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练习:4.2 地貌的观察(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练习:4.2 地貌的观察(含解析)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练习:4.2 地貌的观察(含解析)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练习:4.2 地貌的观察(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优秀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优秀同步测试题,共7页。


    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2为甲、乙两点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陡崖M最大落差可能为( )


    A.198 m B.290 m


    C.380 m D.450 m


    2.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


    A.300 B.400


    C.500 D.600


    3.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正东方向


    C.正西方向 D.西南方向


    解析:第1题,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叠,故陡崖相对高度大于等于200 m,小于400 m,最大值接近400 m。第2题,由地形剖面图可知,d处为一洼地,故等高线P的数值为400。第3题,由甲到乙方向为正南方向,由此可以推知,王村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


    答案:1.C 2.B 3.B


    “坪”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局部地形。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5.下列各村通往M乡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 )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④村所在地等高线最稀疏,则相对其他三地来说坡度最小、最平坦,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①村通往M乡的公路穿过的等高线最多,则公路起伏最大。


    答案:4.D 5.A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7.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解析:第6题,图示区域海拔大多位于500 m以下,地势起伏和缓,以丘陵、平原为主。分水线呈西北—东南走向,两侧地势较低。第7题,根据“凸高为低”原则,甲、乙两条虚线处比两侧地势低,表示山谷。


    答案:6.C 7.D


    8.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________。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解析:(1)河流流向的判读要注意两点:第一,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的,则应判断河流所流经区域的等高线情况;第二,要注意指向标等方向信息。(2)地形、地势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及分布等要素。(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描述某地位置,可用标志性的地物(如河流、山脊、山谷等)来指示,也可以用海拔来表示其分布位置。(4)主要从线路长短、坡度陡缓等方面分析。


    答案:(1)自东向西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①海拔为300~400 m;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流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


    (4)合理。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相同或实际距离相近;攀登的相对高度相同或两山海拔相近。


    或不合理。理由: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学考等级练]


    (2019·河北武邑中学质检)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为( )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在陆地上,地表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根据图中信息,大体可判断曲线甲与地形曲线呈正相关,曲线甲为表达地壳厚度的曲线,故C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基本上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故B错,D对;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故A错;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 km,平原地区为30 km左右,故C错。


    答案:1.C 2.D


    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3~4题。





    3.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


    A.500 m B.550 m


    C.600 m D.650 m


    4.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第3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 m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 m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或600 m,则B正确。第4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000 m2”,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地,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


    答案:3.B 4.D


    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的地形是( )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6.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解析:第5题,该地区地形若为山峰,其中M地的地势应该最高,但乙图中M地地势低于c地;若为山脊,乙图中M地海拔介于c、d两地之间,则其东西剖面上M地应高于a、b两地,与丙图不符;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M地顺山而下,地势比左右两侧低,符合山谷特征。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和图示可知,a地的地势比M地高,c地的地势比M地和d地都高,故a地的水体受重力作用会向位于山谷中地势低的d地流动,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答案:5.C 6.D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 题。





    7.图中山峰与桥梁①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450 m B.650 m


    C.750 m D.850 m


    8.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③地


    D.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图例可知,图中山峰的海拔在900~1 000 m之间,河流的海拔在300~400 m之间,河流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在500~700 m之间。第8题,根据等高线的凸向可知,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该地地势东南、西南和西北高,东北低;②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③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③地大于②地;乙村位于河流沿岸,靠近山谷,地势起伏大,容易受泥石流影响。


    答案:7.B 8.D


    9.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点位于图乙中A点什么方向?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甲的地形类型,并说出判定依据;判断图乙所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定依据。


    答案:(1)东南方向。700 m。


    (2)甲>乙。依据:两图图幅相差不大,图甲所跨经纬度范围明显小于图乙,说明图甲所示区域比图乙小。


    (3)图甲: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等高线密集,海拔多在500 m以上,地形起伏较大;西部等高线稀疏,海拔在200 m以下,地形平坦开阔。图乙: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依据: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等高线数值中大周小。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2《地貌的观察》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2《地貌的观察》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课后练习题,共3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