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段考试生物
展开生物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和多糖 D.胆固醇和蛋白质
2.生物表现一定的生命特征,与它们的结构以及分子组成密不可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素、血红蛋白中含有N的一定是血红蛋白
B.绿藻、黑藻、颤藻中没有叶绿体的一定是颤藻
C.发菜和菠菜细胞内DNA均为链状的双螺旋结构
D.核糖体、质粒、酶中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一定是酶
3.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促进或抑制的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它是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B.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需要消耗ATP
C.据图分析,若细胞内胆固醇过多,则有①②③的反馈调节过程,①为抑制,②③为促进
D.如果生物发生遗传性障碍,使LDL受体不能合成,则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将下降
4.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腺苷酸激酶催化1分子ATP分解伴随着2分子ADP的生成
B.腺苷酸激酶催化该反应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
D.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
5.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运输分为下图所示的a、b、c三种类型(■、▲、○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Q侧是细胞质基质
B.转运▲的能量可能来自转运■时释放的能量
C.进行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
D.进行c类型主动运输的生物有可能是某些细菌
6.右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pH、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其他条件适宜时,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7.如图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A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B.③的产生过程为B的CO2固定提供能量
C.过程D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ATP中
D.过程B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C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8.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出生后在周岁时含量降低至接近成人水平。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也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推测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B.胚胎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加工和运输
C.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种生物间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
B.纤维素酶、胰蛋白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等可作为生物工程工具酶
C.试管婴儿培育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人们可能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大量生产特异性强、纯度高的抗体
10.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某植物离体的白色花瓣培养得到不同的结果,有关该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充分体现了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图中需要光照处理的过程有①和②
C.①、②、③结果不同的原因之一为培养基中激素比例的差异
D.①、②、③继续培养得到的幼苗均为白化苗
11.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X)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X”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胞嘧啶 C.腺嘌呤 D.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12.寨卡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下图表示寨卡病毒的增殖和表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寨卡病毒属于RNA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
B.病毒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C.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D.病毒R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3.将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为3:2:1,则这批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豌豆所占比例为
A.1/3 B.1/2 C.2/3 D.3/4
14.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 ① | ② | ③ | ④ |
隐性性状 | 均为显性 | 残翅 | 黑身 | 紫红眼 |
相应染色体 | Ⅱ、Ⅲ | Ⅱ | Ⅱ | Ⅲ |
验证自由组合规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某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分化受等位基因M、m控制。研究发现,含基因M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株。该植物刚萌发形成的嫩茎有绿色、紫色与红色三种类型,依次由基因a1、a2、a3控制,且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紫茎雌株的基因型是a2a2mm、a2a3mm
B.绿茎雄株有6种基因型
C.一个该植物的种群中,雌株与雄株的数目比为1:1,则m基因的频率为75%
D.紫茎雄株与绿茎雌株杂交的子代出现红茎个体,则子代出现绿茎雌株的概率为1/4
16.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2中杂合白色:黑色为
A.9:1 B.10:1 C.2:1 D.3:1
17.猫是XY型性别决定二倍体生物,控制猫体毛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l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条X染色体因高度螺旋化而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基因型为XAY与XaXa的亲代杂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雄性子代全为黑色,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
B.雌性子代全为橙色,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
C.表现型为黑橙相间的子代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
D.其反交的子代中表现为黑橙相间的个体不能检测到巴氏小体
18.根据人类遗传病系谱图中各世代个体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②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③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④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19.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
B.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
C.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
D.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2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时,需要在患者家系中随机调查
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
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图表示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B为葡萄糖,则C在动物细胞中可能为乳糖
B.若C为RNA,则B为核糖核苷酸,A为C、H、0、N
C.若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B可能为氨基酸
D.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可能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核糖体中
22.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氢元素的转移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
A.过程①④在生物膜上进行 B.过程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阶段
C.过程①③④中能合成ATP D.过程①可以为过程④提供氧气
23.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B.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保温时间过长所以上清液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
2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人类遗传病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胎儿出生前,可通过普通显微镜观察确定其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D.与正常人相比,猫叫综合征患者缺失第5号染色体
25.某高等植物的红花和白花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三对等位基因中至少各含有1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否则为白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对基因中没有任意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该植物纯合红花、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各有1种、7种
C.基因型为AaBbCc的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27/64
D.基因型为AaBbCc的红花植株测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1/8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10分)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下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影响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 。
(2)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缺乏暗反应必需的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和 。
(3)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叶肉细胞和植物B叶肉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 (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4)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 的结果。
(5)实验室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B生理代谢的影响时,测得相关代谢数据为: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为0.4 mol/cm2叶·小时;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为3.0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释放O2量是1.0 mol/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 mol/cm2叶·小时;如果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27.(8分)某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其中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图乙表示该动物(2n=4,基因型AaBb)某一器官内的细胞分裂图象。请据图回答:
(1)从细胞分裂方式看,图甲可以表示 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 阶段(填字母代号)。
(2)图甲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3)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像,一般是对该实验材料进行 后,制片观察绘制的。
(4)图乙中 细胞处于图甲中的d段,Ⅱ细胞中的①和②组成一个 ,①和④是一对 。
(5)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28.(9分)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下图为某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A的作用是 (填写下列选项的编号)。
A.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
B.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新合成的DNA子链上
C.将两条脱氧核酸链之间的氢键破坏
D.将新合成的L链片段进行连接
(2)酶C的名称是 ,与酶A相比,除了有着相同的催化效应外,还能使DNA分子中的 断裂。酶C催化过程的产物与过程1的产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
。
(3)R环结构的形成往往与DNA分子中某种碱基对的数量有关,推测该片段可能含有较多的 碱基对,使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
(4)R环的形成还会 (提高、降低)DNA的稳定性,从而引起 。
(5)过程2中,一个mRNA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核糖体,其意义在于 。
(6)图示为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 。
29.(6分)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序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表现型 | 卷曲翅♂ | 卷曲翅♀ | 正常翅♂ | 正常翅♀ |
(1)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XAY、XaY视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
选用序号 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性状分别为 ,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但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
选取甲和乙做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3)若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卷曲翅果蝇中的白眼(XbXb)与红眼(XBY)杂交,F1中,卷曲翅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正常翅红眼果蝇占F1的比例为 。
(4)某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右眼的眼色为 。
30.(8分)研究发现控制家兔体重与腿长的基因分布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基因 | B、b | T、t | E、e |
控制性状 | 成年兔体重 | 成年兔体重 | 腿长 |
所在染色体 | 常染色体L | 常染色体H | X染色体 |
(1)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家兔性状与基因间的数量关系是性状可由 等位基因控制。
(2)已知控制体重的显性基因B和T具有相同的累加效应。BBTT与bbtt个体交配产生F1,F1雌雄交配得F2,F2中与基因型为BBtt体重一样的个体中,杂合子比例是 。
(3)杂合长腿雌兔与短腿雄兔交配所得的F1中,雌性个体中有长腿和短腿,雄性个体只有短腿,且雌雄比例为2∶1,则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 ,雌雄不等的原因最可能是 。F1雌雄交配所得后代中短腿∶长腿= 。若实验室一只雌兔怀孕后走失,实验员不久找回一只小兔,分析得知小兔与走失雌兔的母亲线粒体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兔不是丢失的雌兔所生? (能/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
(4)某生物兴趣小组选择健康的家兔研究影响其体内产生黄脂或白脂的因素。将两种兔子分成两组,饲喂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饲 料 | 带有产生黄脂基因的家兔 | 带有产生白脂基因的家兔 |
含黄色素的食物 | 产生黄脂 | 产生白脂 |
不含黄色素的食物 | 产生白脂 | 产生白脂 |
A.家兔的脂质颜色是一种不完全显性遗传
B.家兔的脂质颜色取决于食物中的色素
C.黄脂基因会因食物而发生突变
D.白脂基因的表达不受食物中色素的影响
31.(8分)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个复等位基因IA、IB 、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Ⅱ-3 和Ⅱ-5均为AB血型,Ⅱ-4和Ⅱ-6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Ⅱ-2 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 。
(2)Ⅰ-5 个体有 种可能的血型。Ⅲ-1 为Tt且表现A 血型的概率为 。
(3)如果Ⅲ-1 与Ⅲ-2 婚配,则后代为O 血型、AB 血型的概率分别为 、 。
(4)若Ⅲ-1 与Ⅲ-2 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 血型的概率为 。若该女孩真为B 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
32.(8分)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常用的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通过 调节完成,在逃避反应中,相关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 (单向/双向)传导。
(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 ,两者都可以通过 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其中,前者在饥饿时与 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后者在寒冷时受下丘脑、垂体的作用可增加分泌量,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 调节。
(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息传递,即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
(4)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脑内的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测可能是脑内 区域受损,引起抗利尿激素缺乏所致。
33.(8分)嗜热菌可以生活在98℃的高温环境中,研究发现其耐热性与基因H的表达产物有关。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对H基因实行的克隆和表达过程,其中NdeⅠ、EcoRⅠ、HindⅢ、SalⅠ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A↓TATG、G↓AATTC、A↓AGCTT、G↓TCGAC。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结构A是 ,其主要作用是 。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除了质粒1中所示结构以外,还应该含有 。
(2)用图中质粒1和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 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的因素可能有 (多选)。
①反应温度 ②缓冲液pH ③限制酶的浓度 ④DNA样品的纯度
(3)实验中发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H基因的表达效率很低,但在含有质粒2(辅助性质粒)的细胞中,H基因可以高效表达。为了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 ,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 操作。
(4)PCR反应中引物的设计非常关键,据图分析,扩增H基因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 。
A.引物Ⅰ:…GGGAATTC…;引物Ⅱ:…CTCATATG…
B.引物Ⅰ:…GAATTCCC…;引物Ⅱ:…CATATGAG…
C.引物Ⅰ:…GGAAGCTT…;引物Ⅱ:…AAGCTTCC…
D.引物Ⅰ:…CTCATATG…;引物Ⅱ:…AAGCTTAAGCTT…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5 BBABC 6-10 CABCC 11-15 BACBB 16-20 BCDDC
21 ABD 22 ACD 23 AB 24 BC 25 AB
26.(10分)
(1)温度、光照强度、水分等
(2)ATP、[H]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 呼吸作用产生的
(3)基本不变 下降 (4)炎热干旱 自然选择
(5)1.4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和适当提高温度
27.(8分)
(1)有丝或减数 c (2)着丝点分裂
(3)解离、漂洗、染色 (4)Ⅲ、Ⅳ 染色体组 同源染色体
(5)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28.(9分)
(1)B
(2)RNA聚合酶 氢键 前者含核糖和尿嘧啶,后者含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3)G-C
(4)降低 基因突变
(5)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了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6)复制、转录、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29.(6分)
(1)甲、丁 卷曲翅、正常翅 (2)卷曲翅∶正常翅=2∶1
(3)AaXbY 1/6 (4)红色或白色(不全不给分)
30.(8分)
(1)一对或两对(答全得分) (2)2/3
(3)XEXe、XeXe(写全才可得分) XEY雄兔致死 6∶1 能
线粒体DNA只随卵细胞传给子代,走失雌鼠与其母亲及所生小鼠的线粒体DNA序列特征应相同 (4)D
31.(8分)
(1)常染色体隐性 2/3 (2)3 3/10
(3)1/4 1/8 (4)5/16 13/27
32.(8分)
(1)神经 单向 (2)甲状腺激素 体液 胰高血糖素 分级
(3)(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减少 (4)下丘脑或垂体(不全不给分)
33.(8分)
(1)启动子 提供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 目的基因、终止子(和复制原点)
(2) NdeⅠ、EcoRⅠ ①②③④ (3)抗生素A和抗生素B 无菌
(4)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