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届 二轮 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冲刺记忆 8人口与城市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 二轮 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冲刺记忆 8人口与城市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2019届 二轮 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冲刺记忆 8人口与城市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 二轮 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冲刺记忆 8人口与城市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8 人口与城市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模式的比较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基本特征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工业化初期后工业化时期分布地区非洲原始部落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1%以上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一般在1%以下示意图2.人口问题的空间差异(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原因: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为模式,自然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甚至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等生活用品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增长向模式转变。(2)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突出人口老龄化的含义: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阶段。产生原因: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地上升。产生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建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3.中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1)人口过多,增长量大: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人口基数大,增长的绝对量仍然很大,且科学文化素质较低。(2)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性别比通常用每100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来表示,正常情况下为105左右,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约为113.51,男女比例已严重失调。(3)人口老龄化: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面对上述人口问题,我国将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适度调整人口政策(二孩政策的实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老人精神生活环境。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指(气候)”“(水源)”“(土壤)”“(矿产)”。作为基础性影响因素,虽然影响力在不断减小,但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也会成为主导因素。(2)经济因素: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同时,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城市1.城市区位因素2.城市三大功能区功能区占地面积形态区位特征商业区只占城市用地的小部分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地价较高工业区工业城市尤其重工业城市中所占比重大,旅游城市或历史文化城市工业区占地面积可能比较小集聚性强,呈片状分布向河流、交通干线集聚,分布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低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占地面积最广,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呈片状、团状、点状分布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四、城市化1.城市化的涵义含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人口城市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转型);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地域城市化)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工业发展(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服务业发展(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促进城市化)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后期阶段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基本特征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发展速度较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相适应发展现状大城市中心区逐渐衰落,城市外围地带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市区范围明显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随着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和一般的治理措施如下所示:五、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对城市建筑景观和建筑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在:(1)影响建筑景观纽约、芝加哥:市中心摩天大楼,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欧洲:保持传统风格,高楼很少。(2)影响建筑格局杭州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受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北京:皇宫雄踞中心,其他建筑物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东西向)和白宫(南北向)两条轴线及交汇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资本主义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