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及反思
展开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斥力)来推动的列车。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千米。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1月开始在上海运行。下图为磁悬浮列车图片。据此回答1~2题。
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开通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中心商务区移至郊区
B.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C.中心城区辐射作用增强
D.城市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解析] 磁悬浮列车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便于城市和郊区之间的交流,所以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增强;磁悬浮列车以客运为主,沿线会形成大型商业区;城市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依然存在,并不会衰落。
[答案] C
2.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的修建主要依赖于( )
A.技术 B.地形
C.地质 D.气候
[解析] 磁悬浮列车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的修建主要依赖于技术,而受地形、气候、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
[答案] A
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商业中心一般建在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方。乙地位于市中心,且是甲、乙、丙、丁四地中交通最便利的地方,所以最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答案] B
4.图中铁路线修建后,对本区域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是( )
A.火车站附近可能会出现新的商业网点
B.城市内部的商业网点会衰落
C.丙地的商业网点销售额会明显增大
D.丁地的商业网点密度会变大
[解析] 图中铁路修建后,火车站附近流动人口大,可能会出现新的商业网点。
[答案] A
5.读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________(大于或小于)平原,原因是山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处聚落中,最易发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处,因为该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D、E两地居民点分布特点的差异。
[解析] 第(1)问,由图可知,山区聚落受地形影响明显,一般沿公路和河流分布,方便人们出行及运输货物。第(2)问,由图可知,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小于平原。原因是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第(3)问,A、B、C三处聚落中,B处位于两条公路交会处,交通最为便利,最易发展成城市。第(4)问,D地居民点沿河流分布,E地居民点沿公路分布。
[答案] (1)沿公路和河流呈带状分布 靠近公路与河流的地方交通便利
(2)小于 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3)B 位于两条公路交会处,交通最为便利
(4)D地居民点沿河流分布,E地居民点沿公路分布。
地理必修2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共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设计,共3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