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www.ks5u.com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
    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知识或原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真金不怕火炼——单质金的熔点很高
    B. 水滴石穿——CO2+H2O+CaCO3=Ca(HCO3)2(以大理石为例)
    C. 恨铁不成钢——钢的性能远优于铁
    D. 百炼成钢——通过反复锤炼,除去铁中部分杂质,使其转化为钢
    【答案】A
    【解析】
    【详解】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也很难发生反应,故A项错误;
    B.空气中的CO2可与CaCO3在水中缓慢反应,故B项正确;
    C.钢为合金,其性能比铁好,故C项正确;
    D.锤炼过程中可除去一部分碳等杂质,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水滴石穿涉及化学反应。
    2.下列金属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  )
    A. 用铜做电线是由于其导电性良好
    B. 用钨做灯丝是因为其熔点高
    C. 铁制品表面镀铬是由于铬硬且不易被氧化
    D. 性质活泼的金属铝成为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主要是由于铝的延展性好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铜的导电性好,且价格相对合适所以用铜做电线,故A正确;
    B.白炽灯的灯丝要耐高温,不易熔化,所以要求灯丝的熔点要高,选用钨丝作为灯丝就是因为钨的熔点高,故B正确;
    C.在钢铁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这些金属表面都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防止铁制品和水、空气等物质接触而生锈,铁制品镀铬是因为铬硬且不易氧化,故C正确;
    D.铝表面易形成氧化膜保护内部的铝不被氧化,使得金属铝成为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表中用途与其性质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Na2O2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Na2O2与H2O、CO2反应产生O2
    B
    常用铁盐做净水剂
    Fe3+生成吸附能力强的Fe(OH)3胶体
    C
    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
    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焰色反应
    D
    在医疗上烧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烧碱可与胃酸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Na2O2与H2O、CO2反应产生O2,可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A正确;
    B.铁盐溶于水电离出的铁离子水解生成吸附能力强的氢氧化铁胶体,因此铁盐常用作净水剂,故B正确;
    C.含有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特殊颜色,此为焰色反应,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便是因为焰色反应,故C项正确;
    D.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以用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来治疗胃酸过多,烧碱的碱性太强,会对人造成伤害,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镁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化合物KCl的焰色为紫色;K2CO3的焰色也为紫色
    ④碳酸钡难溶于水,而碳酸氢钡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氢氧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活泼金属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锌、铜等金属与水不反应,铁和水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错误;
    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镁在于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氧化膜,故可以稳定存在,故错误;
    ③化合物KCl的焰色为紫色是因为含有金属元素钾;K2CO3中也有金属元素钾故焰色也为紫色,故正确;
    ④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钠反应也可生成碳酸钡沉淀,故不能用氢氧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故错误;
    错误的有①②④;
    故答案为D。
    5.为确定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A. 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
    B. 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 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 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都产生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故A错误;
    B.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只有碳酸钠产生沉淀,如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故B正确;
    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都产生碳酸钙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故C错误;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盐酸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 下列各种物质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是( )
    ①Al ②AlCl3③Na AlO2④Al(OH)3⑤Al2O3⑥NaHCO3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④⑤ D. ①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金属铝与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碱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①正确;
    ②AlCl3只能和强碱反应,但是不会和强酸之间反应,故②错误;
    ③偏铝酸钠和强碱不会发生反应,故③错误;
    ④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④正确;
    ⑤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⑤正确;
    ⑥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故⑥正确;
    故①④⑤⑥正确, D项正确;
    答案选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化铝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来制造耐火坩埚
    ②氧化铁常用于制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③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可用于制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④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两种氧化物均可作潜艇中的供氧剂
    ⑤焰色反应体现的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氧化铝具有很高的熔点,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来制造耐火坩埚,故正确;
    ②氧化铁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正确;
    ③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因其碱性较弱,可用于制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故正确;
    ④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但氧化钠不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氧化钠不能做供氧剂,故错误;
    ⑤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体现的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故正确;
    正确的有①②③⑤
    故答案为A。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③Na2O是淡黄色固体,Na2O2是白色固体
    ④Na2O不稳定,加热能与O2反应生成Na2O2
    ⑤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A. 都正确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但Na2O2为过氧化物,故错误;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O2,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错误;
    ③Na2O是白色物质,Na2O2是淡黄色物质,故错误;
    ④Na2O不稳定,加热能与O2反应生成Na2O2,故正确;
    ⑤Na2O2和Na2O均含有钠元素,则焰色反应均为黄色,故正确;
    正确的有④⑤;
    故答案为D。
    9.下列除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主要操作
    A
    K2CO3
    KHCO3

    加热
    B
    CuO
    Al2O3
    氨水
    过滤
    C
    I2
    H2O
    乙醇
    萃取
    D
    CO2
    HCl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KHCO3受热易分解成碳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故A正确;
    B.氨水为弱碱性溶液,Al2O3不能与之反应,故B错误;
    C.乙醇和水可以互溶,不能作萃取剂,故C错误;
    D. CO2可与饱和Na2CO3溶液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下列关于明矾净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溶于水后,可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B. 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因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
    C. 氢氧化铝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杂质,并使这些杂质与氢氧化铝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
    D. 天然水经明矾处理后可除去水中的杂质和细菌,就可以饮用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明矾溶于水后可电离出铝离子,铝离子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故A正确;
    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使胶体显正电性;故B正确;
    C.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粒能吸附水中不溶性固体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使这些杂质与氢氧化铝胶体一起凝聚而沉降,从而起到净水作用;故C正确;
    D. 天然水经明矾处理后可除去水中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故D错误;
    答案为D。
    【点睛】胶体不带电,带电的胶体中的胶粒,要注意区分。
    11.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H2放出,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Mg2+、Cl-、SO42- B. Na+、NH4+、SO42-、HCO3-
    C. Na+、K+、SO42-、Cl- D. Ba2+、Na+、CO32-、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H2放出,溶液既可能为酸性也可能成碱性;题干要求“一定能大量共存”。
    【详解】A.镁离子不能在碱性环境中大量存在,故A错误;
    B.铵根不能在碱性环境中大量存在,HCO3-既不能在碱性环境中大量存在,也不能在酸性环境中大量存在,故B错误;
    C.四种离子酸性和碱性环境中都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
    D. Ba2+ 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且CO32-在酸性环境中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对下列实验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是(  )
    A. 金属钠在Cl2中燃烧产生白烟,这是因为产生的NaCl固体颗粒分散到空气中所致
    B. 把烧红的铁丝放在氧气中,发出耀眼白光,产生黑色固体,这是因为该反应放热多,生成的Fe3O4为黑色
    C. 单质Mg、Al与O2反应,条件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产物
    D. 镁带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光芒,常用于制照明弹,主要发生反应:2Mg+O22MgO,其中,Mg作还原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Cl 为白色固体,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就是烟,故A项正确;
    B. 把烧红的铁丝放在氧气中,发生反应,发出耀眼白光,产生黑色固体,这是因为该反应放热多,生成的Fe3O4为黑色,故B项正确;
    C.Mg或Al与O2反应,不论加热与否,都是只有一种产物MgO或Al2O3,故C项错误;
    D.Mg与O2反应放出大量热,火焰明亮,所以军事上常用它制照明弹;在这三个反应中,Mg 的化合价都是从0到+2,所以Mg都是作还原剂,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3.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溶液质量相等的稀烧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且有白色沉淀生成,杠杆不平衡
    B. 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澄清;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杠杆右边下沉
    C. 反应后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
    D. 右边球上出现红色,左边溶液的c(OH-)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左烧杯中发生,不生成沉淀,故A错误;
    B.左烧杯中发生,右烧杯中发生,观察到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澄清,而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蓝色变浅,由反应可知左烧杯中Al的质量变小,右烧杯中Fe球上生成Cu质量变大,杠杆右边下沉,故B正确;
    C.由选项B的分析可知,反应后去掉两烧杯,杠杆不能平衡,故C错误;
    D.右边球上生成Cu,则出现红色,而左边溶液中消耗NaOH,则c(OH-)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Cl3、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 Al2(SO4)3 B. NaOH C. BaCl2 D. FeCl3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向丁溶液滴入乙溶液,有白色沉淀,继续滴入丁溶液白色沉淀消失,判断丁为NaOH,乙为Al2(SO4)3,继续加入NaOH,NaOH过量则发生反应,丁溶液氢氧化钠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则可推断甲是BaCl2,因此,丙是FeCl2,
    故答案为D。
    15.有关Al与NaOH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还原产物是H2,且由H2O还原所得的H2与由NaOH还原所得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Al是还原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C. 此反应说明铝具有两性
    D. 此反应中,只有H2O是氧化剂,3molNaOH参加反应生成2mol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还原产物是H2,只由H2O还原得到H2,故A错误;
    B.Al为还原剂,只有水为氧化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正确;
    C.该反应只说明Al与NaOH溶液反应,并为说明可以与酸反应,故C错误;
    D.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molNaOH参加反应生成3molH2,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6.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CuCl2溶液中
    ②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⑤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A. 只有①③④⑤ B. 只有①④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金属钠投入CuCl2溶液中,钠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错误;
    ②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故有白色沉淀析出,故正确;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正确;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由于盐酸少量,故发生反应,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铝生成,故正确;
    ⑤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因为氢氧化钠过量,故Al3+转化成AlO2-,无沉淀,故错误;
    正确的有②③④;
    故答案为D。
    【点睛】偏铝酸盐中滴加盐酸时先发生,再发生,故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的总数为4NA
    B. 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 L 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 1 mol氧气与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一定为4NA
    D. 将1 mol甲醇(CH4O)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固体增重32 g
    【答案】D
    【解析】
    【详解】A. 1 mol Na2O2固体中2molNa+和1molO22-,共3mol离子,故A错误;
    B. Na2O2与H2O反应生成的 O2均由-1价的O生成,生成一个氧气分子转移2个电子,1.12 L O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故转移电子数为0.1 NA,故B错误;
    C. 氧气和钠反应可以生成氧化钠,也可以生成Na2O2,1 mol氧气与钠反应转移电子4NA或2NA;故C错误;
    D.CO2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为:,质量增重△m=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Na2O2与H2O的反应为:↑,质量增重△m=4NaOH-2Na2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甲醇分子中碳氧个数1:1,故甲醇的质量即固体增重,为32g,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CO2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为:,质量增重△m=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Na2O2与H2O的反应为:↑,质量增重△m=4NaOH-2Na2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将有机物分子式变形,只要符合(CO)m•(H2)n,则有机物的质量即为固体增重。
    1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 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
    C. 观察纯碱的焰色反应:
    D. 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与水反应放热,气体压强增大,红墨水出现液面差,可以验证,故A不符合题意;
    B.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检验,故B不符合题意;
    C.铁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可用来做纯碱的焰色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套装小试管加热温度较低,应将碳酸氢钠应放在套装小试管中,通过澄清水是否变浑浊可证明稳定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 有铝、铁组成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氢气体积比为2:1(同温同压下)。则该混合物铝和铁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 质量之比为56: 27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铝的混合物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铁、铝的混合物跟足量的HCl溶液反应:2Al+6HCl=AlCl3+3H2↑,Fe+2HCl=FeCl2+ H2↑,可见铝与酸反应和铝与碱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等。则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铝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等。由方程式可的n(Al):n(Fe)=2:3。
    20.用1 L 1.0 mol/L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32-与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A. 1∶3 B. 1∶2 C. 2∶3 D. 3∶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钠离子和碳原子守恒分析解答。
    【详解】设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1L1.0mol/L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1mol,吸收0.8molCO2,根据钠离子和碳原子守恒可知2x+y=1、x+y=0.8,解得x=0.2、y=0.6,由于溶液体积相同,因此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0.2:0.6=1:3,答案选A。
    21.将8 g铁片放入100 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铁片变为8.4 g,则原c(CuSO4)为(  )
    A. 0.5 mol/L B. 0.25 mol/L C. 0.025 mol/L D. 0.125 mol/L
    【答案】A
    【解析】
    【详解】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所以当有1mol铜离子参加反应时,铁片质量增加8克。而铁片质量实际增加0.4克所以参加反应的铜离子物质的量为= 0.05 mol,硫酸铜的浓度为 = 0.5 mol/L;
    故答案为A。
    22.现有Mg、Al、Fe、Cu四种金属,若取26 g任意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 L,则该混合物的可能组合最多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 L,所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结合各金属与酸反应的关系式:Mg~H2↑,假设26g均为Mg,产生氢气大于1mol;2Al~3H2↑,假设26g均为Al,产生氢气大于1mol;Fe~H2↑,假设26g均为Fe,产生氢气小于0.5mol;铜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即为0。题中产生0.5mol氢气,所以混合物的组合可能为Mg和Fe;Mg和Cu;Al和Fe;Al和Cu共4种。故答案为C。
    23. 将4.6g Na和2.7g Al同时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定容为500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反应中消耗的水的质量是加入的Al的质量的2倍
    C. 所得溶液中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D. 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涉及反应有:2Na+2H2O=2Na++2OH-+H2↑,2Al+2OH-+2H2O=2AlO2-+3H2↑,钠及铝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1mol,可见碱过量,铝不足,由此分析。
    【详解】涉及反应有:2Na+2H2O=2Na++2OH-+H2↑,2Al+2OH-+2H2O=2AlO2-+3H2↑,钠及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1mol,可见碱过量,铝不足,
    A、溶液中阴阳离子均为一价离子,由电荷守恒可知,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1,A正确;
    B、消耗水的质量为:0.3×18=5.4g,是加入的铝的质量的2倍,B正确;
    C、所得溶液中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C正确;
    D、共放出气体为(0.1+0.15)mol×22.4L/mol=5.6L,D错误;
    故答案为D。
    24.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或气体的量如图所示,其中与所述情形相符的是

    A. 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B. 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
    C. 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时,先发生HCl+NaOH═NaCl+H2O,再发生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图象与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故A错误;
    B、因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先发生Ca(OH)2+CO2═CaCO3↓+H2O,再发生CO2+NaOH═NaHCO3,最后发生CaCO3↓+H2O+CO2═Ca(HCO3)2,图象与反应符合,故B正确;
    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先发生Al3++3OH-═Al(OH)3↓,再发生NH4++OH-═NH3.H2O,最后发生Al(OH)3+OH-═AlO2-+2H2O,铵根离子消耗的碱与氢氧化铝消耗的碱应为1:1,图象中横坐标中的量与化学反应不符,故C错误;
    D、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Cl,先发生HCl+NaOH═NaCl+H2O,再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未生成气体时消耗的酸与生成气体时消耗的酸的物质的量应大于1:1,而图象中为1:1,则图象与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故D错误;
    答案选B。
    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甲_________,乙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的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则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 (1). Al (2). O2 (3). Al2O3 (4). NaAlO2 (5). 2Al+2NaOH+2H2O===2 NaAlO2+3H2 ↑ (6). Al2O3+2OH− ===2AlO2-+H2O (7). 0.1 mol (8). 0.3 mol
    【解析】
    【分析】
    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有Al,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则A是Al、乙是NaAlO2、C是H2;铝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由图示可知铝与B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丙,且氢气能与B反应生成丙,则甲是Al2O3、丙是H2O、B是O2。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Al,B为O2,甲是Al2O3,乙是NaAlO2,故答案为Al;O2;Al2O3;NaAlO2;
    (2)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3)标准状况下3.36 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根据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消耗的Al的物质的量为0.15mol×==0.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0.1mol×3=0.3mol,故答案为0.1mol,0.3 mol。
    【点睛】由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有铝,确定A为铝是推断的突破口,由铝和氢气均能与B反应,结合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推断B为氧气是解答关键,也是难点。
    26.(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反应)。

    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肥皂泡爆破,并有爆鸣声时,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1)中一定时间内铁粉的消耗量,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反应,收集并测量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①收集并测量气体体积应选下图中的________装置。

    ②称取0.24 g铁粉与适量石棉绒混合,然后加热至无气体放出。最好选用__________规格的量筒(选填字母序号)。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D.1 000 mL
    (3)现有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值,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CaCl2、碱石灰均足量)。

    ①若在装置A的试管中装入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3.7 g,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B管增重1.89 g,C管增重0.22 g,则x的值为______。
    ②该装置还不是很完善,可能使测定结果偏小,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Fe+4H2O(g) Fe3O4+4H2 (2). B (3). B (4). 10 (5). 在C装置后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符合题意即可) (6). 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被C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
    【解析】
    【详解】(1)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肥皂泡爆破,并有爆鸣声时说明有氢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
    (2)①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
    ②0.24 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24g/56≈0.0043mol,生成的氢气约为(0.0043/3)×4≈0.0057mol,标况下体积约为128ml,故答案为:B;
    (3)①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B管增重1.89g,C管增重0.22 g,这说明反应中生成的水蒸气质量为1.89g,CO2质量为0.22g,物质的量分别是=0.105mol、 =0.005mol。根据反应的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该反应中生成的CO2为0.005mol,则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2=0.01mol,反应中生成的水是0.005mol。则碳酸钠在反应中失去的水的物质的量=0.105mol-0.005mol=0.100mol。碳酸氢钠的质量=0.01mol×84g/mol=0.84g,则样品中碳酸钠晶体的质量=3.7g-0.84g=2.86g。则[=0.1mol,解得x=10。故答案为:10;
    ②由于空气中也含有CO2和水蒸气,也能被C装置的中碱石灰吸收,从而导致C管增重偏高,因此测量值偏低。故答案为:在C装置后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被C装置的中的碱石灰吸收。
    27.分别只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组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在空格中填上需加入的试剂名称或方法并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HCO3溶液(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粉(Fe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2O3固体(Al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2). CO32-+CO2+H2O===2HCO3- (3). 稀硫酸(符合题意即可) (4). Fe+2H+===Fe2++H2↑ (5). 氢氧化钠溶液(或强碱溶液) (6). Al2O3+2OH-===2AlO2-+H2O
    【解析】
    【详解】(1)碳酸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答案为: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2)能与铁粉反应而不和铜粉反应的物质很多,如铜盐溶液、酸,写一种即可,故答案为:稀硫酸(符合题意即可); ;
    (3)Al2O3为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而Fe2O3不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强碱溶液);
    【点睛】碳酸钠转化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转化成碳酸钠,固体可以直接加热:,溶液可以加适量氢氧化钠:。
    28.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按照“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的类别进行研究。以下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某种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所指的转化都是一步完成)。

    (1)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每生成1molO2,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时,11.6g CO2和H2O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B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g,则原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C→D”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将一小块A单质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①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 (1). 2NA (2). 2Na+2H2O=2Na++2OH﹣+H2↑ (3). 23.2 (4). OH﹣+H+=H2O (5). A
    【解析】
    【分析】
    金属单质可以形成氧化物,也可以直接生成碱,金属氢氧化物一步形成盐,解题关键在金属单质可以直接形成碱的推断。A为活泼金属K、Ca、Na等;结合常见物质及各步反应转化关系分析判断。
    (1)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养剂,则B是Na2O2,金属A为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根据反应原理计算电子转移数目;
    (2)根据Na2O2与水、CO2反应时的物质的量关系,用差量法先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计算平均摩尔质量,最后求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C→D转化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4)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中,由银白色先变灰暗,再变白色,后出现液滴,最后变为白色固体,①是钠被氧化为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②是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③氢氧化钠潮解形成氢氧化钠溶液;④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
    【详解】金属单质可以形成氧化物,也可以直接一步生成碱,根据氧化物B可作为供氧剂,可确定A为活泼金属Na,B是Na2O2,C是NaOH,D是NaCl等钠盐。
    (1)A为钠,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则B在供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其供氧时每生成1mol O2,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2)由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O与生成O2的物质的量之比都是为2:1,m(增重)=m(吸收)-m(放出),即11.6g-m(O2)=3.6g,m(O2)=11.6g-3.6g=8.0g,所以n(O2)=,则n(CO2)+n(H2O)=0.5mol,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所以原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是23.2;
    (3)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4)Na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
    A.①是N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A正确;
    B.②变暗色主要是因为Na和O2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错误;
    C.③是氢氧化钠潮解,吸收水蒸气形成氢氧化钠溶液, C错误;
    D.④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水分蒸发,最后得到碳酸钠固体,发生了化学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