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第二课时 认识除法(1)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第三课时 认识除法(2)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第五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第六课时 活动课---提问题并解答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第七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五 表内除法(一)认识除法获奖第四课时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2页、43页,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比较熟练地计算乘法, 能根据具体事例写出除法算式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中选择学生喜欢的金鱼做素材,设计了一乘一除两个问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索、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和除法的联系,明白什么样的问题用乘法,什么样的问题用除法,为进一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用乘法口诀也可以计算相应的除法,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口诀不仅能计算乘法,也可以用来计算除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的好朋友“大头蛙”来看大家了,它想先跟大家做个小游戏,它出口诀,你们说乘法算式,希望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抢答哦!
(课件出示口诀图片)
四六二十四
二三得六
三六十八
三五十五
(学生根据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抢答)
师:“大头蛙”出的题目小朋友们都这么快就答出来了,它有些不服气了,它想跟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计算的速度更快
8÷2=
4×2=
□□□□ □□□□
3×4=
12÷3=
●●● ●●● ●●● ●●●
20÷4=
4×5=
△△△△ △△△△ △△△△ △△△△ △△△△
师:小朋友们真棒,“大头蛙”非常佩服你们,下面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和“大头蛙”计算的题目有什么联系?
(学生观察、讨论)
生:我们算的都是除法,“大头蛙”算的都是乘法,每一组的算式都是由相同的三个数组成的……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对,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探索它们的意义和联系。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一个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大头蛙””,围绕这一情境设计了两个形式的复习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师:小朋友们,“大头蛙”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美丽可爱的小金鱼,你们来数一数,这些鱼有几种?一共有多少条?
生:有3种鱼,每种有5条,一共有15条。
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生:3×5=15(条)
师:小朋友们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呢?
生:三五十五。
师:把这15条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你想怎么放?每个鱼缸放几条?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5÷3=5(条)每个鱼缸放5条。
师:这个除法算式和哪句乘法口诀有关,可以用哪句口诀计算?
生:三五十五。
师:再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把这15条金鱼每5条放入一个鱼缸,需要几个鱼缸?这个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15÷5=3(个)解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他们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实践新知,拓展练习
1. 教材“试一试”。
2. 教材“练一练”第1题。
3. 看图列式,用口诀计算。
2×5=10 ÷5= ÷2= 口诀:________________
4. 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图示
乘法算式
除法算式(1)
除法算式(2)
乘法口诀
★★★ ★★★ ★★★
★★★ ★★★
○○ ○○ ○○ ○○
○○ ○○
۞۞۞ ۞۞۞
◇◇◇◇◇ ◇◇◇◇◇
答案:3. 10 2 10 5 二五一十
4.
图示
乘法算式
除法算式(1)
除法算式(2)
乘法口诀
★★★ ★★★ ★★★
★★★ ★★★
3×5=15
15÷5=3
15÷3=5
三五十五
○○ ○○ ○○ ○○
○○ ○○
2×6=12
12÷6=2
12÷2=6
二六十二
۞۞۞ ۞۞۞
3×2=6
6÷3=2
6÷2=3
二三得六
◇◇◇◇◇ ◇◇◇◇◇
4×2=8
8÷2=4
8÷4=2
二四得八
四、达标反馈
1. 填空。
15÷ = 3 ÷2 = 6 3×3 =
÷6 = 1 ÷5 = 4 ×6 = 36
2.
根据上面的图片,列式计算:
×5 = ÷4 = ÷5 =
3.妈妈要在每个果盘里放3个香蕉和1个苹果,一共有15个香蕉,需要几个果盘?需要几个苹果?(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给弟弟和妹妹每人买了3支铅笔,他一共买了几支铅笔?他买铅笔共用去1元2角,每支铅笔多少钱?
答案:1. 5 12 9 6 20 6
2. 4 20 20 5 20 4
3. 15÷3=5(个)
4. 3×2=6(支) 1元2角=12角 12÷6=2(角)
五、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进一步认识了乘法和除法,你发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生1:我发现乘法和除法是密切相关的……
生2:我发现除法也可以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生3:我还能结合事例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的反思回想一节课的收获,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比较稳固的知识表象。】
六、布置作业
1.教材“练一练”第2题、3题。
2. 在 里填上“>、<或=”。
25÷5 1×6 12÷6 18÷9
36÷6 3×3 4×5 3×6
3.动物园有24只猴子,每4只关进一个笼子,需要多少个笼子?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上图3种书共有( )本,每种书有( )本,列出乘法算式为( ),列出除法算式为( )。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
3×5=15(条)
15÷3=5(条)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逆运算
由某种运算的结果,反过来求参与运算的量的运算,称为原来运算的逆运算。例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如18+5=23 23-18=5;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如2×5=10 10÷2=5。
二、资料链接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第四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第四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个性分类,自主建构,巩固练习,强化认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5 面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5 面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已学知识,引入新课,估测计算,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乘除法的关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乘除法的关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