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集训提升练三十古代诗歌鉴赏(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古代诗歌鉴赏(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①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注】①长庆二年(822)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政事之余,他喜欢到寺里听听高僧讲经。这首诗便是写他与“诸客”听讲归来时的感受。②桡(ráo):船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颔联写诗人归路所见。一个“重”字写出了饱含雨水的卢橘沉重而低垂。卢橘硕果累累,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B.第四句写棕榈树高叶大,雨后清风,阔叶颤动,似乎树叶也感到了水风的清爽。一个“风”字透出诗人无限的快感。
C.“烟波淡荡摇空碧”,写在宽阔的湖面上,轻轻寒烟似有似无,碧波共长天一色。“淡荡”二字写出清爽闲适之情。
D.尾联中前一句“到岸请君回首望”照应诗题中的“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后—句“蓬莱宫在海中央”表达了对蓬莱仙境的无限憧憬。
【解析】选D。“表达了对蓬莱仙境的无限憧憬”错,应是表达了对孤山寺秀丽风景的赞美之情,诗人是将孤山寺秀丽的风景比作蓬莱仙境。
2.本诗首联写景先后多次转换镜头,层次分明效果显著。请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写景诗句的赏析能力。考生要注意先从诗句所写景物来分析,然后概括景物的特点,最后说明景物给诗人内心的感受。根据理解本诗首联先是写全景:波光漪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归”。景物特点: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西湖晚归”画面。内心感受: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
参考答案:本诗首联先是写全景:波光漪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2分)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归”。 (2分)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西湖晚归”画面,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牧 童 词①
张 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都不敢把牛放出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C.“还鼓长鞭三四声”用“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结尾借放牛娃之口,点明全诗主旨。
【解析】选C。C项,“‘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分析错误,这句诗的意思是牧童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怕牛儿相斗,“鼓长鞭”是对牛的警告。
2.这首诗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紧扣尾联,联系注解,先理解句意,然后思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等,进一步思考尾联在抒情上的作用。牛本自在食草,牧童却担心牛被官家割牛角,一自在一忧虑对比,用了北魏拓跋辉生截牛角的典故,借古讽今,写出封建剥削的残酷,百姓的忧怕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答案:①运用了用典、反衬的手法:诗的前八句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结尾两句用典,写牧童之忧,与上文形成了反衬。②结尾两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写出了人民对官府的畏惧,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农家命运的担忧、同情。
三、(2019·合肥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 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桹①?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②。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①鸣桹:也作“鸣榔”,渔人捕鱼时用长木板敲击船舷,发岀的声音。②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潇湘:湘水之神。
1.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前两句化静为动,“辗”和“隐”二字给人以动感,描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象。
B.“何处鸣桹”以动衬静,运用“鸣桹”之声衬托此时之寂静,表现秋江月夜的幽静之美。
C.“山河影转”意境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写出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D.结尾三句从前文写秋江月夜迷人的景色转到写词人对中原沦陷、江山易主而发的感慨。
【解析】选C。“山河影转”含蓄地写出了中原沦陷、江山易主之感,没有体现“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2.全词是如何扣住“月”而展开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总写澄江、水映长空的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雄伟壮景;(2分)再写作者凭栏赏月的情态和秋月照耀下的江乡美景;(2分)最后写作者赏月的想象和感受,景色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家国兴亡之感。(2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吴 潜【注】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注】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此词应为吴潜前往福建途经南昌时所作。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万里西风”三句颇有气势,写出了词人登临滕王高阁时的兴致。
B.“秋渐紧”,“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暮雨”,突出了凄怆之感。
C.“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立之久,又暗含前途未卜之意。
D.“正槛外”三句,写凭栏所见壮观之景,也表现了词人心潮的激荡。
【解析】选C。原句中并没有体现“伫立之久”。
2.解释“乾坤虽大愁难着 ”一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说说本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鉴赏评价诗词的思想感情。“乾坤虽大愁难着”一句中“着”是动词,是“安放、放置”的意思,主语是愁,本句是说作者的愁绪无处安放。“说说本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实就是问作者的“愁”的内容是什么,可以结合上下文分析诗歌情感,“岁月无多人易老”表现时光易逝和年华老去的悲慨,“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表现壮志难酬的愁绪。
参考答案:“着”的意思是安放、放置,(2分)本句表达世间虽大,但是作者的愁绪却无处安放,(2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悲慨和壮志难酬的愁绪、痛苦之情。(2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词作,完成1、2题。(9分)
临 江 仙
杨 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是一首咏史词,开篇便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气势恢宏,词境壮阔,有豪放之风。
B.在上阕之中,作者采用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长江”“青山”“夕阳”“秋月”“春风”等意象都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C.下阕的“惯”字让读者感到作者的孤独:他似乎习惯了这里的秋去春来,就连与偶尔来访的好友喝壶浊酒、交谈就已经很满足了。
D.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者感受到苍凉悲壮的同时,也能在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中品悟到词中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解析】选B。B项,“秋月”“春风”是下阕的意象。
2.请简要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以及阐述的哲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情感:①喜悦与痛快。作者面对滚滚长江,巍巍高山与隐士高人把酒畅谈,纵论古今自有一番愉悦与畅快。②豪迈与悲凉。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的豪迈,也有自己功业未就的悲凉与失落。③淡泊与洒脱。作者借江渚上白发渔樵惯看秋月春风,笑谈英雄往事,表达了自己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3分)
哲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任它惊涛骇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3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江 南 柳
张 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1.下列各项对该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前两句通过“隋堤”展示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波急”与“路尘轻”分写水陆行程,暗示离别图景,寄有依依别情。
B.第三句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概括性极强,几乎将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
C.上阕末句“何况”二字巧设疑问,突出“自关情”——即个人眼前的离别情事。质疑之中,一语双关,寓意深刻。同时带出下片所写离后相思之情景。
D.此词表现抒情主人公送别之忧愁苦伤及别后郁郁离思的内心情感。没有刻意作苦语,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的别情,有烘云托月之妙,将一己别情写得非常充分。
【解析】选C。“何况”构成递进或者层进关系,没有双关。
2.请赏析下阕中“重”“亭亭”表达的具体的内心感受及其表达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重”:用在“倚望”前,表明先已望过,上阕“隋堤远”数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此时是送者抬头望新月,表现了送行者依依惜别心系行人的内心情感,一个“重”字从动作频率方面增强了对送者内心情感的表现力;(3分)②“亭亭”:因“重倚望”而生成一个美好的向往:“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这里“亭亭”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极尽委婉含蓄、生动形象、亲切感人之艺术效果。(3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题老学庵壁【注】
陆 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宋朝的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却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充满生活气息。
【解析】选C。“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分析错误,“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国土沦丧,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而没有愁叹,诗人为此而感到愤懑。
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诗歌首联和尾联来看,诗人生活窘迫,心生忧愁;②从诗歌颈联来看,诗人年事已高,晚上本来就睡不好觉;③从诗歌颈联和注释来看,当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无所作为,百姓只有高兴而无愁叹,诗人为此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