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钢城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www.ks5u.com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内)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右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A.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 捕获太阳带电粒子C. 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 反射太阳短波辐射2. 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故选C项。【2题详解】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和土星,选项以及图示的方位,只有A位置最符合,故选A项。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 下列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为色球层 B. ②为光球层C. ③为日冕层 D. ①为日冕层4. “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发生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②信鸽迷途 ③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④固定电话信号中断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答案】3. C 4. A【解析】【3题详解】人类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图中①是光球层、②是色球层、③是日冕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①正确,固定电话信号不受影响,④错;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信鸽迷途,②正确;地球上只有高纬度两极地区会出现极光,③错。故选A。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D.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6. 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① B. ②C. ③ D. ④【答案】5. D 6. A【解析】【5题详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表及里为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故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D正确。故选D。【6题详解】橫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石油一般是粘稠的液体,若遇到石油,横波会消失,纵波通过时波速也突然下降。①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故A正确。②图纵波消失,横波速度下降,与实际不符,B错误;③图二者无变化,与实际不符,C错误;④图横波和纵波都减速,但仍然存在横波,与实际不符,D错误。故选A2017年4月20日晚,中国首单“太空快递”正式发出,两天后到达离地面380km的天宫二号。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 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A. 大气质量约80%都在a层B. 纬度越高a层层顶越高C. 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D. 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8. 下列是“太空快递”升空新闻上部分网友的弹幕,没有道理的是A. 我晕,越来越缺氧B. 经历了风吹雨打,前途晴空万里C. 小哥不易啊,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D. 我要飞得更高,离地300千米去见我的彩虹妹妹【答案】7. A 8. D【解析】【7题详解】据图可知,a为对流层,大气质量约80%都在对流层,故A项正确;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对流层高度越高,纬度越高,对流层的高度越低,故B项错误;b为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臭氧吸收紫外线放热而增温,故C项错误;对流层的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不是高层大气,故D项错误。故选A。【8题详解】“太空快递”由对流层上升到高层大气,随着高度的升高引力减小,大气越来越稀薄,氧气越来越少,所以越来越缺氧;在对流层会出现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在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会出现晴空万里的现象;在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下降,在平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上升,会出现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彩虹会出现在对流层中,300千米的高空不会有彩虹出现,故D项符合题意。9.阅读材料,回答下题。路灯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固定角度的太阳能电池板为路灯提供电能。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的路灯景观图。—般情况下,每天路灯关闭时间早于日出时间,与此相关的原因是( )A.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B. 大气的散射作用C. 大气的反射作用 D. 大气的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每天日出前,天空已经“亮”了,每天日落后,天空尚未“黑”,这种现象称为“晨昏朦影”,每天路灯关闭时间早于日出时间,B对。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主要是对面起到保温作用,A错;大气的反射作用是指云层、尘埃等将太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反射作用会使地面的亮度变小,C错;大气的吸收作用是指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等,吸收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也不能使地面亮度增大,D错。选B。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阳光房(复式楼的露台、一楼的私人花园、楼房的顶层、别墅等的玻璃房)在城市中大受欢迎。阳光房附建在房子一侧,中间用一堵墙(带门、窗或通风孔)将房子与阳光房隔开,通过合理的设计发挥阳光房的作用,让时尚成为一种节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图示阳光房的玻璃墙通风孔和共用墙通风孔打开的季节分别是( )A. 春季、秋季 B. 秋季、春季C. 夏季、冬季 D. 冬季、夏季11. 晴日的一天中,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其主要原因是( )A. 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内热量散失B. 室内大气逆辐射和保温作用强C. 室内花草多,空气湿度与比热容大D. 室外空气流动性强,不易增温【答案】10. C 11. A【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建设阳光房主要是为了夏季通风纳凉,冬季保暖,达到节能的目的。据图可知,玻璃墙通风孔直接与室外相连,打开通风孔可以加快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因此推测当玻璃墙通风孔打开时,应该是温度高的季节,即夏季;共用墙通风孔打开时,房间与阳光房空气流通,可以将阳光房较高的温度带到房间内,达到房间保暖的目的,因此推测当共用墙通风孔打开时,应该是温度低的季节,即冬季。故C正确,D错误;春秋两季温度较为适宜,阳光房的作用不明显,故AB错误。故选C【11题详解】太阳光可以透过玻璃使阳光房温度上升,但阳光房内释放的长波辐射会被玻璃大量阻隔在室内,故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A正确;阳光房采用玻璃墙,可以透过太阳光而时室内增温。室内大气逆辐射和保温作用强是次要原因,B错误;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与室内花草多关系不大,C错误; 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主要原因是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内热量散失,与室外的空气流通无关,D错误。故选A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下列题。12. 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地面辐射增强的大气过程是A. 大气对太阳辐射散射增强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C. 大气逆辐射增强 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13.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A 1月 B. 4月 C. 7月 D. 8月【答案】12. C 13.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12题详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辐射减弱,A错;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B错;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C正确;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后,又向外发出大气辐射,这个过程不能称之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读题可知,当辐射差额为正值时,能量的收入大于能量支出,气温升高。因此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为辐射差额由正值向负值过渡的月份,D正确。故选D。下图示意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如果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 000、1 008、1 016、1 024、1 032(单位:hPa),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A. 1024、1036 B. 1000、1036 C. 1016、1024 D. 1008、102415. 图中亚洲北部C点的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答案】14. D 15. D【解析】【14题详解】1月份,亚洲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气温较高,形成阿留申低压。此时亚洲形成高气压中心,故⑤、④、③气压值分别是1032、1024、1016。此时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中心,故①、②气压值分别为1000、1008。故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1008、1024,选D。【15题详解】根据风向的画法,先画出C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由南指向北,然后向右偏转30°-40°,即可得出C点的风向是西南风,选D。【点睛】风向的确定第一步:画出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第三步:按照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偏转规律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30°~45°偏角的风向(近地面),或画出与等压线平行的风向(高空)。(如下图)读“地理课堂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 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 B. C. D. 17. 下图符合实验模拟的原理的是A. B. C. D. 【答案】16. A 17. B【解析】【分析】考查热力环流原理。【16题详解】根据热力环流)良哩,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在冰块处下沉,在热水处上升,烟的运动轨迹是顺时针环流。图A符合,A对。图D、图C没有形成环流,图B是逆时针方向环流,B、C、D错。所以选A。【17题详解】该实验烟在冰块处下沉,在热水处上升,即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主要模拟的是热力环流, B对。A错误。C选项晚上刮的是山风,有山顶吹向山谷,D选项是由郊区吹向市区,成逆时针。CD错误。所以选B。【点睛】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方向冷的地方气温低、气压高,热的地方气温高,气压低,空气由高压欧向低压。热力环流是循环运动,形成环流。北半球某区域甲、乙两地之间有热力环流形成。下面①图为该区域等压面示意图,②图为丙、丁所在水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①图中A. 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B. 丙处气压高于丁处C. 甲地气流流向乙地 D. 丙处云量少于丁处19. ②图中,飞机与风向的关系是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C. 风从东侧吹来 D. 风由西侧吹来【答案】18. D 19. B【解析】【18题详解】①图中,甲地等压面下凸,为近地面低压区,气温应高于乙地;丙与丁相比,丁处等压面上凸,则丁为高压,丙为低压,丙处气压低于丁处;甲处气压低,故近地面气流从乙地流向甲地;丙处对应近地面的甲地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量少;丁处对应近地面为低压,气流上升,多云雨,故云量大于丙处。据此分析选D。【19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丙与丁相比,丁处等压面上凸,则丁为高压,丙为低压,丙处气压低于丁处,则②图中,气压梯度力由丁指向丙,因丙丁位于高空,不考虑摩擦力影响,仅考虑气压梯度力及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后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②图中指向南,则飞机逆风飞行,选B。【点睛】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1)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一般认为1500米以上)——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影响,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影响,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20. 图中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中,可以用来代表夏季风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1. 跨流域调水所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2. “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A. ①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20. B 21. D 22. D【解析】【20题详解】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据图可知,①表示蒸发,②环节表示水汽输送,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将水汽从海洋上空输送到大陆上空,③表示大气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故B项正确。【21题详解】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据图可知,①表示蒸发,②环节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大气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所影响的主要环节是④,故D项正确。【22题详解】据材料分析可知,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可以推出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故D项正确。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密度随温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 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海水年平均( )A. 密度、温度、盐度 B. 盐度、温度、密度C. 温度、密度、盐度 D. 密度、盐度、温度24. 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A. 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B. 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C. 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D. 温度低、曲度较高、密度大25. 对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大小没有明显影响的是( )A.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B. 河流汇入 C. 洋流 D. 沿海人工养殖【答案】23. A 24. A 25. D【解析】【23题详解】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表示海水温度;副热带海区温度高、蒸发大于降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③表示海水盐度;一般情况下,海水密度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①表示海水密度。A正确。选A。【24题详解】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赤道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水温高;但降水多,盐度小,密度小。A正确。选A。【25题详解】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河流汇入、洋流都会影响到海水盐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河流是淡水,河流汇入,海水盐度低;洋流来自不同海域,暖流一般导致盐度高,寒流一般导致盐度低;A错,B错,C错。对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大小没有明显影响的是沿海人工养殖,D对。选D。2018年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袭击香港,引发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暴潮,造成相当大的损害,由于防备工作准备充足,香港特区整体上安然度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2018年9月15日,香港岛外海上出现了巨浪,其主要成因是( )A. 台风活动带来的强风吹拂B. 洋流运动引起的海水波动C. 夏季风带来的风暴增水D. 海底地震导致的海水猛涨27. 下列现象不会导致风暴潮发生的是( )A. 台风侵袭 B. 温带气旋活动C. 强风恰遇涨潮 D. 火山爆发28. 下列措施属于防御风暴潮的工程措施是( )A. 修建防波堤 B. 建设防护林C. 及时发布预报 D. 严格管理沿岸各种活动【答案】26. A 27. D 28. A【解析】【26题详解】根据材料,2018年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袭击香港,说明15日香港外海的台风活动带来的强风吹拂使其出现巨浪,A对;洋流、夏季风一般不会引起巨浪,材料中没有显示该时间段有海底地震的发生,BCD排除。故答案选A。【27题详解】台风侵袭引起大风扰动海水漫溢到陆地形成风暴潮;温带气旋活动可能引起温带地区的风暴潮;强风恰遇涨潮可能会使海水漫溢陆地,形成风暴潮;火山爆发可能会引起海啸,不是风暴潮,故答案选D。【28题详解】注意审题要求选择“工程措施”,排除BCD;修建防波堤属于工程措施,可以起到防护海岸的作用,故答案为A。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9.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搬运 B. 海浪堆积 C. 流水堆积 D. 洋流搬运30. 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黄土高原的沟壑 B. 台湾岛 C. 华北平原 D. 喀斯特地貌【答案】29. C 30. C【解析】【29题详解】河口三角洲是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而形成。因此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故选C。【30题详解】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是河流的堆积地貌;而黄土高原的沟壑、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台湾岛是大陆岛,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31.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两种辐射和两种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字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太阳未升起时天空已发亮,该现象与________有关(填数字)。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2)夜间雾霾天气会使当地④________,雾霾天气发生会使白天变暗,称之为“暗岛效应”,其原因与________(填数字)最相关。(3)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保温作用减弱,这一原因与图中________(填数字)过程有关,依据此原理农民常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防御霜冻。【答案】 (1). 地面辐射 (2). 大气逆辐射 (3). ③ (4). 增强 (5). ③ (6). ④ (7). 熏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大气受热过程,涉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保温作用等知识点。【详解】(1)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①由地面指向大气,则数字①表示地面辐射,说明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②由大气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将热量还给地面。太阳未升起时天空已发亮,为散射作用,属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该现象与③有关。(2)④由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对地面的作用为保温作用,夜间雾霾天气,云量多,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当地④增强。雾霾天气发生会使白天变暗,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称之为“暗岛效应”,其原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与③最相关。 (3)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晴朗的夜间云层较少,大气逆辐射减弱,保温作用减弱,④由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对地面的作用为保温作用。依据此原理农民常用熏烟方法可以增加空气中尘埃(充当凝结核)、二氧化碳等成分,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防御霜冻。32.下图示意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地面(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3)若图中为热力环流,则A、B两地为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4)若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_(白天/夜晚);A、B两地间吹________(海风/陆风)。(5)若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6)若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将________(增强/减弱)。【答案】(1)④;⑤(2)A-B-④-⑤-A(3)B地 (4)白天;海风(5)西北风(6)增强【解析】【分析】考查热力环流知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基础掌握扎实并学会运用【详解】(1)同一地点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①>⑤,④>③。①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①=②=③。因此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2)据图中等压线分析,④为高压,⑤为低压,对应近地面上,A为高压,B为低压。近地面高低压和热力差异有关,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反之形成高压。因此A处气流下沉,B处气流上升;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热力环流方向是A-B-④-⑤-A。(3)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高压,B为低压,A处遇冷气流下沉,B处受热气流上升。若图中为热力环流,则A、B两地为气温较高的是B地。(4)若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结合以上分析,A为高压,B为低压,可知此时海洋温度低出现下沉气流,陆地温度高出现上升气流此时为白天;A为高压,B为低压,风由A吹向B,A、B两地间吹海风。(5)A为高压,B为低压,风由A吹向B。若该地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西北风。(6)若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B处气流上升更强烈,A处气流下沉更强烈,导致AB将气压差变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将增强。33.读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海域位于___________(南/北)半球。(2)按海水的性质分,洋流AB属于__________流,洋流CD属于_________流。(寒流或暖流) (3)了解海水运动规律,有利于开展海岸工程建设、_______、________ 等 【答案】 (1). 北 (2). 暖流 (3). 寒流 (4). 渔业或航运或发电或潮间带养殖或海水污染防治 (5). 渔业或航运或发电或潮间带养殖或海水污染防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详解】(1)全球水温大致是由赤道附近向南北递减。根据图中等水温线的分布,水温向北递减,为北半球。(2)洋流流向和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一直。此图位于北半球,AB由低纬流向高纬,属于暖流;CD由高纬流向低纬,属于寒流。(3)洋流的地理意义: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洋流对航行也有影响,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速净化速度,但也会使污染范围扩大。了解海水运动规律,有利于开展海岸工程建设、渔业、航运、发电、潮间带养殖、海水污染防治等。【点睛】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