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www.ks5u.com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S:32 Cl:35.5 K:39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60分)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的物质中,标签贴错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贴腐蚀品标志,符合题意,故A正确;
B.汽油属于易燃物,应贴易燃液体标志,符合题意,故B正确;
C.乙醇属于易燃物,不属于剧毒品,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故C错误;
D.硝酸铵属于易爆物,应贴爆炸品的标志,符合题意,故D正确;
答案选C。
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1
D.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值为6.02×102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未指明碳原子的种类,A错误;
B. 国际上规定,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把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通常用表示,B正确;
C.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C错误;
D.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值为,D错误。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能透过滤纸.
B.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
C. 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D. 胶体带电荷,所以会产生电泳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胶体能透过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能透过滤纸.,A正确;
B.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B错误;
C.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C错误;
D. 由于胶体粒子表面积大,能吸附带电荷的离子,使胶粒带电,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可向某一极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而像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一类的高分子胶体粒子是不带电的,不会发生电泳现象。所以不是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D错误。
4. 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氧化钙和水的反应,A错误;
B、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碳酸的分解反应,B错误;
C、复分解反应不涉及化合价的变化,其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因此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是( )
①NaOH ②CaCO3 ③Cu ④C2H5OH ⑤SO2 ⑥H2S ⑦氨水
A. ④⑤ B. ④⑤⑦ C. ③④⑤⑦ D. ④⑤⑥⑦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属于电解质;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属于电解质、氨水属于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选④⑤,A正确。
【点睛】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单质、溶液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6.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l—、K+、HCO3— B. Cl—、NO3—、K+、Ag+
C. Ba2+、Mg2+、Cl-、SO42 D. Al3+、Na+、SO42-、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强酸性溶液中,与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不能共存,A错误;
B.与反应生成沉淀,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和不能共存;B错误;
C.和反应生成沉淀,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与不能共存;C错误;
D.强酸性溶液中,、、、离子均能共存,D正确。
【点睛】与强酸性溶液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共存,其离子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7.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A2气体和3体积的B2气体化合成2体积的C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 )
A. AB3 B. AB C. A3B D. A2B
【答案】A
【解析】
【详解】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体积的A2气体和3体积的B2气体化合成2体积的C气体可表示为:,的化学式为,A正确。
8.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渗析 B. 电泳 C. 丁达尔效应 D. 布朗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能透过半透膜,胶体粒子直径为,不能透过半透膜,用渗析法分离,A错误;
B. 电解质溶液中,在通电的条件下,阴、阳离子也会定向移动,B错误;
C. 用可见光束照射胶体和溶液,胶体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溶液不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C正确;
D. 布朗运动是粒子所处体系中的分散剂分子对粒子无休止的随机碰撞而发生的无规则运动,溶液也会存在布朗运动,D错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
B. 22.4 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 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C.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 L
D. 标准状况下,1 mol 由O2和N2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答案】D
【解析】
【详解】A.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而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摩尔质量的单位,的摩尔质量为,A错误;
B.由理想气体的状态函数:可知,气体体积与所处环境的压强与温度有关,在不同的压强、温度下,体积大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大,则分子数不一定大,B错误;
C.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C错误;
D.标准状况下,,,则氧气和氮气的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的体积约为,D正确。
10.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
A. KCIO3 →O2 B. Fe2+→ Fe3+ C. SO2 →S D. CO32― →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KCIO3 →O2,O元素的化合价从-2→0,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KCIO3作还原剂,所以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A错误;
B. Fe2+→ Fe3+,Fe元素的化合价从+2→+3,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Fe2+作还原剂,所以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B错误;
C. SO2 →S,S元素的化合价从+4→0,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SO2作氧化剂,所以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C正确;
D. CO32― →CO2,反应前后C、O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1.下列液体不能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的是( )
A. 酒精 B. 汽油 C. 四氯化碳 D. 苯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萃取。
详解】A.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剂,A正确;
B.汽油与水不溶,且与碘、水均不反应,可以做萃取剂,B错误;
C.四氯化碳与水不溶,密度比水的大,且与碘、水均不反应,可以做萃取剂,C错误;
D.苯与水不溶,密度比水小,且与碘、水均不反应、,可以做萃取剂,D错误。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 氧元素的得与失 B. 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偏移
C. 化合价的升降 D. 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元素在反应前后不变,故A错误;
B. 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故B正确;
C. 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C错误;
D. 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一定改变,故D错误;
答案选B。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H2O
B.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C.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D.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6H+ = 2Fe2+ + 3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错误;
B.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错误;
C.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
D. 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D错误。
【点睛】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①遵循客观事实、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②易溶的强电解质能拆成离子形式,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弱电解质以及难溶的强电解质都保留其化学式。
1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l~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的材料,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会形成胶体,①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⑤错误;静置后不会有黑色固体析出,⑥错误;②③④正确,B正确。
【点睛】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溶液(小于)、胶体()、浊液(大于)。
15.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 碱 | 酸 | 盐 |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A | Cu2(OH)2CO3 | H2SO4 | NaHCO3 | SiO2 | CO2 |
B | NaOH | HCl | NaCl | Na2O | CO |
C | NaOH | NH3 | CaCl2 | MgO | SO2 |
D | KOH | HNO3 | CaCO3 | CaO | SO3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Cu2(OH)2CO3属于盐类,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NH3不属于酸,故C错误;
D.KOH属于碱、HNO3属于酸、CaCO3属于盐、CaO属于碱性氧化物、SO3属于酸性氧化物,分类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CO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是 ( )
A. ②⑤④①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⑤②④③① D. ①④②⑤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加入过量的溶液除去,加入过量的 溶液除去,先除还是先除都行,加入过量的溶液除去, 然后过滤,最后加入适量盐酸除去和OH-即可,A正确。
【点睛】加入的溶液要放在加入溶液之后,目的是除去外,还要除去反应剩余的,过滤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入的盐酸要适量。
17.将1L0.2mol/L硫酸铝溶液和1L0.2mL/L硫酸钠溶液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则混合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为( )
A. 0.2mol/L B. 0.4mol/L C. 0.8mol/L D. 0.1mol/L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和,分别求出溶液和溶液中,再求出混合溶液的。
【详解】硫酸铝溶液:,,硫酸钠溶液:,,1L0.2mol/L硫酸铝溶液和1L0.2mL/L硫酸钠溶液混合后,,,,B正确。
18.已知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1,取等体积三种溶液分别与某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消耗的AgNO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
A. 12:3:4 B. 6:3:4 C. 3:4:1 D. 1:4: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比,再求出三种溶液中之比,根据消耗求出消耗的之比,最后求出之比。
【详解】、、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比为:,根据可知,、、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比为:,所以、、三种溶液中比为:,、、三种溶液与溶液反应均生成沉淀,消耗的比为:,比为:,溶液的浓度相同,因此根据可知,之比:,D正确。
19.通过电火花使密闭容器中装有的H2、O2、Cl2混合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将容器的温度冷却到室温时可以得到HCl溶液,原容器中H2、O2、Cl2三种气体的体积比可能为( )
A. 2:1:1 B. 7:3:1 C. 9:4:3 D. 4:2: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系数值比关系可得出的物质的量为。
【详解】密闭容器中,H2、O2、Cl2混合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设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则的物质的量为,其。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
A.,不符合,A错误;
B.,符合,B正确;
C.,不符合,C错误;
D.,不符合,D错误。
20.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5.1g,此时NaCl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2g/cm3,在此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5mol/L B. 1.35mol/L C. 4.97mol/L D. 6.0mol/L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求出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再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代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求出。
【详解】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则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正确。
第Ⅱ卷(共40分)
二、实验题
21.(1)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法;b、加热分解;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蒸馏法; f、过滤法; g、渗析法
①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②______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③_____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NaCl
④______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2)实验室用4.0 mol/L NaCl溶液配制100mL 0.50 mol/L NaCl溶液。
①实验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量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②配制上述溶液,需要4.0 mol/L NaCl溶液_________mL。
③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_____________。
A.溶液转移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 未冷却即进行转移、定容操作。 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E.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溶液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答案】 (1). c (2). d (3). g (4). e (5). 100ml容量瓶(无100ml不给分) (6). 12.5 (7). A B E
【解析】
【分析】
(1)①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
②水和苯互不相溶;
③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④碘和四氯化碳沸点不同。
(2)先计算出溶液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计算出需要溶液的体积。
【详解】(1)①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溶于水。但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小;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选c;
②水和苯互不相容,且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分离水和苯可用分液法,选d;
③胶体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既可以透过过滤纸也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可以渗析法除去,选g;
④碘易溶在四氯化碳中,但碘的沸点为184℃、四氯化碳的沸点为76.8℃,两者沸点不同,所以可用蒸馏法分离,使四氯化碳蒸出,冷却后烧瓶中剩余的固体或结晶即为碘单质,选e;
(2)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除了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等玻璃仪器外还需要一定规格的容量瓶,配制,需要用的容量瓶。
②溶液的物质的量为:, 需要的体积为:
③A.溶液转移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减小,浓度偏低,A正确;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高,浓度偏低,B正确;
C. 未冷却即进行转移、定容操作,溶液体积热胀,所加的水偏小,浓度偏大,C错误;
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浓度,D错误;
E.加水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变大,浓度偏小,再取出溶液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减小,浓度偏小,E正确。
【点睛】误差分析,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根据,物质的量()大、溶液体积()小,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物质的量()小、溶液体积()大,物质的量浓度偏小。
22.有A、B、C、D 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 、Ba2+ 、SO42 、CO32、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④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量的E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aSO4 (2). BaCO3 (3). Ba(OH)2 (4). K2CO3 (5). OH-+H+ = H2O (6). BaCO3 + 2 H+ = Ba2+ + H2O + CO2 (7). CO2 + OH- = HCO3-
【解析】
【分析】
、、、、可组成的化合物有:、、、、、,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的化合物:;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且放出无色气味的E:;能够与硫酸、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体的化合物可能是:、;水溶液呈碱性的:、、;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
【详解】(1)A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A为,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B为,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C为,E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且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为,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D为
(2)C为,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为,与盐酸反应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E为,过量的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点睛】少量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3.
(1)在标准状况下,有物质①44.8LH2,②24gCH4,③1molH2O,④3.01×1023个N2,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含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0.5mol某固体A的质量是40g,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
(3)质量之比为8∶7的两种气体O2、CO,其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4) 4.8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CO和CO2的总质量为12.8g。则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和C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5)由NaHS,MgSO4,NaHSO3组成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 (2). ② (3). ② (4). ③ (5). ①②④③ (或 ①<②<④<③) (6). 80 g·mol-1 (7). 1:1 (8). 2:1 (9). 1:1 (10). 3:1 (11). 1-1.75a%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求出分子式、电子式、质量、体积、密度。
(2)根据,求摩尔质量。
(3)先求出、的物质的量之比,再求分子数之比、氧原子数之比,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4)先求碳的物质的量,再设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列方程组求出、,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5)分析混合物的组成,可知、的相对式量都是24,三个化合物中与都是的关系,求出、、和元素的质量分数,再求元素的质量分数。
【详解】(1)
标准状态下 | 物质的量 | 分子数 | 电子数 | 质量 | 体积 | 密度 |
分子数最多的是①;电子数最多的是②;质量最大的是②;体积最小的是③;根据密度由小到大① < ② < ④ < ③
(2)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其分子数之比为:,氧原子数之比为: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
(4)碳的物质的量为,设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则,解得,,在同温同压下,CO和CO2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
(5)将、看成一个整体,他们的相对式量都是24,三个化合物中与S都是的关系,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所以他们就是,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