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8-2019学年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题 解析版第1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题 解析版第2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题 解析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2019学年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

    
    2018-2019学年度高二级下学期第1次质检地理试题
    出题人:丘明慧 审题人:张宏荣 2019.3
    温馨提示:从易到难、认真审题、把握节奏、沉稳作答
    一.选择题(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
    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
    【详解】从图中资料可见等高距为50米,甲地与丁地都靠近550米和650米之间的这条等高线,从等高线的弯曲可以说明两处靠近山脊附近,地形起伏较大,影响猎人视线,在山顶与乙地之间有个山脊阻挡看不到乙地,因此只有丙地与山顶之间没有地形起伏变化,可以看到猎物。综上所述,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
    B. 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
    C. 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
    D. 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答案】B
    【解析】
    两图图幅面积虽相差2倍,但甲图(长江三角洲)表示的实际范围远小于乙图(日本),故反映比例尺较乙图大,A错误;乙图比例尺较小,则表示的实际内容较简略,B正确;结合图示①②城市和③④城市跨经纬度比较,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近,C错误;结合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城市在④城市的西南方向,B错误。
    3.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就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大数据准确地估算出了震中附近的人口总数: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2.1万,50公里范围内约6.3万,100公里范围内约30万。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 )
    A. GPS  GIS B. GIS RS
    C. GPS RS D. GPRS  RS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信息地理技术。
    【详解】定位区域是GPS,分析数据获取结果是GIS的功能,A正确。
    【点睛】RS侧重遥远的感知,采集并提供数据,用于动态追踪调查;GIS是数据处理系统,具有分析功能;GPS是定位导航系统。
    4.对超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一般采用( )
    A. GIS B. RS C. GPS D. VR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详解】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要监测地面沉降需要获得高程信息,可通过GPS技术.C正确。
    【点睛】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军事、交通以及旅游、探险等方面.
    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5. 图甲中 a 点与图乙中 b点相比较,一年中开始结冰时间的早晚和造成差异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A. a 晚于 b最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 B. a 晚于 b 最主要原因是洋流
    C. a 早于 b最主要原因是洋流 D. a 早于 b最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
    6. 对图乙中①③附近海区海底地形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广阔,③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小
    B. ①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广阔,③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
    C. ①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③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广阔
    D. ①③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
    【答案】5. A 6.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和地形地貌及其成因 。
    【5题详解】
    同纬度地区,海陆差异和大气环流对气温影响最大,二者都受大陆气团的影响,但 b点在哈德孙湾里面,由于周围都是陆地,受陆地影响较大,a 在海洋里面,b 结冰时间比a 早。A正确。
    【6题详解】
    ①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有海沟,大陆架比较小;③处位于美洲板块内部,靠海边,大陆架宽广 。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完成下列各题。

    7. 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
    A. 滩涂→盐荒地→旱地 B. 盐荒地→滩涂→旱地
    C. 旱地→盐荒地→滩涂 D. 林草地→旱地→滩涂
    8. 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7. A 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
    【7题详解】
    图示三角洲向海洋推进,则滩涂可不断被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由滩涂转变为盐荒地,再转变为耕作条件较好的旱地。A正确。
    【8题详解】
    该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说明河流含沙量较高。已开垦的三角洲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和林草地,说明该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尼罗河三角洲很难发育有林草地。因此该地区最可能位于丙地,丙地是黄河三角洲。图中甲为尼罗河三角洲,乙为恒河三角洲,丁为长江三角洲。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大
    D. 河道淤积
    10.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9. B 10. C 11. D
    【解析】
    【分析】
    1.审题干:(1)山地森林植被得以恢复。(2)河流径流量发生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了。
    2.析图表
    【9题详解】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之后,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减少,从而使更多的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A错,B正确;材料不能表示降水变率增大,C错;河道淤积不是径流波动剧烈的结果,D错。故选B。
    【10题详解】
    植被恢复后,该地的降水量不受影响,①错;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②错,④正确;蒸发(腾)量增加,③正确。③④正确。故选C。
    【11题详解】
    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AB错;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C错,D正确。故选D。
    【点睛】该组试题由文字材料和图片构成,以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教材中“水循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的迁移应用,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植被破坏,将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少,蒸发和蒸腾减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充足 B. 水源充足
    C. 降水丰富 D. 光照充足
    13. 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A. 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 ①②种草、③种树
    C. ①种树、②③种草
    D. 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答案】12. B 13. C
    【解析】
    试题分析:
    【12题详解】
    图示主要是荒漠地区,水源短缺,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水源充足,B对。 热量、光照充足,不是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条件,A、D错。图示降水量线表示,区域降水少,C错。
    【13题详解】
    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①种树、②③种草,C对。①降水量在400mm以上,水源较充足,适宜森林生长。森林耗水量大,②③④降水量少,种树会加重水源短缺的情况,A、B错。④属于干旱区,种草也难以成活,D错。
    【考点定位】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不同区域治理沙漠化的措施。
    【名师点睛】对于干旱地区,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也是水源。治理荒漠化问题,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意人措施。严重缺水地区不适宜造林,因为森林的耗水量大,会加重区域缺水的情况。
    2009年6月1日,总部位于底特律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向法庭正式申请破产保护。2016年10月7日,我国福耀集团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在美国俄亥俄州正式竣工投产,为美国本土的汽车厂商提供玻璃产品。华尔街日报称福耀重振美国“铁锈地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通用汽车2014年申请破产保护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 汽车零部件基础原材料供应不足
    B. 人口严重老龄化,劳动力成本过高
    C. 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D. 产业规模不断缩小,忽视消费者汽车产品需求变化
    15. 福耀集团在美国五大湖附近的“铁锈地带”建立新的生产基地,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 投资环境 B. 市场需求 C. 基础设施 D. 原料价格
    16. 福耀玻璃发布半年报, 2017年上半年福耀玻璃实现营业收入87.14亿元, 同比增长14.89%,但福耀集团美国子公司亏损超千万美元,其主要因素可能是
    A. 企业缴纳关税费高 B.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C. 土地和能源成本 D. 研发薪酬费用比重大
    【答案】14. C 15. B 16. C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4题详解】
    规模过大,产业结构老化,产品失去竞争力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是通用汽车衰落的重要原因。故C正确。底特律作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汽车零部件基础原材料供应充足,故A错误。B不是破产的主要原因。D答案中规模缩小错误。
    【15题详解】
    从材料中看“铁锈地带”主要指底特律,作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当地对汽车玻璃的需求量大,故B正确。
    【16题详解】
    福耀集团为了适应美国市场而投入巨额的研发薪酬费用,D正确。到美国建厂,在美国销售,无需缴纳关税;美国基础设施完善,土地和能源成本并不比中国高,故A、B、C错误。
    在 2017 年 3 月 18 日这一天午后,丹麦风力发电量为 3551 兆瓦,而当时丹麦全国的电力需求为 3452 兆瓦风也比例超过了 100.%,多余的电力向挪威、瑞典出口。丹麦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完整的风电产业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推测丹麦大规模发展风电产业的原因是( )
    ①风力资源丰富 ②风力发电成本低于常规能源 
    ③常规能源储量不足 ④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资源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 丹麦利用风力发电,风机的受风面多朝向(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答案】17. A 18. B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和能源资源的开发.
    【17题详解】
    丹麦成为“风电王国”,丹麦位于盛行西风带内,风力稳定.该国位于大陆西岸,距海近,地势低平,所以风能资源丰富,①正确,风力发电成本较高,②不正确.该国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缺乏,但是经济发达且增长快,能源需求大,③正确.该国风电技术先进,风机制造业发达.再有政府扶持,全民参与等因素影响,最终发展成风电王国,④正确.A正确。
    【18题详解】
    丹麦位于北半球盛行西风带内,多西南风,风机的受风面多朝向西南方向。B正确。
    【点睛】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19.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巨大 ,主妥生活在 50°S 以南、比较寒冷的环南极海域,产卵月份多为 l~3 月。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 ,是许多 经济鱼类、海豹、须鲸的重要食物来源,也走渔业的捕捞对象。有研究表明,尽管,人类对南极开发力度加大,但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艳。南极磷虾和11群数量不减反增 ,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南极磷虾繁殖 B. 人类捕杀极地生物使其天敌减少
    C. 海冰融化拓宽了南极磷虾生存空间 D. 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人类对须鲸等海洋生物的捕杀,使磷虾天敌减少,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故 B 正确。全球变暖使南极海冰明显消退,冰期缩短,冰层变薄。冬季,海冰可以为南极磷虾提 供觅食栖息和躲避敌害的场所。海冰的减少不利于南极磷虾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故 A、C 不 正确。南极海域人类活动强度较小,排放的污染物较少,且南极海域水量巨大,水体自净能 力强,目前未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故 D 不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 纳米比亚
    A. 位于非洲的西南部沿海,濒临印度洋
    B.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河流稀少
    C. 近海海水上升补偿是渔场的主要成因
    D. 荒漠在成因上与新疆荒漠相同
    21. 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A. 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
    B. 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C. 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
    D. 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
    22. 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
    ①抵御烈日暴晒 ②防止疾病传播 ③夜间保持体温 ④防止蚊虫叮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0. C 21. C 22.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题详解】
    读图,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西部濒临大西洋,故A错误;纳米比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和西部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全年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故B错误,近海海水上升补偿流,是渔场的主要成因,C正确;新疆荒漠的成因:深居内陆,距海洋遥远,水汽难以到达;纳米比亚荒漠的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寒流的影响,故D错误
    【21题详解】
    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对。沙漠地区,无河流,沿岸附近土壤贫瘠,AB错。沿岸寒流降温,使空气湿度较大,C对。光照充足,蒸发量大,缺乏水分,植物光合作用弱,D错。
    【22题详解】
    该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辛巴族人涂抹红土可以抵御烈日暴晒,①对;涂抹红土对防止疾病传播作用不大,②错误;涂抹红土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利于夜间保持体温,③对;涂抹红土减少暴露在外的皮肤,可以防止蚊虫叮咬,④对,故该题选C。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鸟取沙丘位于日本鸟取县东部沿海(如下图所示),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 2 公里。 沙丘中有巨大的凹地,有时充盈淡水,一簇簇不知名的植物顽强生长着,形成片片“迷你绿洲”。 随着日本政府的重视,人们开始保护“沙丘”,需要每年整治除去“迷你绿洲”。
    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23. 与鸟取沙丘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 C. 海水沉积 D. 流水沉积
    24. “迷你绿洲”的出现可以
    A. 降低风速进而减轻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 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出现沙暴
    C. 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 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25. 被整治除去的“迷你绿洲”,其再次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答案】23. C 24. A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鸟取沙丘属于海岸沙丘,其形成主要是受海水沉积和风力搬运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
    【24题详解】
    “迷你绿洲”为地表植被,其拦截了风沙流中的沙尘,进而减少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A对;植被出现产生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风沙流的携沙能力,增加风沙堆积,不易形成沙暴,BCD错。故选A。
    【25题详解】
    由题可知,鸟取沙丘中的植被最可能为草地。鸟取沙丘位于日本西海岸,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降雪量大,且纬度较低,随着水分条件改善,被整治除去的“迷你绿洲”可能于冬季开始恢复。故选D。
    “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 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A. 生育率较低 B. 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C. 年龄结构失衡 D. “养儿防老”的思想
    27. 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A. 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 适度调整生育政策
    C. 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D. 加强胎儿性别选择
    【答案】26. C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有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以及尤其是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说明还有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因素等原因造成,不包括年龄结构失衡,C符合题意,故选C。
    【27题详解】
    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应促进城乡人口流动,A错误;适度调整生育政策,B正确;促进城市化发展,C错误;严格禁止胎儿性别选择,D错误。故选B。
    鄂尔多斯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产销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为完善、营销网络最为成熟、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行业领军企业,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达到1 000万件以上,占全国的40%和世界的30%以上。下面左图示意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变动,下右图为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据上面左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是
    A. 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B.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下降
    C. 目前第二产业比重小于第三产业 D. 第一产业比重变化幅度大于第三产业
    29. 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A. 靠近黄河,水运便利 B. 劳动力丰富
    C. 本地市场广阔 D. 靠近原料产地
    【答案】28. D 29. D
    【解析】
    【2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坐标系图的判读,本图判读主要遵循以下步骤:
    1、先在三角形三个边的外围沿数值从小到大画3条箭头
    2、从图内所要判断的点开始分别做三条箭头的平行线,且方向与箭头相同,并与三角形的边相交
    3、读取平行线与三个边交点的数值。
    经过判读可知1980年鄂尔多斯第一产业占比近45%,第二产业占比30%,第三产业占比近25%。而2015年鄂尔多斯第一产业占比5%,第二产业占比55%,第三产业占比40%。通过对两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且第一产业下降了近40%,第三产业上升了15%,所以第一产业比重变化幅度大于第三产业,故D正确。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5%,A错误。图中只有产业所占总产业的比重这一数据,缺少产业总值而无法计算产值因此B错误。目前第二产业占比55%第三产业占比40%,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C错误。故选择D。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羊绒产业是比较典型的原料导向性产业,它以羊毛、羊绒为依托建厂,因此应布局在靠近畜牧业区的位置。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以草原为主,畜牧业发达羊绒制品生产历史悠久,因此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靠近原料产地,D正确。鄂尔多斯虽距离黄河不远,但这里已经属于黄河的中游地区,水量较少落差较大不适合水运,A错误。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地广人稀劳动力并不丰富,且现代羊绒制品生产主要依赖机器,不需要大量劳动力,B错误。当地人口少对羊绒衫的消费能力不足,因此不是主要市场,C错误。故选择D。
    塞罕坝海拔 1010 一 1940 米。上世纪 60 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 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 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31. 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 风力较大, 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2. 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减轻风沙危害
    C.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 减缓变暖趋势
    【答案】30. C 31. A 32. B
    【解析】
    【30题详解】
    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C对,A错。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植被,B错。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D错。
    【31题详解】
    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对。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光照、昼夜温差不是影响造林的主要因素,C错。南坡是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 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
    【32题详解】
    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B对。不能使京津地区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涵养水源,是水源林主 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C错。减缓变暖趋势是全球性作用,不是对京津地区主要作用,D错。
    点睛: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减轻风沙危害。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耕地上,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复种指数变化统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3. 图示省份可能是( )
    A. 黑 B. 苏 C. 藏 D. 琼
    34. 导致该地图示时间内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长期延长 B. 全球气候变暖 C. 城乡收入差距大 D. 农业技术进步
    35. 复种指数的降低带来( )
    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活强度增加
    C. 土地集约利用 D. 农村人地压力增大
    【答案】33. B 34. C 35. A
    【解析】
    【3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察中国不同地区的积温与复种指数之间的关系。复种指数越高,说明该地区年均气温越高,而年均气温越低,复种指数也越低。中国复种指数由南往北依次递减,图中的复种指数大多在150﹪,即一年二熟,。华中区、西南区地属于亚热带地区,作物一年两熟,江苏符合题意,B正确;黑龙江和青藏地区,复种指数较低,应该一年一熟,AC错误;海南属于热带,应该一年三熟,D错误。故答案选B项。
    【34题详解】
    江苏属于亚热带地区,生长期没有明显的变化A错。全球气候变暖,该地的复种指数应该增加,B错误;江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较大,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从而导致,农业地位下降,C对;农业技术的进步不会影响区域的复种指数,D错误。故答案选C项。
    【35题详解】
    复种指数降低,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降低土地的利用率,从而导致土地不能有效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A正确。
    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36. 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 空气质量①④两处最差 B. a处的气温比b处低
    C. ②③处有逆温现象发生 D. 江面以下沉气流为主
    37. 据图推断,该日图示河谷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夜雨 B. 雾霾 C. 冻害 D. 洪涝
    【答案】36. C 37. D
    【解析】
    【分析】
    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了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36题详解】
    图中地形为谷地,气流不易扩散,易堆积在谷地中,空气质量较差,而山顶流动性好,排除A;根据对流层的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排除B;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冬季,水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温度高,在江面上,气流上升为主,排除D;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气温的倒置现象。或者冬季冷空气重,一沉谷底,造成下冷上热的现象,形成地形逆温。图中②、③等温线凸向地面,说明冷空气下移。C正确。
    【37题详解】
    材料和图中信息告知,由于江面的气流上升为主,可以形成降水,排除A;由于谷地,气流不通畅,污染物易堆积,排除B;冬季,我国易受冬季风的影响,形成低温冷害等天气,排除D;冬季,我国降水量少,河流水量少,不易形成洪涝,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016年我国在贵州黔南成功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其直径达500米。FAST台址位于贵州黔南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附近5公里范围没有任何乡镇,25公里范围内只有一个小县城,是科学家观测宇宙的理想之地。
    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38. 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是( )
    A.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口 B. 石灰岩溶洞坍塌形成的天坑
    C. 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盆 D. 古代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
    39. 大窝凼的地形对FAST工程建设最为有利的影响是( )
    A. 土石工程量小 B. 地质条件稳定
    C. 不易受洪水威胁 D. 便于设备的安装运行
    40. 我国FAST台址选择在贵州黔南大窝凼建设,主要是因为这里( )
    A. 海拔较高,大气稀薄 B. 太阳活动干扰小
    C. 降水少,晴天多 D. 人为电磁干扰小
    【答案】38. B 39. A 40. D
    【解析】
    本题以我国天文观测的宏伟工程射电望远镜FAST的景观图为例,考查了工程选址的的区位条件,区域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侧重了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
    【38题详解】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为石灰岩经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与暗河,地表坍塌,形成洼地,B项正确。该地石灰岩地貌广布,岩浆活动应形成岩浆岩,A错;断层处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C错;冰川侵蚀分布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此地并无冰川活动,D错,正确答案为B。
    【39题详解】
    洼地地形有利于射电望远镜建设,土石的开挖和填埋工程量小,A正确;地质条件稳定是大型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并非最有利的影响,B项错误;此地并无河流流经,无洪水威胁,C项错;该地为喀斯特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设备安装困难较大,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
    【40题详解】
    贵州地处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大气干扰较少,但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并非大气稀薄,A、C项不准确;太阳活动的干扰情况主要与太阳活动出现的周期和强弱有关,B项错;选择大窝凼洼地修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广人稀,城镇少,人为干扰少,为收集电磁波提供了稳定的环境,D项正确。
    二.综合题(2大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丘陵区,土壤以花岗岩性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中心,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1)简述闽东南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年内变化特征。
    (2)分析闽东南7月份降雨侵蚀力较5-6月份低的原因。
    (3)指出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答案】(1)关系 :闽东南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大小呈正相关。
    年内变化特征 :①两者年内变化较大 ,季节分配不均匀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②随时间均呈双峰变化规律(或呈 M型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5-8月份。
    (2)5-6月份,东南季风逐渐增强,锋面雨带北移,闽东南进入雨季,降雨量大、时间长且强度大,导致降雨侵蚀力增大;7月份,锋面雨带北移,闽东南受副热带高气压脊控制,降雨量减少,降雨侵蚀力随之减小。
    (3)闽东南多山区 ,地形崎岖 ,坡度陡 ;降雨量大且集中 ,降雨侵蚀力强 ;不 合理开发山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 ;土层薄 ,土质疏松 ,土壤极易遭受侵蚀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答对任三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
    【详解】(1) 月降雨侵蚀力与月降雨量密切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闽东南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闽东南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春夏之际,由于受东南季风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影响,降雨丰沛,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8月份,随着台风的到来,降水量又大幅度回升,其它月份雨量较少,降雨侵蚀力也降低。
    (2)6月份,东南季风逐渐增强,锋面雨带北移,闽东南进入雨季,降雨量大、时间长且强度大,导致降雨侵蚀力增大;7月份,锋面雨带北移,闽东南受副热带高气压脊控制,降雨量减少,降雨侵蚀力随之减小。
    (3)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多在山区,地貌多在陡坡,气候是多暴雨,或降雨时间长。人为因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从而产生或加剧水土流失。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尔代夫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国土主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于首都马累,岛间交通依赖船只。2018年8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首都马累岛--机场岛的跨海大桥正式开通,开创了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条件下特大型桥梁建设的先河。马尔代夫总统说:“大桥的建成将改变马尔代夫的社会经济格局”。下图为“马累岛--机场岛的跨海大桥位置和景观图”。

    (1)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该国开始发展蔬菜业,简析马累岛上发展蔬菜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2)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对跨海大桥建设的不利影响。  
    (3)根据材料说明“大桥建成改变了马尔代夫的社会经济格局”。
    【答案】(1)耕地面积小;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岛屿面积小,地表径流少,且石灰质岩石不利于储水,岛上缺少淡水,灌溉水源不足;当地人种菜历史短,种植经验缺乏。
    (2)气候湿热,施工人员易中暑、晒伤;雨季长,施工困难;海上施工,水深、风浪大,安全隐患多;海水对建材腐蚀性强;珊瑚礁地质不稳,对技术要求高。
    (3)大桥建成完善了交通网络,提高了运输效率;有效缓解了马累岛居住和交通拥堵的状况;促进岛间人口和产业的转移;有助于马尔代夫中心城市空间的扩展(任3点)
    【解析】
    【详解】(1)马累岛上发展蔬菜种植业的不利条件主要结合当地环境从自然及社会两方面分析。自然方面:岛上耕地面积小;国土主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岛屿面积小,地表径流少,且石灰质岩石不利于储水,岛上缺少淡水,灌溉水源不足。社会方面:当地人种菜历史短,种植经验缺乏。
    (2)由上题可知,马累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气温高,雨季长,施工难度大;马累岛到机场岛之间有跨海区域,海水流动性强,风浪大,安全隐患多;同时海水对建材的腐蚀性强;这些岛屿是珊瑚岛屿,珊瑚礁易破碎,地质不稳定,建设大桥对技术要求高。
    (3)跨海大桥建成的社会经济意义有完善了交通网络,使两岛间的运输方式多元化,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加强了两岛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两岛间的人口及产业转移等有助于马尔代夫中心城市空间的扩展。
    【点睛】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