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www.ks5u.com吉林省长春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的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
| A | B | C | D |
物质 | 氢氧化钠 | 酒精 | 高锰酸钾 | 烟花爆竹 |
危险 警告 标签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腐蚀性,标志正确,A正确;B、酒精是可燃性液体,没有毒,标志错误,B错误;C、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标志正确,C正确;D、烟花爆竹容易发生爆炸,标志正确,D正确,答案选B。
2.几位同学分组对四种无色溶液分别进行离子检验,给出实验结果如下。你认为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A. K+、Ca2+、Cl-、NO3- B. Cu2+、NO3-、OH-、HCO3-
C. Na+、OH-、Cl-、CO32- D. Mg2+、K+、SO42-、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K+、Ca2+、Cl-、NO3-四种离子能共存,没有明显错误;
B. Cu2+、NO3-、OH-、HCO3-中的Cu2+呈蓝色,不符合题意,错误;
C. Na+、OH-、Cl-、CO32-四种离子能共存,没有明显错误;
D. Mg2+、K+、SO42-、Na+四种离子能共存,没有明显错误。
故选B。
3.下列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
B. 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C. 氧化钠溶于水能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由于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由氧化钠自身电离产生,因此氧化钠是非电解质
D.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若为单质或混合物,则不是电解质,错误;
B. 在水中能生成离子,不一定是电离产生,若为先与水反应,反应产物再电离出离子,则不是电解质,错误;
C. 虽然氧化钠溶于水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不是来自氧化钠自身,但它熔融时能导电,所以氧化钠是电解质,C错误;
D.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正确。
故选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难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非电解质
②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③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④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⑤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 C. ④ D. 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难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在熔融时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错误;
②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也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
③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因为还受起始浓度的影响,错误;
④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正确;
⑤熔融的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熔融的氯化铝等就不能导电,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只有④正确。
故答案为C。
5.下列各物质含少量杂质,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杂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
① | KNO3溶液 | KOH |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
②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
③ | H2 | CO2 | 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④ | NaNO3固体 | CaCO3 | 溶解、过滤、蒸发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KOH,应加入适量的稀硝酸调节溶液的pH=7,用氯化铁除杂会引入杂质,①不正确;FeSO4溶液中含有少量CuSO4,加入过量铁粉可以把铜置换出来,过滤除去铜和过量铁粉,②正确;H2含有中少量CO2,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2,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③正确;NaNO3固体中含有少量CaCO3,NaNO3可溶而CaCO3不可溶,溶解、过滤、蒸发可以除去杂质并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本题选C。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操作时,使溶液中的水大部分蒸发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应在水分快蒸干时停止,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故A项正确;
B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支管口处,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B项正确;
C项,分液操作时上下层液体分别从两口倒出,防止残留在出口的两种液体出现混合,故C项正确;
D项,萃取剂的选择与被萃取物质的性质有关,且萃取剂密度不一定需要比水大,比如可作为萃取剂的苯,密度就比水小,故D项错误。
答案选D。
7.下列化学方程式相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uCO3+2NaOH===Cu(OH)2+Na2CO3 Cu2++2OH-===Cu(OH)2↓
B. Ba(OH)2+H2SO4===BaSO4↓+2H2O Ba2++SO42-===BaSO4↓
C. AgNO3+NaCl=AgCl↓+NaNO3 Ag++Cl-===AgCl↓
D. Cu+2AgCl=2Ag+CuCl2 Cu+2Ag+===Cu2++2Ag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碳酸铜难溶,用化学式表示,则反应CuCO3+2NaOH=Cu(OH)2+Na2CO3的离子方程式为CuCO3+2OH-=CO32-+Cu(OH)2↓,A错误;
B. 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离子方程式应该为Ba2++2OH-+2H++SO42-=2H2O+BaSO4↓,B错误;
C. 反应AgNO3+NaCl=AgCl↓+NaNO3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C正确;
D. 氯化银难溶,用化学式表示,反应Cu+2AgCl=2Ag+CuCl2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u+2AgCl=Cu2++2Cl-+2Ag,D错误。
答案选C。
8.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 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 臭氧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土壤胶粒带负电荷,能吸附阳离子,与胶体性质有关,A错误;
B.血液透析的原理类似于渗析原理,透析膜相当于半透膜的作用,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错误;
C.胶体能吸附带电荷的离子,能产生电泳现象,与胶体有关,C错误;
D.臭氧用于水的消毒净化是因为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要求学生熟记教材中提到的胶体的例子,是对基础内容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烧碱 ⑤液态氧 ⑥KClO3
A. 碱——①④ B. 纯净物——③④⑤
C. 盐——①⑥ D. 混合物——②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纯碱不是碱,错误;
B. ③石灰水为混合物,错误;
C. ①纯碱、⑥KClO3都是盐,正确;
D.②食盐水为混合物,⑤液氧是纯净物,错误。
故选C。
10.关于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纯净物,而胶体、浊液是混合物;
③在溶液中化学反应通常进行得比较快;
④在河海的交汇处易形成沙洲(如珠江三角洲);
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⑧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
⑨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可制得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
⑩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
正确的组合是
A. ③④⑤⑥⑧ B. ③④⑥⑦⑧⑨ C. ③④⑥⑦⑨ D. ③④⑥⑦⑨⑩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错误;
②溶液、胶体、浊液都是分散系,是混合物,错误;
③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粒子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快,正确;
④河水中含有泥土颗粒,形成胶体,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形成沉淀,正确;
⑤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错误;
⑥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正确;
⑦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静置不会沉淀或分层,正确;
⑧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水是溶剂,所以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只作溶质,错误;
⑨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可制得硅酸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正确;
⑩溶液属于稳定体系,胶体是较稳定体系,浊液不稳定,则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溶液最稳定,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③④⑥⑦⑨正确。
故答案为C。
11.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现将淀粉溶液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并将该半透膜袋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适量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操作现象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A.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加入碘水不变蓝
C. 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加入碘水变蓝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能透过半透膜的孔隙,但没有检测淀粉是否存在,A不能证明半透膜是否破损;
B. 加入碘水不变蓝,说明烧杯内的溶液中不含淀粉,半透膜完好无损;
C. 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淀粉,半透膜破损;
D. 加入碘水变蓝色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淀粉,半透膜破损。
故答案为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有丁达尔效应
B. 向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 Fe(OH)3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D. Fe3+、H+、Cl-在Fe(OH)3胶体中可以大量共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性质,故A错误;
B.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制备Fe(OH)3胶体,应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备,故B错误;
C.胶体比较稳定,属于介稳体系,故C正确;
D.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故Fe3+、H+、Cl-不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13.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CaCl2=Ca2++2Cl- B. Ba(OH)2=Ba2++OH2-
C. KOH=K++OH- D. H2SO4=2H++S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aCl2=Ca2++2Cl-,正确;
B. Ba(OH)2=Ba2++OH2-,应为Ba(OH)2=Ba2++2OH-,错误;
C. KOH=K++OH-,正确;
D. H2SO4=2H++SO42-,正确。
答案为B。
1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是( )
A. ⑤②④③①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①④②⑤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需过量,NaOH除去Mg2+,BaCl2溶液除去SO42-,Na2CO3除去Ca2+和过量的Ba2+,因此所加试剂的顺序是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故选项C正确。
15.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甲、乙、丙。
(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出胶体?__________。
(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人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和乙中相同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
②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 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条光亮的“通路”出现 (3). 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 (4). Fe(OH)3+3H+=Fe3++3H2O
【解析】
【详解】(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2)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因此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操作为: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条光亮的“通路”出现;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条光亮的“通路”出现;
(3)电解质溶液能引起胶体的聚沉,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后沉淀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Fe(OH)3+3H+=Fe3++3H2O。
16.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所示:
①A+B→C+E ②C+NaOH→蓝色沉淀D+F ③DA+E ④F+Ba(NO3)2→白色沉淀+NaNO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uO (2). H2SO4 (3). CuSO4 (4). Cu(OH)2 (5). H2O (6). Na2SO4 (7). CuO+2H+=Cu2++H2O (8). Cu2++2OH-=Cu(OH)2↓ (9). Cu(OH)2 CuO+H2O (10). SO42-+Ba2+=BaSO4↓
【解析】
【详解】(1)由②C+NaOH→蓝色沉淀D+F知,D为Cu(OH)2,F为钠盐;由DA+E知,A和E为CuO和H2O中的某一种;由F+Ba(NO3)2→白色沉淀+NaNO3知,白色沉淀为BaSO4,F为Na2SO4,则C为CuSO4。由①A+B→C+E可推得,A为CuO,B为H2SO4,E为H2O。答案为:CuO、H2SO4、CuSO4、Cu(OH)2、H2O、Na2SO4
(2) ①CuO+2H+=Cu2++H2O 答案为:CuO+2H+=Cu2++H2O
②Cu2++2OH-=Cu(OH)2↓ 答案为:Cu2++2OH-=Cu(OH)2↓
③Cu(OH)2 CuO+H2O 答案为:Cu(OH)2 CuO+H2O
④SO42-+Ba2+=BaSO4↓ 答案为:SO42-+Ba2+=BaSO4↓
17.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
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1)写出图中四种实验操作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除去Ca(OH)2 溶液中悬浮的CaCO3__________;
(3)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______;
(4)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__________;
(5)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
(6)除去粗盐中的泥沙__________;
(7)与海水晒盐原理相符的是__________。
【答案】 (1). 蒸馏 (2). 过滤 (3). 分液 (4). 蒸发 (5). B (6). C (7). A (8). C (9). B (10). D
【解析】
【详解】(1)图中四种实验操作的名称:A装置为蒸馏,B装置为过滤,C装置为分液,D装置为蒸发 答案为:蒸馏、过滤、分液、蒸发
(2)除去Ca(OH)2 溶液中悬浮的CaCO3,即除去溶液中的固体,用过滤法。答案为B。
(3)从碘水中提取碘,用萃取分液法。答案为C。
(4)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用蒸馏法。答案为A。
(5)分离植物油和水,用分液法。答案为C。
(6)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用过滤法。答案为B。
(7)海水晒盐是用日光蒸发,与它原理相符的方法是加热蒸发。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