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1讲水循环教案湘教版
展开
第11讲 水循环
1.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1)水体存在有三种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陆地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由图甲可知,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水体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与地下水。
(3)结合图甲及所学知识,说明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
(4)图乙中左图表示丰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5)图乙中右图表示枯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6)各类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2.自然界的水循环
(1)主要环节: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⑨蒸腾。
(2)图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①③④⑤⑥⑦,表示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①②,表示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④⑧⑨。(填序号)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诗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降水、地表径流环节。
(4)人类活动对⑤(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5)简要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④“塑造”——地表形态。
微点1 水循环的动力和根本原因
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水循环的根本原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微点2 内、外流区的水循环
外流区域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微点3 水循环类型的判定
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了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微点4 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
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表现为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微点5 人类活动对下渗环节的影响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下渗,这其中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1)有利方面包括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坡地改梯田、翻耕土壤以及植树造林等均可增加下渗量。
(2)不利方面主要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使水分下渗量减少。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高考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2 题。
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B
1.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
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储量、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1)依据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条件判断
补给
汛期
分布
湿润区
降水
取决于降
水的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干旱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季
温带大陆性
气候区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我国东北、俄罗斯
永久性冰川融水
夏季(主要)
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020·南昌二中月考)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平均各月每旬降雨量、降雪量、融雪量及融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河流汛期较长,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好,有利于下渗
B.融雪时间长,补给水量多
C.降雨总量大,持续时间长
D.补给类型多样,时间错开
2.下列对该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B.植被根系发达
C.夏秋季节多沙尘暴
D.土壤有机质丰富
3.影响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差异的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人类活动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流域降雨少,降雪时间长,融雪补给河流时间长,说明该地低温时间长,可能是因为其纬度高或海拔高。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有季节性积雪,但没有冰川分布,而该河流有融冰补给,应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低;随着气温回升,3~6月融雪量较大,7~9月有冰川融水补给,且此期间还有降雨补给,降雨、融雪、融冰多种方式错开补给该河流,所以河流的汛期较长。第2题,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较少,植被多为根系发达、地表部分矮小的植被,土壤比较贫瘠,A、D错误,B正确;西北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C错误。第3题,该河流域降水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为盛行西风挟带来的水汽形成的,A正确。
答案:1.D 2.B 3.A
(2020·贵阳一中质检)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若图中有河流,则该河流( )
A.流向东北 B.水能丰富
C.汛期较长 D.为地下河
5.图示时期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解析:第4题,图中西侧的等高线弯曲部位凸向高值区,说明该位置为河谷,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A正确;根据等潜水位线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河流水补给潜水,不可能为地下河,D错误;由图可知该地的等高线数值较小且分布较为稀疏,水能资源并不丰富,B错误;该地位于华北地区,降水集中,雨季较短,汛期较短,C错误。第5题,由图分析可知,此时河流水补给潜水,说明此时河流处于丰水期。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8月降水较多,河流处于丰水期,C正确。
答案:4.A 5.C
水 循 环
(2018·高考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回答第1题。
1.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D
(2017·高考全国卷Ⅰ)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回答2~4题。
2.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3.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4.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2.C 3.A 4.B
5.(2018·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等。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如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2020·西安名校联考)流域水平衡包括大气水平衡、地表水平衡两个方面,分别对应着两个抽象的水库,即“大气水库”和“地表水库”。下图是某流域水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跨流域调水、蒸发、降水、水汽输入
B.水汽输入、降水、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水汽输入
D.水汽输入、蒸发、降水、跨流域调水
2.下列关于流域水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跨流域调水减少了地表水库的水量
B.植被的变化对流域水平衡有影响
C.地表水库只包括河流水和湖泊水
D.大气水库的水只来源于植物蒸腾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是进入地表水库的水体,且从流域外输入,应为跨流域调水;②是直接从大气水库进入地表水库的水体,为降水;③是由地表水库进入大气水库中的水体,为蒸发;④是从流域外进入大气水库中的水体,为水汽输入。第2题,跨流域调水影响地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对输入地区来说,可增加地表水库的水量;植物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可通过蒸腾作用影响流域的蒸发量;地表水库包括所有地表水资源,即湖泊、河流、沼泽等地表水体;大气水库的水来自地表水蒸发、植物蒸腾和其他区域水汽的输入。
答案:1.C 2.B
(2020·青岛模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 mm,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回答3~4题。
3.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沙丘1~2 m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
A.坡顶>坡中>坡脚 B.坡顶>坡脚>坡中
C.坡脚>坡中>坡顶 D.坡中>坡脚>坡顶
解析:第3题,该地夏秋气温高而蒸发强,不易储存水分;冬季气温低,积雪融化量少而水分少;春季积雪融化而土壤水分最丰富。第4题,坡顶地势高、多流沙,水分不易存留,则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最少;坡中有坡顶积雪融水、山地降水,植被涵养水源作用使部分地表径流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储存在土壤中;坡脚地势低平,土层较厚而储水能力强,加之有坡顶、坡中土壤水流入,以及地表径流下渗,使其土壤含水量最大。
答案:3.A 4.C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了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读纵横坐标
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上面甲、乙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读流量过程图,分析水文特征
(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
如上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7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读流量分布、大
小,判断补给类型
(1)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读流量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甲河水量丰富,在我国应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在我国应主要分布于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读流量变化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
若流量季节变化平稳,说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或上游有湖泊等;若流量季节变化大,说明植被破坏严重等
下图分别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读图回答(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判读流程】
第一步,读流量变化曲线,分析水文特征。
从图b中可知,甲水文站流量大,且洪峰较乙水文站早,结合图a中流向可知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④地。
第二步,据流量变化特征,分析影响流量变化的因素。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值小于甲水文站,结合图a可知湖泊位于乙水文站上游,对乙水文站流量有调节作用。
【尝试解答】 (1)D (2)C
(2020·长春质检)读我国新疆某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回答1~2题。
1.该河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
B.冰川积雪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2.关于该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明显冬汛 B.流量大
C.无明显汛期 D.有断流现象
解析:第1题,图中河流位于我国新疆,流量较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可判断出该河流量受气温的日变化影响明显,故补给形式为冰川积雪融水。第2题,结合上题答案,图中河流流量小,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可推测该河流在冬季由于气温低,会出现断流现象。
答案:1.B 2.D
(2020·合肥模拟)下图中,甲为某地水系略图,乙为A、B两水文站的年内径流量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A、B两水文站所在地区可能位于( )
①中国南方 ②智利中部
③法国南部 ④英国南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从甲图中可判断( )
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7月沙洲的面积最大
C.7月河流的输沙量最小
D.7月M处河流自东向西流
解析:第3题,从乙图中可看出河流流量最大月份为7月,我国南方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故该地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智利位于南半球,中部是地中海气候,7月是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①②正确;法国南部是地中海气候,7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英国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小,③④错误。第4题,从乙图中可看出A点径流季节变化较B平稳,说明A点位于湖泊下游,受湖泊调节作用,径流季节变化较小,可判断出河流自B流向A,也就是由东南流向西北;7月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输水量大,沙洲面积最小;7月为河流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M处河流自东向西流,D正确。
答案:3.A 4.D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类
角度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
角度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
角度三 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
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
流速
流速快(慢)
汛期
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夏季(其他季节),汛期出现在×月至×月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结冰期为×月至×月
凌汛
有(无)凌汛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长度
河流长度大(河流短小)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小)
河流流向
向西向东(其他方向)流,先向东后折向南
落差
落差大(小)
水系形态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
支流
支流多(少)
河道特征
河道宽(窄)、深(浅)、平直(弯曲)
(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1、图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套用模板】
模板答题要点
要点获取依据及生成
流量、汛期、水位
含沙量
图1→盆地地形、地形平坦、森林覆盖率高、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
水能
图1→盆地地形较平坦,水流缓慢→水能资源不丰富
【尝试解答】 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1.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海拔130 m)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
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解析:注意图中信息的判读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图2中河流的水位数据是分析甲地河流水位特征的关键之处,对信息提取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可从水位高低、高低水位出现的时间加以分析。在分析原因时要从该地的气候特征、该地所处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答案:特征: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 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月至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至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
成因:降水量丰富;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2.(2020·安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 659 km,流域面积76.6万km2,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朱巴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即可。(2)可从河流补给减少和支出增加角度分析。(3)运用“地上河”知识分析,即自然原因是“泥沙+堆积”。
答案:(1)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河流上游落差大;等等。
(2)下游流域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降水逐渐减少;蒸发旺盛,下渗增加;下游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无支流汇入。
(3)上游山区落差较大,水蚀作用强,河流携带大量沙石;卢格以下部分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在人为筑堤束水情况下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一、选择题
(2020·济宁一模)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1)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率)约95%;(2)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得出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1~2题。
降雨月份(月)
降雨场次
降雨量(mm)
降雨强度(mm/h)
土壤流失量(g)
甲
乙
丙
5
1
26.70
1.46
7.82
0.17
25.22
2
32.00
2.20
22.93
9.75
324.04
3
24.32
3.05
32.23
11.24
386.55
8
4
11.75
2.66
5.98
2.45
221.79
5
14.40
3.24
19.14
3.17
226.18
6
53.33
3.88
222.12
130.34
4 867.96
1.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 )
A.实验组Ⅰ、对照组、实验组Ⅱ
B.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
C.实验组Ⅱ、实验组Ⅰ、对照组
D.实验组Ⅱ、对照组、实验组Ⅰ
2.据实验数据推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最显著的水循环环节是( )
①降雨 ②蒸发
③下渗 ④地下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约95%,植被盖度最大,根系深长,土壤流失最少,对应乙;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植被盖度较小,土壤流失较多,对应甲;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缺少植被保护,土壤流失最多,对应丙。第2题,据实验数据推断,降雨强度越大,植被盖度越小,土壤流失量越大。降雨量大,降雨强度大,对地表侵蚀强,①对;蒸发不是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②错;植被盖度主要影响下渗和地表径流,植被盖度越高,对径流截流越多,下渗量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小,侵蚀越弱,水土流失越少,③对;地下径流对土壤流失影响小,④错。
答案:1.C 2.D
(2020·东北三省三校模拟)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雨水通过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实现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右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花园可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缩短汇流时间
②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
③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衔接
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
A.调节a B.调节e
C.增加f D.增加d
5.以下城市最适宜建设“海绵公园”的是( )
A.兰州 B.乌鲁木齐
C.拉萨 D.杭州
解析:第3题,由题干可知,雨水花园的作用是集水(或汇水),增加下渗,①对于雨水花园作用的表述错误。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③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a为地表径流环节,d为降水环节,e为蒸发环节,f为水汽输送环节。通过题干材料对“海绵公园”建设原理的描述,可以确定其主要影响地表径流。第5题,杭州降水丰富,可利用“海绵公园”减轻城市内涝问题。A、B、C选项中的城市均较干旱,不易发生内涝现象。
答案:3.D 4.A 5.D
(2020·浙江“七彩阳光”联盟联考)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回答6~7题。
6.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
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蒸发量较大
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7.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地(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6题,铺有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有植被的地方,无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荒地。两块搓衣板淋水后,无毛巾的摩擦力小,流速快,水流量大,蒸发量小,盆底存水较多;有毛巾的摩擦力大,流速慢,水流量小,蒸发量大,盆底存水较少。故选A。第7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山地植被恢复后,大气湿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故选C。
答案:6.A 7.C
(2020·河南天一大联考)橡胶坝是一种新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由高强度帆布做强力骨架锚固在基础底板上,形成密封袋型,通过充/放水(气)进行蓄/泄洪。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浐河是灞河的一级支流,自南向北汇入灞河后又继续向北注入渭河。在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的浐灞生态区内,浐河和灞河上修建了多座橡胶坝。下图示意灞河、浐河西安市区河段橡胶坝完工后的地下水位(单位:米)分布。据此回答8~9题。
8.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
A.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B.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灞河M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D.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9.在浐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的影响是( )
A.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
B.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
C.沉积物减少,河流清淤工作减少
D.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
解析:第8题,图示灞河M坝下游地下水位线向北(数值小)弯曲,说明河流附近地下水位高于两侧,则下游河段为河水补给地下水。灞河M坝上游地下水位线基本呈东西延伸,可判断灞河M坝上游地下水均由南向北流。结合河流位置,可知浐河左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右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灞河M坝上游右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左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第9题,修建橡胶坝拦水,可增加该坝上游河流水量,可利用水量增多,干旱季节因水景而增加优美景观。
答案:8.C 9.B
水文地质剖面图是反映某一地段在一定垂直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它主要反映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等情况,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垂向变化等。下图是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水文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被人们称为人间瑶池的黄龙,以其奇幻美丽的钙化池闻名于世,如“迎宾池”“争艳池”和“五彩池”,钙化池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
A.雨水和地下水 B.雨水和河流
C.冰雪融水和河流 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11.黄龙是一个比较脆弱的水文地质景观。有研究表明黄龙景区钙化池目前正处在衰变退化阶段,其衰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加剧 B.景区开发超载
C.地下水位上升 D.泉水溢出量减小
解析:第10题,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水文地质剖面图显示,山体地下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沿着断裂上升溢出地表形成泉水,并以地表径流形式沿沟直下,逐级注入“五彩池”“争艳池”和“迎宾池”。故选A。第11题,由上题可知,钙化池的补给水源为雨水和地下水。黄龙的兴衰取决于地下水的溢出状态,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景区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溢出量减小,钙化池景观呈衰退之势。故选D。
答案:10.A 11.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的第三大岛,属于地中海气候,中部低地平原气候最干热。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 mm,山地可达600~1 000 mm,但多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岛上没有常流河,只有少数季节性河流,人们平时取用地下水。常住人口约120万。
(1)分析中部低地平原气候干燥的原因。
(2)分析塞浦路斯无常流河的原因。
(3)有人认为塞浦路斯可以通过大力开采地下水来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请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不合理性。
(4)我国某公司计划到塞浦路斯投资建设海水淡化厂,你认为是否可行?请为该公司的决策做简要的市场投资评估。
解析:(1)气候干燥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条件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岛中部低地平原处于特罗多斯山的背风坡(雨影区),气流下沉,降水较少;该处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位于该岛中心区域,离海较远,水汽较少,所以气候干燥。(2)主要从气候条件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该岛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 mm,且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少;该岛纬度较低,且为地中海气候,蒸发量大;岛屿面积小,河流的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小。(3)主要从地下水的储量和开采地下水带来的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降水量小,下渗量小,且蒸发旺盛,故地下水量小;过度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导致水质下降。(4)解决海岛缺水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海水淡化,若认为可行,主要从海水淡化的技术和海水淡化的市场方面进行评估;若认为不可行,可主要从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市场的消费量方面进行评估。
答案:(1)处于特罗多斯山的背风坡(雨影区),气流下沉,降水较少;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位于该岛中心区域,离海较远,水汽较少。
(2)雨季时间短,年降水量小,河流流量小;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岛屿面积小,河流的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小。
(3)该地降水量小,下渗量小;蒸发旺盛,地下水量小;过度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导致水质下降。
(4)可行。理由:该岛淡水资源缺乏;距离亚、非、欧大陆较远,进口淡水成本较高;海水淡化的市场前景好;海水淡化技术日渐成熟;远离大陆,水质好且海水量大。
或不可行。理由:海水淡化工程投资大,耗能多;该海域海水盐度较高,淡化成本高;人口较少,淡水供求矛盾并不突出;经济增速较缓,市场空间有限。
13.(2020·唐山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图甲)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很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图乙),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
(1)指出巴音河的流向及该河流域的类型。
(2)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由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
(3)说明托素湖成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
(4)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变成咸水湖,请你为该专家提供合理的解释。
解析:(1)由图中巴音河东侧支流判断,巴音河东侧海拔高,最终注入可鲁克湖,进而判断河流流向,图示区域地表水不能流到海洋,则为内流区。(2)图示莲湖中部有岩浆喷出,且形成陆地使湖泊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湖泊。(3)淡水湖变为咸水湖,说明湖泊盐分含量变高了,可从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注入,但最终水分蒸发而盐类物质在此集聚角度分析。(4)可从湖泊水分损失(蒸发或用水过度)、盐类物质不能通过两湖之间河流外泄角度分析。
答案:(1)流向:自东南向西北。流域类型:内流区。
(2)阶段Ⅰ至阶段Ⅱ:莲湖中部地下岩浆开始侵入。阶段Ⅱ至阶段Ⅲ:湖底中部岩浆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导致湖床抬升(包括喷发物堆积),莲湖最终被一分为二形成可鲁克湖和托素湖。
(3)托素湖(地处盆地)为内流湖,可鲁克湖水中的盐分可通过相连的淡水河排入其中,随湖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而成咸水湖。
(4)(全球变暖背景下,)流域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两湖之间的地壳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流域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