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
    【答案】1.C 2.A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知,近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多,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大气保温作用不断增强所致。而保温作用主要受大气逆辐射影响,据此结合图示即可得出结论。故选C。
    2.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能源、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等措施实现。夏季调低空调温度会加大空调工作强度,使耗电量增加,在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地区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空调等制冷设备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扩大臭氧层空洞,对紫外线的削弱作用减弱,太阳辐射增强,加剧全球变暖,所以是不可取的。故选A。
    考法二 结合地理因素变化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
    (2018届湖北省武昌高三元月调研)下图分别是秦岭南坡与北坡地区1981—2007年间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和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3—5题。


    3.1981—2007年间,秦岭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A.气温降低,降水增加 B.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C.气温增高,降水增加 D.气温增高,降水减少
    4.下列有关秦岭南北坡地区1981—2007年间的气候及其要素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坡较北坡增温幅度大 B.南坡较北坡降水减少多
    C.北坡地区气候更加干冷 D.南坡地区气候更加暖湿
    5.1981—2007年间秦岭地区的气候变化会使得
    A.1月0℃等温线南移 B.秦岭地区冰川面积缩小
    C.黄土高原的作物增产 D.附近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答案】3.D 4.B 5.D
    【解析】3.根据图示气温、降水变化曲线,1981—2007年间,秦岭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是气温增高,降水减少。故选D。
    4.读图,1981—2007年间,秦岭南坡、北坡的年均温差缩小,说明南坡较北坡增温幅度小,A错;南坡、北坡的年均降水量差距缩小,说明南坡较北坡降水减少多,B对;北坡地区气候更温暖,C错;南坡地区气候更加暖干,D错。故选B。
    5.1981—2007年间秦岭地区的气候变化(气温增高、降水减少)会使得1月0℃等温线北移,A错;秦岭地区山脉没有永久冰川,B错;黄土高原的气温升高,气候更干旱,作物可能减产,C错;降水少,附近河流年径流量减少,D对。故选D。
    【点睛】根据图示气温、降水变化曲线,判断气候变化趋势。秦岭南坡的年均温大于北坡,南坡、北坡的年均温差缩小,说明南坡较北坡增温幅度小。秦岭地区山脉没有永久冰川,不存在冰川面积缩小现象。
    考点二 地形对城市、交通等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
    主要影响
    气候
    ①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
    ②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高山、高原气候;
    ③对冬季风的阻挡,使部分区域比同纬度气温高,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④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
    ⑤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走向
    河流
    ①河流流向,从高处流向低处;
    ②河流的落差及流速;
    ③河网密度及河流长度,一般平坦地形河网密度大,山地地区河流短小
    土壤
    一般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部分冲积盆地、山间谷地等地区土壤肥沃、水分条件好
    农业
    平原、盆地及山间谷地等平坦地形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便于机械化操作;而山区适宜发展牧业或林业,便于保持水土,涵蓄水源
    工业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开阔的地形中,封闭的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污染
    交通
    ①海港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受海岸线形态、沿岸水深等条件的影响;
    ②影响交通运输线的方向,对铁路影响最为明显;
    ③影响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平坦地形一般交通网密度大
    城市
    地形平坦、地势稍高、面积大的区域是建城的理想地形,有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减少投资

    (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考法一 结合行车油耗考查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
    某人驾车匀速从下图中的a地到达e地,单位距离油耗仅受地形影响而变化,道路中相邻两个小黑点之间的油耗相同。据此完成1—2题。

    1.行程中,a→b、b→c、c→d、d→e四路段中,一直上坡的是
    A.a→b B.b→c C.c→d D.d→e
    2.推测b→d段绕行c地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森林 B.地形 C.耕地 D.村落
    【答案】1.B 2.B
    【解析】1.道路中相邻两个小黑点之间的油耗相同,若一直上坡应该是耗油量增加,故小黑点之间距离应该逐渐缩小,结合图中可以判断b→c符合。故选B。
    2.b→d中间有森林分布,可以判断多山地,故道路绕行至c地,以避开坡度较陡的地形,减小坡度。所以推测b→d段绕行c地的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地形。故选B。
    考法二 结合区域景观,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
    读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回答1—2题。

    1.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2.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A.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 B.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
    C.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 D.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
    【答案】1.D 2.D
    【解析】1.由图可知,图示地区的聚落三面临河,选择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主要是考虑该地高于洪水位,河流进入汛期,可以起到防御洪水的目的。故选D。
    2.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虽然短期内能获得一些利益,但势必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也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同样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故选D。
    考点三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水资源的利用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①开源
    ②节流
    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
    (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
    3.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①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地区分布不平衡;③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约占71.6%);④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②能源勘探开发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③国际能源(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冲击较大。
    (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建立能源(石油)储备体系;②适度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④稳定发展核电;⑤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等;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⑦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的发展。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激增。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①开源: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②节流: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1.B 2.A 3.A
    【解析】1.读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图可知,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4℃的日数介于20~40之间,丙、丁两地年平均气温≤﹣4℃的日数介于0~20之间。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应当越厚,据此可排除C、D两项;甲地位于渤海内部,远离海岸,海水相对较深,受海洋影响大,虽纬度略高但水温较高,因而结冰期较短且海冰较薄。而乙地位于渤海边缘,靠近大陆,海水较浅,受大陆影响大,虽纬度略低但水温较低,因而结冰期较长且冰层厚。故选B。
    2.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故选A。
    3.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选A。开采海冰基本不会破坏环境,B项错;图文资料显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市场需求量大,D项错。

    考法一 结合区域资源统计表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题型预测:选择题)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下表示意1986—1996年前郭县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状况(单位:km2)。据此完成1—2题。

    林地
    草地
    水域
    居住、工业用地
    未利用土地
    水田
    旱田
    1986
    393.97
    1 368.74
    461.50
    262.79
    385.48
    350.97
    2 806.01
    1996
    313.19
    882.26
    482.46
    259.72
    630.03
    563.48
    2 898.31
    变化(%)
    -20.5
    -35.5
    +4.5
    -1.2
    +63.4
    +60.6
    +3.3
    注:未利用土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岩石砾地等。
    1.前郭县在1986—1996年期间,土地利用转化的主要表现是
    A.大面积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土地 B.旱田分布范围基本未变
    C.大量林地、草地转化为水田 D.由以旱田为主转变为以水田力主
    2.前郭县在1986—1996年期间土地利用转化带来的影响是
    A.生态环境改善 B.农业污水增加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地质量上升
    【答案】1.A 2.B
    【解析】1.土地开发利用一般是先易后难。前郭县率先开发的旱田区域应为水热条件较好区域,开发过程中也形成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新转化水田部分,应主要来自旱田的转化。以此类推,草地大量减少是因为转化为旱田,或开发不当而成为未利用地;森林转化为旱田或草地;未利用地增加主要是由于有大面积草地在这一期间转化。期间旱田面积变化很小,但是分布区域已发生较大的变化;水田明显增加,但依然以旱田为主。故选A。
    2.区域大量林地、草地遭到破坏,土地退化,未利用地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种植面积增加,特别是水田增加,更多的农药、化肥及其他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源污染加剧。故选B。
    考法二 结合全国能源利用资料考查风电利用(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质量检测)“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下图示意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局部地区弃风率。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省区“弃风限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辽宁省电力需求量大 B.吉林省电力资源丰富
    C.黑龙江省核电发电量大 D.内蒙古自治区风能缺乏
    2.降低弃风率的有效措施是
    A.加强能源调配与管理 B.改变风电的时空差异
    C.扩大风电场建设规模 D.减少资金和技术投入
    【答案】1.B 2.A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弃风限电”源于当地能源丰富,不需要靠风能等来发电,同时当地距电力高消耗区较远,风电不能及时输出,导致“弃风限电”。故选B。
    2.加强能源调配与管理可以为风电找到市场,可以及时调控电量分配,降低弃风率,A正确;风来自自然界,建风电场改变不了风电的时空差异;可以在风电运行情况好的地区适当加快建设进度,但对风电利用率很低的地区在解决严重弃风问题之前原则上不再扩大风电建设规模;该工程需要增加资金和技术,B、C、D错。故选A。
    考点四 主要自然灾害成因、危害及措施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成因
    危害
    防御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强风:掀翻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特大暴雨:造成河堤决口,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村镇
    特大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加强监测和预报,及时预防;营造沿海防护林
    暴雨洪涝
    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大暴雨
    淹没工厂、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交通,造成地面建筑物倒塌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保护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区选择耐旱作物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强烈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牲畜遭受冻害;交通、通信受到影响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预报和警报,提前为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2.主要的地质灾害——滑坡和泥石流
    灾害类型
    成因
    多发区
    危害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分布于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和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1.自然灾害的分布
    (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灾情的大小与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
    3.防灾措施
    (1)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
    (2)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

    (2015•北京卷)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1—2题。

    1.“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2.该气旋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答案】1.B 2.D
    【解析】1.由图示经纬网可知该海域为南太平洋海域;该天气系统属于气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气旋的前进线路与西风漂流并不一致;气旋前进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故选B。
    2.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赤潮是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与气旋活动无关;监测气旋活动主要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热带气旋与强热带气旋集中在瓦努阿图附近,所以对该地区危害最大。故选D。

    考法 结合经纬网图、地形图或景观图考查自然灾害的形成与防御(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8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2017年6月24日6时左右,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造成河道堵塞2千米,100余人被掩埋。下图为新磨村附近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1.诱发四川省茂县新磨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的自然因素可能是
    A.岩石破碎 B.连续性降雨 C.矿山开采 D.冻融作用
    2.为有效防御滑坡等地质灾害,新磨村应
    A.移民搬迁 B.开垦梯田 C.植树造林 D.修建水库
    【答案】1.B 2.C
    【解析】1.山体滑坡是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石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山体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茂县新磨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是由于连续性降雨导致山体高位砾石结构疏松,因而发生山体滑坡。该地区6月份没有冻融作用,矿山开采属于人为因素,岩石破碎不是突发性垮塌性滑坡的主要原因。故选B。
    2.由于地势起伏大,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岩石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发生滑坡。植树造林能够保护地表水土,可以有效防御滑坡灾害的发生。移民搬迁投资太大,不切实际,开垦梯田和修建水库会加剧地质灾害。故选C。

    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下图为我国某小流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岩溶型坍塌 B.春汛型洪涝 C.夏雨型滑坡 D.融水型泥石流
    2.造成该流域ab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居民建房 B.矿山开采 C.修筑公路 D.陡坡垦殖
    3.M村落经常遭到上述自然灾害的威胁,则该村落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C 2.D 3.C

    2.读图可知,该流域ab河段靠近村落,居民为增加粮食产量,开垦耕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且该河段附近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该地段地表坡度较陡,开垦的耕地多位于陡坡地带,因此陡坡垦殖是该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故选D。
    3.读图可知,M村落位于该流域上游因滑坡产生的泥石流堆积区,甲地地势较高,距离交通线较远,交通不便;乙地位于山脊,水源不足,不利于村落规划和建设;丙地海拔在1100米以上,地势较高,距离滑坡和泥石流区较远,距离交通线比较近,适宜村落规划建设;丁地靠近滑坡频发区域,对新建村落威胁较大。故选C。
    读湖南张家界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图(该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完成4—5题。

    4.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
    A.减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
    C.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 D.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
    5.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崩塌 C.干旱 D.台风
    【答案】4.A 5.B

    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下表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据此回答6—7题。

    6.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
    A.台风天气 B.干热天气 C.寒潮天气 D.暴雪天气
    7.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A.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 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
    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 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
    【答案】6.B 7.D

    气温决定冰川消融,固态降水决定冰川积累,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冰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下面左图为天山冰川面积累积百分比图,右图示意1959—2010年中国天山各流域冰川分布及面积变化。研究表明,1959—2010年,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呈现缩减趋势,但变化幅度存在区域差异,阿克苏河流域纬度相对较低,但冰川退缩面积却不是最大。据图文材料完成8—10题。

    8.关于天山冰川的分布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冰川的面积大小与海拔成正相关 B.海拔超过一定高度后冰川面积迅速减少
    C.冰川面积随着海拔升高先增后减 D.冰川面积西部多东部少
    9.关于天山冰川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冰川面积变化东大西小 B.冰川面积的变化幅度东大西小
    C.1959年以来天山雪线不断降低 D.1959年以来阿克苏河流域内降水增加
    10.冰川的缩减对地理环境影响较大,近期持续大面积的冰川缩减会导致当地
    A.河流径流减少造成断流 B.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碱化
    C.气温升高造成温室效应 D.植被大面积减少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8.A 9.D 10.B

    10.冰川的缩减对地理环境影响较大,近期持续大面积的冰川缩减,融水量增大,会导致当地河流径流增大,A错;可能因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碱化,B对;是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C错;植被大面积减少不是冰川面积减少造成的,D错。故选B。
    (4)本地位于山区,交通不便,为了降低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使用便于加工和便于运输的木材;另外,该地林木广布,原料丰富。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的时空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左下图为1960—2004年松花江流域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分布图,右下图为松花江流域某区月平均冻土深度变化图。

    (1)描述松花江流域年最大冻土深度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指出右图所示区域冻土深度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其对种植业的影响。
    (3)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简述缓解冻土退化的主要措施。
    20.【答案】(1)分布特征:由南(东南)向北(西北)逐渐加深。
    原因:向北纬度逐渐增高,太阳辐射逐渐减少;距离冬季风源地逐渐接近,气温逐渐降低。
    (2)春季。
    影响:冻土融化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水分;温度低,利于黑土发育;温度低作物病虫害少,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冻土使早春耕层土壤过湿,温度较低,影响作物种子发芽。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

    (3)冻土退化,多与气温升高有关,气温升高与矿物能源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多少有关。因此从能源利用角度,缓解冻土退化,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和废热排放为主要方向,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十三五”期间,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将由西北的一域独大变成全国各地全面开花。2016年12月31日,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南侧慈溪市的周巷水库、长河水库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一期100兆瓦并网发电,年发电2.2亿千瓦时,相当于7.04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所发电全部并入国家电网。
    “渔光互补”项目在水面上架设的光伏板对水面遮光,既能调控水温又能抑制有害藻类、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研发团队创造的“藻菌调控技术”“精准投喂组合”“底排污技术”等,解决了传统养鱼排污难、鱼类交叉感染的难题,实现了水面上架设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面下养殖鲻鱼等高端水产品的企农双赢。下图为我国2015年光伏发电地区分布及慈溪市水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景观。

    (1)与浙江相比,说明西北地区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
    (2)“渔光互补”模式是一场能源与养殖的“绿色革命”,请分析说明。
    (3)指出慈溪“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运营需克服的自然灾害。
    21.【答案】(1)有利条件:纬度较高,夏季白昼长,降水少,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地价低。
    不利条件:经济相对落后,电力需求小,就地消纳能力弱;与东部市场距离远,电网输送能力有限,外送成本高: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不足。
    (2)能源:太阳能发电并入国家电网,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是清洁能源,能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光伏板架设在水面,节省土地资源。
    养殖:光伏板遮光能抑制有害藻类、促进有益藻类生长,优化水生态环境,使水质变好;“藻菌调控”等技术,解决了传统养鱼排污、鱼类交叉感染等难题,减少了鱼类病害;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灾害;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秋易受台风的影响。

    (2)从绿色能源来讲,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将太阳能发电并入国家电网,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能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光伏板架设在水面,节省土地资源。从绿色养殖来讲,光伏板遮光能抑制有害藻类、促进有益藻类生长,优化水生态环境,使水质变好;“藻菌调控”等技术,解决了传统养鱼排污、鱼类交叉感染等难题,减少了鱼类病害,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主要结合区域特征从气象灾害方面来进行分析。慈溪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灾害;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易受台风的影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