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展开
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种群的最大数量B.是种群在该环境的稳定平衡密度C.是限制指数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D.若某种群的死亡率增加,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3.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只是破坏性的B.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C.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4.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湿度 D.温度5.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A.影响因素不同 B.初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6.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7.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 ) 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属于次级消费者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8.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需消耗一部分能量 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 9.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10.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1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12.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 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13.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 A.第二营养级 B.三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初级消费者14.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15.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c=a+b16.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蒸腾作用 D.异化作用17.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培养.从接种后到发酵完的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为( ) A. B、. C. D、. 18.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19.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20.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 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21.在下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 22.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种间斗争 D.种间互助23.能影响种群密度的是( )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 D.以上都是24.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光合细菌、酵母菌 B.光合细菌、硝化细菌C.乳酸菌、酵母菌 D.硝化细菌、乳酸菌25.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条最不可能发生( )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D.群落中有机物总量增多 26.一只羊在一年内吃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 B.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C.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7.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 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28.下列属于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29.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 )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30.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 ) 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31.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 ) A.营养级与能量的关系 B.各营养级能量利用率的关系C.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捕食量的关系 D.生物种类与能量的关系32.右下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 ) ①草 ②树 ③昆虫 ④兔 ⑤鸟 ⑥狼 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①→③→⑥3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34.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上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35.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36.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37.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38.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39.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40.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 第Ⅱ卷 (共40分)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41.(10分)回答下列关于人体稳态与调节的问题: (1)冬季在户外人会感觉寒冷,是因为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为 ,从而产生兴奋,并传入 形成冷觉,此过程中兴奋传导方向是 (“单”或“双”)向的。(2)某人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位于 的渗透压感受器,使 激素释放增多,导致尿量减少,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 (2分)。 (3)人在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体内由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使血糖浓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在饥饿状态下,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浓度升高,该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2分)。 42.(9分)下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图表示的是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__________状况。(2)图中纵轴表示该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且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非生物因素中__________的影响。(3)图中横轴表示该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________种类往往也有差别。43.(11分)图1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2表示一田鼠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一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据图回答: (1)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鸢在最长的食物链中处于第___营养级。(2)图2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实线表示田鼠种群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__________点时,该田鼠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3)为给控制农田鼠害提供依据,可用____________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______(填“偏高”或“偏低”)。(4)若在图中表示时刻投放鼠药,田鼠种群数量下降,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10分)在某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该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2)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入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______.(3)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kg.(4)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______,理由______.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
高二生物答案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5 DBDAB 6-10 DCDDD 11-15 DBCDB 16-20ACBBC21-25 DBDBC 26-30 DADAC 31-35 ACDAC 36-40DBCCC 第Ⅱ卷 (共40分)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41.(共10分)(1)负电位 大脑皮层 单(2)下丘脑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2分) (3)胰岛B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2分)42.(共9分)(1)分布 (2)垂直 分层 温度(3) 水平 地形 阳光 水分(湿度) 植物43.(共11分) (1)水稻 水稻 黑线姬鼠 黑鸢(2分) 五 (2)理想(或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 C(3)标志重捕法 偏高(2分)(4)灭鼠药对田鼠进行选择,导致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2分) 44、(共10分)(1)捕食和竞争(2分) 出生率和死亡率(2分) (2)促性腺激素 (3)240(2分)(4) 绿藻 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植食性比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