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届二轮 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鼓励 仿真演练

    2020届二轮 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鼓励 仿真演练第1页
    2020届二轮 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鼓励 仿真演练第2页
    2020届二轮 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鼓励 仿真演练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二轮 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鼓励 仿真演练

    展开

    专题仿真演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2019·广东佛山质检二)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下图为我国新疆干旱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1.与地表水库相比,建设地下水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 (  )A.技术要求低  B移民搬迁多C.资金投入多      D生态破坏小2.图中四地,最适合修建地下水库的地下拦水坝的是  (  )A.甲  BC.丙  D3.在自然状态下,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  )A3 B7C9 D12解析: 1题,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则投资较少;地下水库不会淹没地表,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移民搬迁少。易错警示 发现地下适合储水的空间,一般需要对地下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分析,那么就需要较高的技术条件。2题,图中丙左侧有大面积由卵砾石构成的岩层,因卵砾石间隙大而地下储水空间大;而丙右侧为黏性土层和砂砾石岩层,储水空间小;故丙处适合修建拦水坝。第3题,新疆干旱区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地下水库水位高低取决于补给量与水分的蒸发量关系,夏秋季节冰雪融水量大,总体上地下水补给量大于蒸发量,地下水位不断升高而储水量增加,故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可能是9月。易错警示 新疆纬度较高,气候干旱,9月份以后气温快速降低,10月份可能低于0 则冰雪不再融化,地下水不能得到补充,同时因蒸发因素还存在,地下水位可能下降。答案: 1.D 2.C 3.C(2019·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态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的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冰雪覆盖区,冰雪融水补给在其径流量补给中占有重要比重。下图示意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季节变化,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季节。据此完成46题。4.天山山区春季水储量为    (  )A  B C  D5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   (  )A.呈波动减少趋势  B呈波动增加趋势C.波动但相对稳定      D变化趋势不明显6.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季节变化,导致阿克苏河出山口的径流量(  )A.持续缓慢减小  B先增大后变小C.持续缓慢增大  D先变小后增大解析: 4题,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由材料可知,山区固态水体积累和消融的季节差异导致水储量的季节差异。天山山区整个冬半年固态水资源一直处于积累过程,到春季达到最大值,因此春季水储量表现为正距平,正确,故选B。第5题,本题考查读图能力。由图中四条曲线的变化,可直接推断:2003年至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呈波动减少趋势。第6题,本题考查河流的径流特征。阿克苏河的径流补给主要来自冰雪融水,随着冰雪消融量的增多,阿克苏河出山口的径流量先是增大;随着固态水储量(冰雪)的减少,补给来源减少,出山口的径流量减小。答案: 4.B 5.A 6.B(2019·黑龙江大庆一中月考)杞麓湖位于云贵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的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完成79题。7.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量超蒸发量C.湖中有泄水暗河  D多冰雪融水汇入8时期,湖区气候相对  (  )A.冷湿      B冷干 C湿热     D干热9.研究发现,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  )A.气温显著下降  B入湖泥沙减少C.农业引湖灌溉      D径流汇入增加解析: 7题,根据材料,该湖无明显的地表径流出口,而该湖为淡水湖,且其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必然有湖水外泄才能成为淡水湖,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多地下暗河,因此断层中有泄水暗河,使得湖泊盐分外泄,C正确;该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故A错误;如果没有湖水外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会使湖水水位上升,那么其沿湖平原便不会再出现农耕区,而是会被淹没,B错误;无论有没有冰雪融水汇入,只要湖水不外泄,湖泊盐分就会集聚变成咸水湖,D错误。故选C。第8题,根据材料,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再结合图可知,I时期湖区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偏低,故可知该时期湖泊水位偏高。气候干热,蒸发旺盛、降水少,会导致湖泊水位浅;气候冷湿,蒸发弱、降水多才会导致水位高。故选A。第9题,气温显著下降不符合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实际,A错误。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增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入湖泥沙减少不符合实际,B错误。时期降水丰富,则湖泊水位高,碳酸盐含量应较低,但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最有可能是农业引湖灌溉,使湖泊水位下降,C正确。径流汇入增多则湖泊水位升高,碳酸盐含量应下降,D错误。故选C知识拓展 淡水湖和咸水湖的成因淡水湖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的湖泊。淡水湖的水必须是有进有出,湖水中盐分相对稳定。咸水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海洋的遗迹;另一种是内陆河流的终点。由于这些湖泊都处于内陆地区,蒸发量比较大,河流带来的矿物质被浓缩,所以变成了咸水湖。咸水湖中含有各种盐类沉积物,是注入湖泊的河流流域内各种盐类溶解于水体中被带入湖泊的。答案: 7.C 8.A 9.C(2019·福建质检)河流入海口附近咸淡水交界的区域存在盐度锋。下图示意某年8月长江口的表层盐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011题。10.甲处海域等盐度线明显向东北弯曲,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盛行风向  B洋流C.径流  D地转偏向力11.某潜艇在乙处水下5米进行潜航训练。若仅考虑盐度锋的影响,为保持潜航深度,难度最大的航向是(  )A.向西南   B向东南C.向东北      D向西北解析: 10题,图中等值线向海洋凸出,说明凸出处盐度低,是位于河口而受到径流淡水稀释所致。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应向偏南方向注入海洋,而图中等值线向东北凸出,说明径流注入海洋后,受到海洋中的自南向北的洋流推动而向偏北方向流动,同时北部沿海水域又受到沿岸寒流影响,最终使其向东北方向凸出;故向东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洋流。 第11题,由于西北方位等盐度线密集,导致西北水域盐度差异大,则海水的密度差异大,从而使西北部水体的浮力差异大,不利于潜艇在水下保持5米潜航。答案: 10.B 11.D二、非选择题(46)12(2019·河南郑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缘,后向东南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图甲示意无定河流域及水系结构,图乙示意19762010年无定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1)无定河因流量不定、深浅不定等而得名。从气候的角度,说明无定河名称的由来。(6)(2)试对无定河南部支流长而多、北部支流短而少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6)(3)简述图乙所示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无定河水文特征的影响。(6)(4)分析无定河上述水文特征的变化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6)解析: (1)题,流量不定、深浅不定体现的是径流量的变化大。从气候角度分析,就是要分析降水的变化大。第(2)题,河流本质是地表水在狭长的地势较低处汇集形成的,则可从降水与地形的角度分析支流多少与长短。第(3)题,依据图例可看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表现: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及其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第(4)题,注意要结合区域特征与水文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答案: (1)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因此河流流量不定,深浅不定。(2)无定河南部受夏季风影响较显著,降水相对较多,且由于处于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沟谷众多,利于河流发育;北部处于毛乌素沙漠,地形平坦,且降水少,蒸发旺盛,不利于河流的形成。(3)土壤侵蚀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植被覆盖率增大,流量季节变化减小。(4)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可减轻水旱灾害;河流含沙量减少,水土、肥力能得以保持;河水变清,减少水库等设施的淤积,有利于灌溉。13(2019·河北唐山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图甲)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很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图乙),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1)指出巴音河的流向及该河流域的类型。(4)(2)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由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6)(3)说明托素湖成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6)(4)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变成咸水湖,请你为该专家提供合理的解释。(6)解析: (1)题,由图中巴音河东侧支流判断,巴音河东侧海拔高,巴音河最终注入可鲁克湖,进而判断河流流向,图示该区域地表水不能流到海洋,则为内流区。第(2)题,图示莲湖中部有岩浆喷出,且形成陆地使湖泊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湖泊。第(3)题,淡水湖变为咸水湖,说明湖泊盐分含量变高了,可从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注入,但最终水分蒸发而盐类物质在此集聚角度分析。第(4)题,可从湖泊水分损失(蒸发或用水过度)、盐类物质不能通过两湖之间河流外泄角度分析。 答案: (1)流向:自东南向西北。流域类型:内流区。(2)阶段至阶段:莲湖中部地下岩浆开始侵入。阶段至阶段:湖底中部岩浆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导致湖床抬升(包括喷发物堆积),莲湖最终一分为二形成可鲁克湖和托素湖。(3)托素湖(地处盆地)为内流湖,可鲁克湖水中的盐分可通过相连的淡水河排入其中,随湖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而成咸水湖。(4)(全球变暖背景下,)流域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两湖之间的地壳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流域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