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谷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云南省景谷县民族中学2020-2019学年10月份考试
高一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OH- Na+ B. K+ Mg2+ Cl- Fe2+
C. Ca2+ OH- K+ D. Ba2+ Na+
2.使5.16 g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增重1.96 g,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质量为( )
A. 7.8 g B. 3.9 g C. 3.2 g D. 15.6 g
3.若20 g密度为ρg·cm-3的Ca(NO3)2溶液中含有2 g Ca(NO3)2,则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
4.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 “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 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 该过程中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5.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1 mol H3和1 mol H2具有相同的( )
A. 分子数 B. 原子数 C. 质子数 D. 电子数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总数为NA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B. 任何条件下,20 L 氧气含有的分子数都不可能为NA
C. 在标准状况下,2 g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
D. 物质的量相等的任何气体中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7.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往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往此溶液中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 Br-、I-、Cl- B. Br-、Cl-、I-
C. I-、Br-、Cl- D. Cl-、I-、Br-
8.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能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关于该溶液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B. 一定含有碳酸氢根离子
C. 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D. 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
9.侯氏制碱法制备的工业产物主要是( )
A. 碳酸钠 B. NaOH C. 碳酸氢钠 D. 氯化铵
10.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氮气和一氧化碳
B.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氧气和氮气
C. 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乙烯
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氮气和氧气
1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 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氧化铁
D. 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
12.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B. 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 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D. 难溶物质肯定不是电解质
1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3 B. 4∶3 C. 2∶1 D. 3∶1
1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
A. 氯酸钾溶液 B. 液态氯化氢 C. 氯化钾溶液 D. 固体氯化钠
15.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 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16.用自来水养金鱼时,我们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
A. 利用日光中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 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 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 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17.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2∶3 B. 1∶6∶9 C. 1∶3∶3 D. 1∶3∶6
18.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钙、硫酸钠杂质,下列选用的试剂及加入顺序正确的是( )
A. Na2CO3、BaCl2、HCl B. BaCl2、Na2CO3、H2SO4
C. BaCl2、Na2CO3、HCl D. Ba(NO3)2、Na2CO3、HCl
1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 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
C.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 烟、雾属于胶体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OH-+H+===H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
21.设氯原子的质量为ag,12C原子的质量为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C. 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D.n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是
22.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为蓝色,则该溶液一定是CuSO4溶液
B. 某无色、无味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一定是O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g+
D.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2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熔融和溶解时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B.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对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在此范畴
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D. 在水中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24.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 将250 g 结晶硫酸铜(CuSO4·5H2O)溶解在1 L水中
B. 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 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D. 将10 g 氢氧化钠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
25.某同学欲配制含有大量下列各离子的溶液,其中能实现的是( )
A. K+ H+ OH- B. Na+ Ca2+
C. Na+ H+ Cl- D. Na+ Cu2+ Cl-
26.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氯化钾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水,析出晶体5 g;将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 g水,析出晶体10 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10% B. 15% C. 20% D. 25%
27.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
A. 一定得到电子 B. 一定失去电子
C. 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 以上都不是
28.等物质的量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溶于盛装相同体积的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在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Fe3+、Mg2+、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2∶1∶1 B. 4∶2∶1 C. 1∶1∶1 D. 1∶2∶1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4分)
29.完成下列填空:
(1)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有:①构成物质的粒子数;②粒子大小;③粒子间的距离。对固体、液体物质而言,它主要是由上述________决定(填编号,下同);对气体物质而言,它主要由上述____________决定。
(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的CO2的质量________g,其所含原子的总数是________个。
(3)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30.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Na2SO4、NaHCO3的NaCl。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溶液。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①后,如何判断SO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海水中富含Mg2+的化合物,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Cl2完全转化为Mg(OH)2,可以加入过量试剂①,试剂①最好选用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
(3)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Cl2和M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海水经沉淀后可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的MgO制得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原则。你同意该同学的看法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为测定某含有杂质Na2O的Na2O2样品的纯度,3个小组分别设计如下方案。首先准确称量样品mg,然后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关内容:
[方案一]:将样品与水充分反应,使产生的O2通过灼热的铜粉,测得反应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ng,通过计算求出试样中Na2O2的含量。Na2O2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的试样中Na2O2含量的代数式为____________。
[方案二]:将样品与二氧化碳反应,通过测定反应产生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计算出样品中Na2O2的含量。
(1)上图是完成该实验可能用到的实验装置,根据此实验方案,实验所使用仪器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2)装置①⑤的作用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33.如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是________,D是________,G是________,H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4)F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
1.B 2.D 3.C 4.D 5.A 6.A 7.A 8.D 9.A 10.A 11.B 12.C 13.B 14.C 15.A 16.D 17.B 18.C 19.B 20.D 21.C 22.B 23.D 24.D 25.D 26.D 27.C 28.A
29.(1)①② ①③
(2)22 1.5NA
(3)① ②
30.(1) 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 (2)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已除尽 (3)除去过量的Ba2+ 先加Na2CO3然后过滤,可以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4)漏斗 (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
31.(1)Ca(OH)2 (2)过滤
(3)盐酸 Mg(OH)2+2H+===Mg2++2H2O
(4)MgCl2Mg+Cl2↑
(5)不同意,MgO熔点很高,熔融时要耗费大量的能量
32.[方案一]:2Na2O2+2H2O===4Na++4OH-+O2↑ ×100%(或×100%)
[方案二]:(1)②④⑤①③ (2)排水法收集O2 除去O2中混有的CO2气体(或CO2与HCl)
33.(1)CO2 CaCl2 HClO O2
(2)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3)
(4)HCl===H++Cl-
(5)①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