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7035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本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和各种示意图,让学生识记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和矿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和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炎热多雨的气候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热带草原气候知识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 学
准 备
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挂图,自制非洲气候带分布图,自制重点地名纸条6张,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一册中我们学习了世界的分区地理,非洲分为哪两个区?北非分布着什么人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本节课要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由于这里大部分居民属于黑色人种。因此,本区又被称为“黑非洲”。
【板书】第十三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
【出示目标】投影仪出示
【导学达标】
【板书】一、范围和地理位置
【读图】读“本区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政区图。”
【提问】请同学们用红色笔在图上描出本区与北非的界线,说出本区在非洲的相对位置。
【板书】1 位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
【提问】请同学们说出本区东西部所临的海洋,在图中找到赤道,观察赤道穿过本区什么部位?
【板书】2 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地区
【读图指导】引导学生在图中认识尼日利亚、几内亚、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赞比亚、南非、刚果等主要国家的分布。
【提问】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海拔大多在多少米上?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学生看图回答)
【挂图】出示非洲地形图
【板书】二、本区地形特点1 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提问】让学生读课本插图13 3图,回答东非大裂谷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板书】2 东非大裂谷
【讲述】裂谷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死火山和活火山,谷底湖泊连串。裂谷带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现在还在继续扩大。
【板书】非洲最高峰—乞立马扎罗山非洲最深湖—坦噶尼喀湖非洲最大湖—维多利亚湖
【读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到刚果盆地,自学P36第三段文字,找到刚果河,观察其流向、注入海洋、沿途地形与尼罗河有什么不同。
【板书】3 刚果盆地
【读图】观察非洲的海岸线特点:海湾、半岛、岛屿较少。
【板书】4 海岸线较平直
【提问】指导学生读图,回答下列地名:
【板书】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非洲大陆西南端的尖角—好望角
【自学】让学生从“读一读”中了解好望角在航海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提问】读图13 5和13 6,回答课本P37中的3个小问题。
【总结】从图中可以读出赤道穿过本区中部,南回归线穿过本区南部,从而知晓本区大部分处在热带范围,绝大部分地方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方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板书】三、炎热多雨的气候
【读图】让学生读P30“非洲气候带分布图”回答:本区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它们各分布在什么地方?以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哪种气候类型范围最广?
【板书】1 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2 热带草原面积广大
【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而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则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风从海洋上吹来,降水丰富,草能长到2米高;干季,风从内陆吹来,降水稀少,草多焦黄枯萎。
【读图】指导学生读课本P3813 7图和13 8图,观察稀树草原上的植物、动物组成的两种景观。讨论两种景观的变化与降水量多少的因果关系、降水量变化与风向变化的因果关系。得出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
【判断】指导学生读(A)基桑加尼和(B)恩贾梅纳两地气温降水图、判断其气候类型。
【讲解】A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B地全年气温较高,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半年较多,半年较少,有的月份甚至无雨,属热带草原气候。
【自学】指导学生读“天然动物园”,向学生进行环境观、资源观教育。
【板书】四、丰富的矿产资源
【读图】指导学生读“矿产分布图”,让学生分析本区与北非在矿产资源种类上的差异。
【讲解】本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很多矿产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读书】学生读课本P40文字后总结填空矿产名称黄金金钢石铝土铜石油主要国家名称储量和产量在世界地位
作 业
布 置
课本P40“做一做”中的填表练习
2.读图填充图P7—8点评
课堂总结
1、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知道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2、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原因和后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非洲各国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及图片,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通过综合分析,理解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97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及自然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人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全册地理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教案及反思,共7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位置,地形和河流,教学方法体验,教学过程,河流,华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