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2020年化学期中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Zn:65 Ag:108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8题)
1、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B、HClO的结构式为H-Cl-O
C、Ca2+的结构示意图为
D、NH4Cl的电子式
2、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 )
A、碳酸钙的分解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钠和水反应
3、某元素的二价阳离子(R2+)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42,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 )
A、18 B、20 C、16 D、22
4、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B、该元素位于ⅢA 族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C相似
D、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184个中子
5、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B、达8电子结构时X原子得到电子数比Y多
C、X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D、X的单质能将Y从NaY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6、已知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 )
A、与水反应 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与硫酸反应 D、与前三种物质均能反应
7、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A和C同主族,B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C、D的单质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C>A, 简单离子半径:B>D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B
C、B、C的氧化物均是高熔点物质,故B、C的氧化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可用A的单质制备C的单质,可用电解法由B、D形成的化合物BD3制备B单质
8、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发生反应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E的单质
D、化合物AE与AC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9、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10、元素A的阳离子aAm+与元素B的阴离子b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Am+ <bBn— 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⑥b = a+m-n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⑤⑥
11、下列各组反应,在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
| 金属(粉末状)mol | 酸的浓度及体积 | 反应温度 |
A | Mg 0.1 | 8mol/L硝酸 10mL | 60℃ |
B | Mg 0.1 | 3mol/L盐酸 10m | 60℃ |
C | Fe 0.1 | 3mol/L盐酸 10mL | 60℃ |
D | Mg 0.1 | 3mol/L硫酸 10mL | 60℃ |
1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g)═ B(g)+ 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mol•L-1 降到 0.8mol•L-1 需要 20s,那么反应物浓度再由 0.8mol•L-1 降到 0.2mol•L-1 所需要的时间为 ( )
A、10s B、大于 10s C、小于 10s D、无法判断
13、反应2A+B = 3C+4D(物质均为气体)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4 mol·L-1·min-1
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在 CuSO4溶液中,铜片质量增加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Al 和 Cu 分别作为两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15、如图所示,烧杯中盛的是水,铁圈和银圈直接相连,在接头处用一根绝缘细丝吊住,并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两圈仍保持平衡
B、有气泡产生,两圈摇摆不定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16、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投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测得此时容器中C和D的浓度为0.2mol/L和0.4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2
B、2min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80%
C、2min时,B的反应速率为0.1mol·L-¹·min-¹
D、A的转化率为40%
17、工业上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CH3OH)。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数据曲线如图所示(反应混合物均呈气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 ⇌CH3OH
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反应至10分钟,ʋ(CO)=0.075mol/(L·min)
D、反应至3分钟,用甲醇来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mol/(L·min)
18、可逆反应:(所有物质均为气体)在恒容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①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②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O2
③ 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二、填空题(共4大题)
19、(共15分)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请回答: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C2﹣、D+、G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 > (用离子符号回答)。
(3)C和G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 (填化学式),
因为 。
(4)A与C形成化合物AC2的结构式为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 。
(5)用电子式表示D与G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20、(共12分)2020年一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该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出现发热,市售体温枪能快速的检测人体体温,该体温枪所用的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容量大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该种电池由氧化银作为正极,金属锌粉作为负极,电解液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Zn + Ag2O + H2O = Zn(OH)2 + 2Ag,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在测体温时,将 能转化为 能。
(2)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
正极电极反应: 。
(3)整个过程电解质溶液的pH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试计算在放电过程中转移3NA个电子时,正极 (填“增大”或“减小”)的质量的为 。
21、(共7分)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品之一。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 某同学为了探究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其中断裂1mol H2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断裂1 mol N2需要吸收945 kJ的能量,断裂1 mol N-H键吸收391 kJ的能量。
(1)写出NH3的电子式 。
(2)该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为 。
22、(共12分)如图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1) 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作负极的分别是 。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写出插入烧碱溶液中形成的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
(2) 若A为Pb,B为PbO2,电解质为H2SO4溶液,工作时的总反应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写出B电极反应式:
;
该电池在工作时,A电极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若该电池反应消耗了0.1 mol H2SO4,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3) 若A、B均为铂片,电解质为KOH溶液,分别从A、B两极通入H2和O2,该电池即为氢氧燃料电池,写出A电极反应式:
;
该电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将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