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八 新校服——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
展开8.2 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100、101页,认识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提示
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表示数量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学生对数据的读取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用能够得到的信息来回答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图表中有明显的答案;②数据之间的读取,包括插入和找到图表中数据的关系例如做比较(例如,比较好、最好、最高、最小等)和对数据进行操作(例如,加、减、乘、除)等;③超越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通过数据来进行推断、预测、推理,并回答具体的问题。教学时,应结合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取有用信息,逐步提高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
数据分析的观念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一是,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二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描述;三是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本册主要是通过数据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探究体会以一代多的必要性。如教学以一代二时,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在一格表示1和以一代2的条形图中选择一个进行表示,切身体会在数据比较大时,用以一代多的好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以一代1、以一代2或5等,知道以1代几,要根据具体数据来确定。同时在练习中还注意开放性和灵活性。如让学生自选条形图表示数据,确定不同数据在以一代几的条形图表示;自选数据确定以一代几表示数据等。
统计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又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材的内容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让学生统计本班同学们的生日在几月份;调查班里同学的睡眠时间;统计班里同学的上学的交通方式等等。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更易让学生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教材还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交通工具、喜欢哪个卡通形象等等,了解到大家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体验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特点和作用,会填写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的垂直现象,能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像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
教学难点:理解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课堂活动相关的各种统计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形式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纸、水彩笔。
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直接导入
情境谈话: 上一节对我们班的校服尺码做了统计。那么 全年级同学的校服尺码情况怎样呢?如何统计? 出示课题: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小组收集数据 (1)以班级为单位收集数据并做好记录,整理成统计表 (2)展示活动记录 2小组整理数据观察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下表
四年级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
三、分组合作 讨论解疑 1.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条形统计图 (1)注明条形统计图的标题和制作时间。 (2)确定横轴表示尺码,纵轴表示人数,并进行标注。 (3)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4)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数据较大时,可以用1格表示2个或多个单位。(5)根据数据的大小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6)在直条上表明相应的数据。 2.小组内讨论交流 , 确定1格表示多少单位。 四、展示点评 总结提升 1.一格代表1人,格子不够。 2.一格代表5人,格子够用,比较合适。 小结:(课件出示) 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与一格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确定单位长度,如果1格代表1个单位,格子不够用时,就要根据已知数据综合考虑,让1格代表多个单位。
五、清理过关 挑战自我 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
(三)巩固新知:
看课件,完成练习:(1)图中一个单位长度代表多少吨? (2) (3)哪一年的产量最高?哪年的产量最低? (4) (5)观察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2、5题
设计意图: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达标反馈
1.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 【答案】峨眉山最高,庐山最矮;峨眉山比庐山高1599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 答案:粮食的面积最多,油类的面积最少。
板书设计
认识条形统计图
1格代表多个单位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统计学基础知识
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
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 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
资料链接:
Ⅰ、数据的收集 1、收集数据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时,为了方便统计,可以用字母表示调查的各种类型。) ①问卷调查法:为了获得某个总体的信息,找出与该信息有关的因素,而编制的一些带有问题的问卷调查。 ②媒体调查法:如利用报纸、电话、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 ③民意调查法:如投票选举。 ④实地调查法: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和统计数据。 例1、调查下列问题,选择哪种方法比较恰当。 ①班里谁最适合当班长( ) ②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 ) ③本班同学早上的起床时间( ) ④黄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 ) 2、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的问题;——谁当班长最合适 ②确定调查对象;——全班同学 ③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民主推荐的调查方法 ④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写在纸上,投入推荐箱 ⑤统计整理调查结果;——由一位同学唱票,另一位同学记票(划正字),第三位同学在旁边监督。 ⑥分析数据的记录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收集数据的调查方式 (1)全面调查 定义: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的常见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访问调查法;③电话调查法; 特点: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 定义: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来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方法是抽样调查。 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做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那一部分个体叫做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特点:省时省钱,调查对象涉及面广,容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准确,且样本选取不当,会增大估计总体的误差。 性质: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即样本的选取要恰当,样本容量越大,越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代表性:总体是由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到)(3)实际调查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抽样调查的要求是什么? ①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②样本容量要适当. 例2、„1‟判断下面的调查属于哪一种方式的调查。 ①为了了解七年级(22班)学生的视力情况( 全面调查 ) ②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全面调查 ) ③为了了解全国农民的收支情况( 抽样调查 ) ④灯泡厂为了掌握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情况( 抽样调查 ) „2‟下面的调查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①调查七年级十班学生的视力情况;②调查全国农民的年收入状况; ③调查一批刚出厂的灯泡的寿命;④调查各省市感染禽流感的病例。 „3‟为了了解某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下面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2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抽取的500名学生是样本 D、样本容量是500 „4‟请指出下列哪些抽查的样本缺少代表性: ①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的上网情况; ②从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中,调查市民的法治意识; ③抽查电信部门的家属,了解市民对电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教学精彩片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昨天我们大家整理了我们班校服的尺码情况,完成了一幅条形统计图。谁来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整个四年级校服尺码情况,完成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填制条形统计图,感知以一当二 要想制作全年级的校服尺码情况统计图,应该先做什么工作? 预设:全年级校服尺码情况。 师课件出示四年级各班的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
-----年级-----班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
1、根据几个班的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完成四年级校服尺码统计表。 -------------年级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
2、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一:知道了四年级穿哪种尺码的校服人数最多?哪种校服尺码的人数最少? 预设二:知道了参加统计的一共有多少人? 3、统计的结果你能用条形图来表示吗? 生一定会说能。(课件出示空白统计图,只有10行) 4、尝试完成条形图。 我们来看这张条形图,这叫横轴,表示各种校服的尺码,这是纵轴,单位是人,一格表示几人呢? 讨论后达成一致,一格表示几个人比较合适呢? 完成纵轴数据,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 5、看图回答问题。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穿哪种校服的人数最多?哪种人数最少? 追问:如果格子不够怎么办? 6、小结:制作条形图时,有时因为表示的量的多少的直条的美观、方便,需要把一个表示成几个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碰到更大的数据,我们可以用每格表示5或10,甚至更大的数据。也就是说,一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要根据数量选择合适的一格代表几个单位。(板书:根据统计最大数据合理选择)
数学八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八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精品教学设计,共6页。
小学西师大版第八单元 平均数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西师大版第八单元 平均数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探究新课,课堂小结,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