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雾、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B. 烧碱、纯碱均为碱
C. SiO2、CO2 均为酸性氧化物 D. 氨水、冰水混合物均为纯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氯化铁溶液是溶液,故A错误;
B选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故B错误;
C选项,SiO2、CO2均为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
D选项,氨水是混合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判断下列化学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 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D.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是否导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的分散系叫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nm —100nm的分散系叫胶体,故A错误;
B选项,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故B错误;
C选项,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有变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选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两者情况下都不导电则为非电解质,两者情况下任一一种导电则为电解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要判断电解质,必须把化合物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看是否本身电离而导电。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 氢氧化铝胶体可用来对自来水净水和杀菌消毒
C. BaCO3 常用来做胃镜中的“钡餐”
D.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碘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血液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的渗析是利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离子及小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原理,达到分离提纯胶体的目的,“血液透析”就是利用了胶体的渗析原理,A项正确;
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自来水中悬浮的杂质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但不能杀菌消毒,B项错误;
C.BaCO3能与胃酸反应:BaCO3+2H+=Ba2++CO2↑+H2O,使胃液中含有重金属离子Ba2+,而Ba2+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致人中毒,C项错误;
D.碘单质受热容易升华且有毒,加碘盐中加入的是KIO3,D项错误;答案选A。
4.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是否有电子的转移)
B.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 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标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数)
D. 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的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B错误;
C、只由1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C错误;
D、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
答案选B。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B. 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 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 +OH-=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3++3H2O,符合客观事实,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拆写原则,故A正确;
B. 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符合客观事实,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拆写原则,故B正确;
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符合客观事实,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拆写原则,故C正确;
D. 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的形式,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故D错误;
故选D。
6.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溶液是电解质
B. 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
C. 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流表示数几乎不变
D. 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mol·L-1的HCl溶液,电流表的示数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而HCl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虽然HCl与NaCl不反应,但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虽然HCl和NaOH发生化学反应,但离子浓度几乎不变,所以电流计示数几乎不变,故C正确;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mol·L-1的HCl溶液,离子浓度增大,所以电流计的示数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成正比,与强弱电解质和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关系。
7.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只含有Cu2+、Mg2+、Ba2+、H+、Ag+、SO42-、HCO3-、OH-、NO3-中的三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石蕊试剂,溶液显蓝色,则原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 Ba2+、OH-、NO3- B. Ag+、HCO3-、NO3-
C. Mg2+、Ag+、SO42- D. Cu2+、SO42-、OH-
【答案】A
【解析】
【详解】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会存在Cu2+离子;向其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OH-;因为阳离子Mg2+、H+、Ag+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则溶液中一定存在Ba2+;又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SO42-与钡离子反应,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SO42-、HCO3-;因为有三种离子存在,则一定存在NO3-,根据分析可以知道,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OH-、Ba2+、NO3-;
故选A。
8.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K2SO4 B. 铜丝 C. 干冰 D. 醋酸
【答案】C
【解析】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都属于非电解质,故AD是电解质,C是非电解质,B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答案选C。
9.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KI氧化成I2或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向KI的硫酸溶液中滴加少量KBrO3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A. Br2、Br-、I2 B. Br-、I2、IO3- C. Br-、IO3- D. Br-、I2
【答案】D
【解析】
【详解】⑴KBrO3能将I-氧化成I2或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氧化性:KBrO3 > KIO3或I2,
还原性:I- > Br2;
⑵Br2能将I-氧化为I2,氧化性:Br2>I2,还原性I- > Br-;
⑶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氧化性:KIO3 > Br2,还原性:Br- > I2;
氧化性:KBrO3 > KIO3 > Br2>I2
还原性:I- > Br-> I2
A选项,由于KI是过量,Br2会被I-还原成Br-,故A错误;
B选项,IO3-与I-、Br-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
C选项,IO3-与Br-反应,不能共存,故C错误;
D选项,由于KBrO3是少量的,会被还原成Br-,I-被氧化成I2,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D. 氧化剂失电子,被还原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复分解反应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正确;
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如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氯气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故 C正确;
D. 在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故D错误;
故选 D。
11.下列物质不能使红墨水褪色的是( )
A. 活性炭 B. 过氧化钠 C. NaCl溶液 D. 漂白粉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活性炭有吸附作用,所以能够使红墨水褪色,错误;
B.过氧化钠能够与水反应产生过氧化氢,有强的氧化性,所以能够使红墨水褪色,错误;
C.NaCl溶液无漂白性,不能使红墨水褪色;正确;
D.漂白粉与水混合会产生有漂白性的HClO,能够使红墨水褪色,错误。
答案选C。
12.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现象: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表面变暗;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后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金属钠熔点较低,加热时先熔化成钠球,继而着火燃烧,发出黄色火焰(钠元素焰色),生成淡黄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
本题选D。
13.钠加热后能在空气中着火燃烧的现象是
A. 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Na2O
B. 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C. 紫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D. 红色火焰,生成黄色固体Na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钠加热后首先熔化成银白色光亮小球,接着在空气中着火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详解】钠在空气中着火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Na2O2,则选项A、C、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现象,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气在氢气中安静的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
B. 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并置于钢瓶中进行储存和运输
C. Cl2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单质反应生成FeCl2
D. 次氯酸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有漂白性,还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起消毒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氯气为氧化剂,和氢气反应时应描述为: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A项错误;
B. 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具有酸性,不能用钢瓶中进行储存和运输,B项错误;
C. Cl2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最高价氯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单质反应生成FeCl3,C项错误;
D.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和杀菌消毒作用,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还能杀死水中的细菌,D项正确;
答案选D。
15.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物理量之一
B. 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C. 科学上规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为1mol
D. 1mol氧含6.02×1023个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故A错误;
B.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质量单位为g,故B错误;
C.1mol的标准为: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为1mol,故C正确;
D.没有指明是1mol氧是氧原子和还是氧气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16.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 含有的原子数为 5NA
B. 1.8g 的 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
C. 常温常压下,32 g O2 和 O3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 1.5 NA
D. 7.1g Cl2 溶于水,转移电子数目为 0.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标准状况下CCl4 是液体, 22.4L 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A错误;
B. 1.8g 的 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故B正确;
C. O2 和 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 32 g O2 和 O3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 2 NA,故C错误;
D. 7.1g Cl2 溶于水,只有部分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转移电子数目小于0.1NA,故D错误。
故选B。
17.向25mL 2mol·L-1稀硫酸中加入25mL 1mol·L-1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设稀溶液相混后总体积为原分体积之和)
A. 2mol·L-1 B. 1mol·L-1 C. 0.5mol·L-1 D. 0.25mol·L-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结合c=n/V解答。
【详解】向25mL 2mol·L-1稀硫酸中加入25mL 1mol·L-1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氢离子不参与离子反应,则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设稀溶液相混后总体积为原分体积之和)。答案选A。
1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
B. 1mol/LMg(NO3)2溶液中含有NO3﹣的数目为2NA
C. 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相对分子质量:98)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D. 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故A错误;
B.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硝酸根离子的数目,故B错误;
C.0.2NA个硫酸分子含氧原子数目为0.8NA,19.6克磷酸物质的量为0.2mol,含氧原子为0.8NA,故C正确;
D. 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铁与盐酸反应后变为+2价,故0.1mol铁失去0.2NA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19.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左右自由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相同温度时,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氢气与氦气都为mg,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体积之比为2:1;
A.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符合物质的量之比为2:1,体积之比为2:1,选项A正确;
B.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8:2=4:1,且氦气是单原子构成的分子,不满足条件,选项B错误;
C.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2:1,但体积之比为1:2,选项C错误;
D.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体积之比为2:1,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0.把NaHCO3和Na2CO3·10H2O混和物6.56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测得溶液中c(Na+)=0.5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
A. 2.93 g B. 5.85 g C. 6.56g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为氯化钠,且物质的量为0.05mol,由钠的守恒可知其质量为:0.5×0.1×58.5=2.93g。
考点:物质的量的计算
21.已知某饱和溶液的以下条件: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组合是( )
A. ④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A、设定该饱和溶液是由100g水配制而成的饱和溶液,由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可计算出该溶液体积,根据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可计算出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由此计算出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A不符合题意;
B、由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然后依据溶质的质量和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再同③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B不符合题意;
C、由①溶液的质量和⑤溶质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但并不能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C符合题意;
D、由①溶液的质量和⑤溶质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结合④溶质的摩尔质量可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与③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D不符合题意。
22.如图两瓶体积相同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气体密度相等 B. 所含原子数相等 C. 气体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温、同压、同体积,物质的量也就相同。
A、由于N2、O2的比例不固定,故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不一定相等,选项A错误;
B、左瓶与右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N2、O2均为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等,选项B正确;
C、由于N2、O2的比例不固定,故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选项C错误;
D、当N2、O2物质的量相等时,摩尔质量相等,其余情况摩尔质量不相等,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硝酸钡的化学式:BaNO3 D. 水的摩尔质量为18g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时,其质量数是18,该氧原子的符号为, A正确;
B.氯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为7,B错误;
C.Ba+2价的金属,硝酸钡的化学式为Ba(NO3)2,C错误;
D.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数值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因此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24.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X > Y > Z
B. W、Y两种元素都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WO2、YO2
C.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 > Y > W
D. Y能形成H2Y、H2YO4的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可知,W为C、X为Si、Y为S、Z为Cl。
【详解】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大小:X > Y > Z,故A正确;
B. W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CO2,Y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SO2,故B正确;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 > Y > W,故C错误;
D. Y能形成H2S、H2SO4的化合物,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在做元素推断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易被忽略的表述,如“短周期元素”、“主族元素”等。
25.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S、Cl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 N、O、F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
D. Na、K、Rb金属性依次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同周期、同主族性质递变。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详解】A. 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故A正确;
B. 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P、S、Cl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但是O、F无最高价含氧酸,故C错误;
D. Na、K、R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金属性依次增强,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熟悉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6.(1)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m g,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铁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
(2)标准状况下4.48L CO和CO2混合气,质量为7.2g 。其中CO的体积分数为 __ 。
(3)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________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区别Fe(OH)3胶体和饱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 ,将Fe(OH)3胶体装入U型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域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______,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4)实验室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从所剩固体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依次为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答案】 (1). m NA g·mol-1 (2). 50% (3). 红褐 (4). 丁达尔效应 (5). 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6). 溶解 (7). 过滤 (8). 洗涤 (9). 干燥
【解析】
【详解】(1)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mg,NA个铁原子质量之和为mNA g,所以铁的摩尔质量为mNA g·mol-1;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mNA g·mol-1。
(2)设CO物质的量为xmol,CO2物质的量为ymol,28x+44y=7.2,x+y=4.48/22.4,解之x=0.1mol,y=0.2mol,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之比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所以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50%;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50%。
(3)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因此区别Fe(OH)3胶体和饱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将Fe(OH)3胶体装入U型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域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红褐,丁达尔效应, 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4)实验室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所剩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从中提取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先把混合物加水溶解,然后进行过滤,滤渣为二氧化锰,进行洗涤和干燥即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溶解, 过滤, 洗涤, 干燥。
27.(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填编号)。
①HCl气体 ②Ca(OH)2固体 ③稀硫酸 ④SO2 ⑤硫酸钡固体 ⑥氨水 ⑦KNO3溶液 ⑧石墨 ⑨蔗糖⑩Cu
(2)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Al+NaNO3+H2O→Al(OH)3+N2↑+NaAlO2
①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
②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__;
③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___L。
【答案】 (1). ③⑥⑦⑧⑩ (2). ①②⑤ (3). ④⑨ (4). Al (5). N2 (6). 11.2
【解析】
【详解】(1)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①氯化氢气体只存在分子,故不导电,溶于水,能完全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②Ca(OH)2固体为电解质,但没有溶于水或处于熔融状态,没有电离,故不能导电。③稀硫酸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导电,但由于硫酸溶液是混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SO2气体常温下为气体,只有SO2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S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能够导电,但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SO2自身电离,SO2不属于电解质;⑤硫酸钡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电,属于电解质;⑥氨水,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它是氨气的水溶液,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KNO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但是KNO3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石墨含有自由电子能导电,但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⑨蔗糖只存在蔗糖分子不导电,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⑩铜丝是金属单质,因为具有电子能导电,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故答案为③⑥⑦⑧⑩;①②⑤;④⑨;
(2)据方程式,Al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3价,失去3个电子,作还原剂;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作氧化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氮气是还原产物,氢氧化铝和偏铝酸钠是氧化产物;每生成1mol N2转移10mol电子,则转移5mol电子,可生成0.5mol N2,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
【点睛】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必须是纯净物,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导电必须满足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2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3
④
⑤
4
⑥
⑦
(1)②、④、⑤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号)。
(3)④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⑤、⑦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O (2). Na (3). C1 (4). K (5). F (6). 2Na+2H2O===2NaOH+H2↑ (7). 向溴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若溶液呈橙红色则证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为Li、O、F、Na、Cl、K、Br。
(1)②、④、⑤的元素符号是O、Na、Cl,故答案为O;Na;Cl;
(2)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故答案为K;F;
(3)④为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4)元素⑤为氯,元素⑦为溴,氯单质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就能证明氯化溴的氧化性强。将氯水加入到溴化钠溶液中,有红棕色的Br2生成,证明单质氯比单质溴氧化性强,故答案为在NaBr溶液中滴加Cl2水,若溶液呈橙红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29.已知3.25g金属Zn恰好与250mL某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计算:
(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该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
【答案】 (1). 0.4mol/L (2). 1.12L
【解析】
【分析】
3.25g Zn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再结合Zn+2HCl=ZnCl2+H2↑计算即可。
【详解】3.25g Zn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1)由Zn+2HCl=Zn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2×n(Zn)=2×0.05mol=0.1mol,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
(2)由Zn+2HCl=ZnCl2+H2↑可知,反应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为n(Zn)=0.05mol,则在标准状况下,反应生成的H2的气体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