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4 《冬眠与迁徙》 教案

    1.4 《冬眠与迁徙》 教案第1页
    1.4 《冬眠与迁徙》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科学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 难 点,器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冬眠与迁徙》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从生活中大雁迁徙现象作为切入点,说明动物存在迁徙和冬眠现象。通过探究哪些动物会冬眠、迁徙,在探究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得出动物迁徙或冬眠的原因,由此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建立知识联系,让学生知道动物通过迁徙、冬眠等方式适应季节变化。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大雁迁徙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大雁为什么在秋天飞往南方;借助任务卡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为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动物过冬时的状态,了解它们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知道什么是冬眠;指导学生观察角马等动物在不同季节的行为改变,猜测它们在做什么,知道什么迁徙。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搜集资料了解不迁徙也不冬眠的动物怎样过冬。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通过对比能够获取更加全面地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有很大提升,对科学探究能够表现出积极的探究欲望,并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冬眠与迁徙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生对冬眠与迁徙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还不了解动物冬眠与迁徙的原因,以及这些现象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动物通过迁徙、冬眠等方式适应季节变化。


    2.知道动物迁徙、冬眠的原因。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解释动物迁徙或冬眠的原因。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 难 点】


    探究动物冬眠与迁徙的原因。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动物过冬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等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题《冬眠与迁徙》


    2. 谜语“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半天空里飞呀飞。”


    教师提问:你能猜出谜底吗?它为什么秋天走了春天回呢?


    师生交流讨论。


    3.角马迁徙视频。


    大麻哈鱼洄游视频。


    教师: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板书:迁徙和冬眠。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1.冬天来了,我们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人们为度过冬天采取的措施。


    学生看图回答:穿棉衣、戴手套、戴帽子。还会用暖气。


    2.动物没有人类过冬的用具,它们怎么过冬呢?


    松鼠、青蛙、刺猬图片。


    教师提问学生:这些动物是怎样度过冬季的?


    学生回答。


    3.资料卡。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卡,了解动物冬眠时身体的变化。


    冬眠的概念。


    教师出示:青蛙、刺猬等动物冬天缩进洞里,蜷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4.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了解的其他冬眠的动物。


    5.学生汇报。


    6.其他冬眠动物


    教师讲解更多冬眠的动物:蛇一般就在干燥向阳的洞穴、树洞或岩石缝隙中冬眠。在冬眠期,蛇类在会一个布置好的栖身之处成群的蜷缩着身子,把自己盘成盘,头在中间,尾巴在外圈。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熊冬眠的洞穴一般选在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冬眠时间可持续4~5个月。蝙蝠一到冬天,就躲到岩洞和树洞里去睡觉了。它用爪子钩住物体,飞膜裹住身躯,倒挂着头,一动也不动。鲤鱼常常在河水底部过冬,几十尾到成百尾群集在水底的洼处围成一圈,头和头密密地紧挨在一起,呼吸迟钝,鳃盖活动得非常缓慢,体温可下降到1摄氏度,直到春天才“复苏”散去。


    活动二:它们在做什么?


    1.观察图片中动物在做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讲解:在非洲草原动物大迁徙的巨大队伍中,角马以绝对数量优势成为主角,是大迁徙的代表性物种。为了寻找新鲜的草料,角马离开非洲中部和东南部的广阔草原,每天走48千米,成群结队地向西迁徙去寻找食物。当西部地区的草叶干枯,角马群又会回到出发地继续生活。每当秋季来临,北方的气温逐渐降低,以大雁为代表的候鸟无法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可觅取的食物也急剧减少。为了生存的需要,它们就要成群结队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等到北方气温回升,大雁又会不远万里飞回北方来生活。到了繁殖的时节,成群的大麻哈鱼不惧千辛万苦、长途跋涉逆流而上回到故乡进行产卵,完成繁殖。小大麻哈鱼孵出后,就离开它们的故乡游到大海中生存。大麻哈鱼就这样在淡水中出生,然后到海洋中长大,成年后再溯洄游重返故乡生殖后代,完成生命周期的轮回。


    2.资料卡。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大麻哈鱼的迁徙。


    迁徙的概念。


    师生总结:角马、大雁、大麻哈鱼等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活动三:动物为什么迁徙和冬眠


    1.学生讨论动物迁徙和冬眠的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动物迁徙和冬眠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班级展示。


    师生共同小结:动物迁徙是因为:季节变化、觅食、繁殖等原因。动物冬眠是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冬眠和迁徙是在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四、拓展活动:不迁徙也不冬眠的动物怎样过冬?


    1.出示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拓展活动


    不迁徙也不冬眠的动物怎样过冬。


    3.山羊、松鼠的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以山羊和松鼠为例思考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板书设计】


    冬眠与迁徙





    环境变化


    冬眠


    动物 适应环境的变化


    迁徙





    【记录表】


    相关教案

    科学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