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2.1地势和地形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及三大阶梯的分布。
2.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剖面图等图像资料找出我国地势的特征。
联系生活实际归纳我国地势对其他自然因素及经济活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诗歌、读各种地图等多种形式,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和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特点。
难点:认识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能源、交通等的影响。
教 学
准 备
中国立体地形图或课件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
教师:谁会背古诗《长歌行》?
学生: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师:“百川东到海,何时赴西归……”该诗句是否符合地理规律?你还能说出哪些反映河流东流的诗句或歌曲?
学生: 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百川东到海……
教师:请学生唱《水浒传》歌曲“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天上星星参北斗……)或电视剧《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主题曲。
研讨新课:
教师:上述诗歌都能反映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下面两幅剖面图哪个更能准确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呢?说明判断理由。
图A 图B
学生:图B,中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
教师:读中国地形图,(1)找出下列地形区,并读出它们的海拔。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用具体数据进一步说明我国的地势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
青藏高原:4 000米,属于第一阶梯;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等:1 000—2 000米,属于第二阶梯;
东北平原、东南丘陵等:500米以下,属于第三阶梯。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顺口溜,进一步体会我国地势特点。(可以把顺口溜的部分内容空白,让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填完整。一些词语也可以改动。)
我国西高东部低,地势大致呈阶梯。一级海拔超四千,青藏高原是屋脊。
一至两千是二级,宽广高原和盆地。丘陵平原为三级,海拔低于五百米。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书中21页学习行动1,归纳我国地势特点,认识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学生:独立完成活动1。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书中22页学习行动2—4,认识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流向、能源、交通等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
活动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江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进行农业生产。东部地区气候宜人。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所以“以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活动3: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人们建设水电站。如一、二阶梯交界处的二滩水电站,二、三阶梯交界处的三峡、葛洲坝水电站等。
活动4:优势:向东流淌的大和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
劣势: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教师:继续指导学生读教材图2。1“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和地图册“北纬36度剖面图”。学生:进一步通过读图体会我国地势特点。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西高东低,分为三级阶梯。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走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有巨大的影响。
水汽深入内陆
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海拔:6 000米
水能丰富
海拔:3 000米
水能丰富
大江东流
第一阶梯:
高原、山地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
大陆架
作 业
布 置
复习本节课知识点,预习下节课知识点
课堂总结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通过 “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东到海”等诗句及谚语“水往低处流”可以比较好的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先是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主要地形区的海拔,对我国地势“呈阶梯状”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学生探究性活动----利用橡皮泥制作立体地势阶梯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纸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设计,共3页。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复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