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948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永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948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永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948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永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云南省永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12月份考试
高一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
B. 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C. 常温下硅的性质活泼,能与氯气、强酸反应
D. 自然界中的硅都是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的
2.实验室欲配制480 mL浓度为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下列操作可以实现的是( )
A. 称量5.3 g 碳酸钠固体溶于480 mL水配制成溶液
B. 称量5.3 g碳酸钠固体溶于水配制成0.5 L溶液
C. 称量5.3 g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溶于水配制成0.5 L溶液
D. 称量5.3 g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溶于0.5 L水配制成溶液
3.对于反应CaH2+2H2O===Ca(OH)2+2H2↑,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氢气只是氧化产物 ②氢气只是还原产物 ③水是氧化剂 ④氢化钙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⑤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A. ①④ B. ②③⑤ C. ① D. ③⑤
4.下列金属中,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的是( )
A. 铜 B. 镁 C. 铁 D. 铝
5.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
A. 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B. 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 都有刺激性气味 D. 常温下都是气体
6.某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Z。已知Bn-、Am+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则A元素的原子序数用Z、n、m来表示,应为( )
A.Z+n-m B.Z-n+m C.Z-n-m D.Z+m+n
7.刚玉(主要成分是Al2O3)是人造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原料。现用废铝屑、废酸液和废碱液来生产刚玉。为达到最大生产效率,安排生产时,废铝屑分别与废酸液作用和废碱液作用的质量比为(
A. 1∶1 B. 1∶2 C. 1∶3 D. 3∶1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 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
D. 向饱和FeCl3溶液中缓慢滴加稀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9.将2.3 g金属钠放入100 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00% B.×100%
C.×100% D.×100%
10.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aCl2===Ca2++Cl2 B. Na2SO4=== Na++
C. HNO3=== H++ D. NaHCO3===Na++H++
11.对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质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 B. 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C. 1 L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 D. 100 g溶剂里所含溶质的质量
12.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
A. 硫酸钠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 硝酸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 氢氧化镁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 三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
13.刻制印刷电路板时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反应为Cu+2Fe3+===2Fe2++Cu2+。根据该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是还原剂 B. Fe3+具有氧化性
C.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 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14.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钾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 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5 mol·L-1 B. 6.25 mol·L-1 C. 7 mol·L-1 D. 6.75 mol·L-1
15.不能用来鉴别氯化铁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试剂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硫氰化钾溶液
C. 氯化钡溶液 D. 稀硫酸
16.下图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碳酸氢钠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 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 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 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1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反应又是分解反应的是( )
A. 盐田里的海水经日光照晒后得到食盐
B. 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C. 混有铁粉的木炭粉经稀硫酸洗涤后得到纯净的木炭粉
D. 泥水经过自然沉降后得到洁净的水
18.城市环保部门为了使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等属于( )
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盐类 D. 非金属
19.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的少量生石灰和石灰石,有如下操作:①加水溶解;②加水煮沸;③过滤;④加稀盐酸;⑤加稀硫酸。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③ B. ④③ C. ⑤③ D. ②③
20.选用1种试剂一次鉴别氯化铝、偏铝酸钠、硝酸银、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盐酸 B. 稀硝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1.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 铜和浓硝酸反应 B. 铜和稀硝酸反应
C. 氧化铜和稀硝酸反应 D. 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22.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 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23.在同温、同压下,有同质量的气体X和Y。已知此时Y的体积大于X的体积,则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是( )
A.MX>MY B.MX<MY C.MX=MY D. 无法确定
24.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2溶于水能导电,因此CO2是电解质
B. KHSO4只有在电流作用下才能电离成K+、H+和SO
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弱
D. AgCl难溶于水,所以AgCl是弱电解质;醋酸铅易溶于水,所以醋酸铅是强电解质
26.设氯原子的质量为ag,12C原子的质量为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C. 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D.n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是
27.取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现黄色,显色的原因是( )
A. 氯化钠受热挥发 B. 氯化钠受热分解
C. 钠离子中电子跃迁 D. 氯离子中电子跃迁
28.对于铵盐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①都溶于水 ②都是白色晶体 ③都有刺激性气味 ④加热后都有氨气放出 ⑤与碱混合后加热都有氨气放出 ⑥都能使石蕊试纸变蓝
A. 全部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4分)
29.已知硫氰(SCN)2为拟卤素,其分子及阴离子的性质与卤素性质相似。完成下列填空:将硫氰化钾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溶液变为红色。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生成的红色溶液分为三等份,进行如下实验(第三份是对照):
①第一份中滴加碘化钾溶液至过量,再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最终水层接近无色,四氯化碳层呈__________色,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水溶液又变为红色,则氧化性Br2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无法确定”) (SCN)2。
②第二份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血红色褪去。完成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含________mol高锰酸钾的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2 mol。
30.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将X与Y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物质Y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Na2S2O3的方案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Na2S+S b.Na2SO3+S
c.SO2+Na2SO4d.Na2SO3+Na2SO4
(6)已知Na2SO3能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24 mL 0.05 mol·L-1的Na2SO3溶液与 20 mL 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恰好反应时,C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1.(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
A.铁 B.铝 C.铂 D.玻璃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B.C.D.E.
32.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采用10.0 g废易拉罐(含90%的Al,还含有少量的Fe、Mg等杂质)制备明矾的实验方案如图1:
(1)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盐酸 b.H2SO4溶液
c.氨水 d.NaOH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B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从溶液C中得到明矾的实验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干燥。如图2所示,蒸发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18.5 g明矾,则明矾的回收率为________。(已知:明矾的摩尔质量为474 g·mol-1)
33.在通常状况下,A为固态单质。根据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A、C、E的化学式:
A.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E的浓溶液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若能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C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但若加入H2O2,则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D 4.D 5.B 6.D 7.C 8.C 9.D 10.C 11.B 12.A 13.C 14.B 15.D 16.C 17.B 18.B 19.B 20.A 21.C 22.A 23.A 24.B 25.C 26.C 27.C 28.C
29.(1) FeCl3+3KSCN===Fe(SCN)3+3KCl
(2)①紫 2Fe3++2I-=== 2Fe2++I2 无法确定
②0.4 2 10 SCN- 16 H+ 2 Mn2+ 5 8 H2O
30.(1)SO2、H2SO3、Na2SO3
(2)1∶2
(3)将Y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变红色
(4)Cu+2H2SO4(浓)CuSO4+2H2O+SO2↑
(5)b
(6)+3
31.(1)3Cu+8H++2NO===3Cu2++4H2O+2NO↑
(2)①CD ②2NO+O2===2NO2
(3)①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 ②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管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
(4)CD
32.(1)d
(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NaHCO3
(4)冷却结晶 蒸发不能使用坩埚,应使用蒸发皿
(5)75%
33.(1)S SO2 H2SO4
(2)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2SO2+O22SO3
(3)能 H2S+H2SO4(浓)==S↓+SO2↑+2H2O 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4)H2O2能把SO2氧化为H2SO4
H2O2+S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