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二课时《图形的周长》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6978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二课时《图形的周长》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6978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二课时《图形的周长》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6978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 周长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
教材76~77页 学习测量并计算封闭图形的的周长。
教学提示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图形周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合理的测量方法,对图形的周长进行测量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兴趣及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和测量周长的方法
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街心公园及各种封闭图形幻灯片。
学具准备:火柴棒 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街心公园示意图。
师:张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绕着公园边的小路散步,你能用彩笔描出张奶奶绕公园一圈的路线图吗?
学生动手画路线图,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看看,大家画的路线图已经显示在屏幕上了,谁能指一指这个公园的“一圈”在哪儿?(着重让学生说明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师:谁能说说怎样才算一圈?
生:张奶奶绕公园的一圈从公园边上一个地点出发,绕着公园的边线走,最后回到这一点。
师:看示意图,你们能根据公园的各条边线的长度,算出张奶奶绕公园的一圈要走多少米吗?
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出来,师点名回答。
生:要把图中各个边线的长度加起来,就是公园一圈的长,我是这样列式的:
60+50+60+28+20=218(米)。
那么,张奶奶走一圈就是218米。
师小结:这个218米,既是张奶奶绕公园边线走一圈的长度,也可以说是这个街心公园的周长。
师:大家数数,这个公园是由几条边组成的?
生:五条边。
师:对,我们可以把公园看成一个不规则的五边形,这个五边形的周长就是五条边线长度的和。
师:下面看看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该怎么算呀?
小组探究,交流合作。
生:我们组算出了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45+25+38
=70+38
=108(厘米)
生:我们组算出了四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35+48+65+52
=83+65+52
=148+52
=200(分米)
生:我有更简便的方法,把几个加数分别凑整,
(35+65)+(48+52)
=100+100
=200(分米)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不仅会计算周长,而且还能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地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三角形的周长我们知道了,四边形的周长我们知道了,五边形的周长我们也知道了。可还有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同学们,我想问一下,六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七边形呢?八边形呢?
学生交流讨论。
师:除了用线段围成的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外,还有其他的图形吗?请画一画,并指出它的周长。
在学生各自动手画图的同时,教师巡视,找出一些特殊的图形,如圆等,上前展示或者上黑板画。探究这些特殊图形的周长。搞清楚下面两个问题:这个图形有周长吗? 怎么计算呢?
师:不管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还是五角星、半圆形等,是图形就有周长,对吗?
教师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
师:这个图形有周长吗?
教师让一位说“有的”的小朋友去指出“角”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周长的“周”是什么意思,我们小朋友经常会在操场上跑一周或者说一圈,是什么意思?
师:(指着角)这个图形有没有连起来?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
(引导出封闭图形这个概念。)
师:是呀!一个封闭图形周围长度的总和,也就是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板书: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的长叫做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在整个自主研究图形的周长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体会了发现和创造的乐趣,学会并理解了图形的周长,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整个过程都处处以学生为主体。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
小组学生合作动手摆一摆,再填表。
全班交流,讨论。
2、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探究:半圆形的花坛周围装护栏,护栏的总长就是花坛的周长。
讨论:花坛的周长由哪些线段组成?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全班讨论,交流。
3、练一练第3、4题。
提醒学生先要判断一下图形是不是封闭图形,再来计算周长。
学生独立测量各图形的边线的长度并记录下来,最后计算出图形周长。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在生活使用数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达标反馈。
填空。
1、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 )条边长的( ),四边形的周长指的是( )条边长的( )。
2、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的长就是图形的( )。
3、一根牙签长6厘米,用4根牙签摆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
1、三 长度总和 四 长度总和
2、 周长
3、 6+6+6+6=24(厘米)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中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充分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我们一起总结一下:通过这节课对图形周长的研究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17分米
10分米 5厘米
4分米 5厘米 5厘米
8分米
5厘米 5厘米
5厘米 11分米
答案:
4+4+10+10=28(分米)
5+5+5+5+5+5=30(厘米)
17+8+8+11=44(分米)
板书设计。
图形周长
60+50+60+28+20=218(米)
答:张奶奶走一圈就是218米。
45+25+38 (35+65)+(48+52)
=70+38 =100+100
=108(厘米) =200(分米)
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的长叫做图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
本课时通过学生观察图意,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然后利用数据进行计算周长,
把具体问题数学化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根据周长的概念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包。
例: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分析:把组合图形的边长相加即可。
答案:5×2+2×2+10×2+4=38厘米
(二)资料链接。
跑步
今天,晴空万里,还不时有微风吹来,好舒服。我不由自主地来到操场,练习跑步。差不多跑了3圈,我就已经满头大汗,“真累呀!”我低声叫道,“到底我跑了多远呢?”我坐在台阶上,用小米尺敲着脑袋。
突然,我大叫一声:“有了!”我连忙行动起来,用小米尺量了一下我一步的长度,是35厘米,我便沿着跑道走,1步,2步,3步“这样做太麻烦了。”我心里想,怎么办呢?我立刻想到了卷尺。于是飞快地回去找妈妈,拿来几卷卷尺,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量起来。我们用卷尺量出直道的长度,再用步测的方法量出弯道的长度。终于,我们量出来了,跑道的周长是200米,然后,我用小石子在沙地上写着:200×3=?“是600!”不知是哪个小机灵鬼冒出了一句,我一看,是对的,便兴奋地喊起来:“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我跑了600米!”
我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我会在生活中用数学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第4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3页。
2021学年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综合与测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情景导入,拓展练习,归纳总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