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展开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和晨昏线的判断。(重难点)2.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重难点)3.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重点)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的产生,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2.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1)原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3.地方时
(1)定义: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2)特点: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②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二、时区和区时
(1)划分: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区时:把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又称标准时。
(3)区时换算:
①同一时区,区时相同;②不同时区,采用各自时区;③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④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
(1)定义: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
(2)作用:
①为了消除因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
②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1)昼夜交替现象就是昼夜现象。 ( )
(2)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时间。 ( )
(3)180°经线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 )
(4)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为新的一天,以东为旧的一天。 ( )
(5)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示正确的是 ( )
A B C D
提示:(1)×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照亮的一侧为昼,另一侧为夜,即产生昼夜现象;而昼夜交替现象是在昼夜现象产生的基础上,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2)×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时间通常指的是北京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即116°E的地方时。
(3)× 180°经线穿过一些政区,为了避免一个政区单位内使用两个日期,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沿180°经线划分,而是略有曲折。
(4)√ 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为今天,是新的一天,以东为昨天,是旧的一天。
(5)A [由题意知,该河流上游与下游冲刷的方位不同,则可推知河流应该跨越赤道。]
昼夜交替现象
材料一 清·钱游《履园丛话·艺能·铜匠》:测十二时者,古来惟有漏壶,而后世又作日晷、月晷,日晷用于日中,月晷用于夜中,然是日有风雨,则不可用矣。
材料二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如下图所示。
问题1 (综合思维)古人用日晷、月晷测时是根据什么原理?有什么缺点?
提示:根据昼夜交替的现象,一个太阳日24个小时。阴雨天没有太阳、月亮,形不成影子,无法测时。
问题2 (综合思维)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如何?晨昏线所组成的平面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赤道与晨昏圈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表的晨昏线不断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为自东向西。 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赤道永远都被晨昏线平分,因此,赤道地区昼夜永远等长。
[归纳总结]
1.晨昏线及其特点
(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2)构成
(3)特点
①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④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⑤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h),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三方法判断晨、昏线
方法
依据
图示
晨线(图中AB)
昏线(图中BC)
自转法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
时间法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6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18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或昼半球西侧的分界线
夜半球西侧或昼半球东侧的分界线
1.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B (2)D [第(1)题,读图判断图中①、③、④点位于晨线上,处于清晨,②点位于昏线上,处于黄昏。第(2)题,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图中①、②、③、④均位于晨昏线上,因此其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
材料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设计时速250千米,全长658千米,西安至成都缩短为3个多小时,“蜀道难”不再难。
问题1 (综合思维)从西安向成都运营的高铁哪一侧的路轨磨损较为严重?
提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移,因而西安向成都运营的高铁西侧的路轨磨损较严重。
问题2 (综合思维)假如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该如何变化?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变慢呢?
提示: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将向左偏,南半球将向右偏。若地球自转的速度加快,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将更加明显。若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偏向将不太明显。
[归纳总结]
1.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原因
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特点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表现
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改变、大洋中洋流运动方向改变
原理
应用
(1)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侵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
(2)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3)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4)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2.“左右手”演示法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如图所示,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方向。
2.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从图中的纬度大小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左偏,乙岸侵蚀,甲岸沉积。丙、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右偏,丙处冲刷,丁处淤积。由此可确定,最终将与河岸相连的是甲、丁两岸。]
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
有位年轻的孕妇乘坐海轮时于区时2018年12月31日23时30分,首先生下一个女孩,然后过了1个小时,又生下了一个男孩。按照实际日期计算,后生的男孩反而是哥哥,先生的女孩却是妹妹。
问题1 (综合思维)针对材料中的状况,你知道为什么吗?
提示:孕妇生下女孩后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再生下男孩时,因日期要减去一天从而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问题2 (综合思维)你能计算出男孩的出生时间吗?
提示:2018年12月31日0时30分。
[归纳总结]
1.地方时的计算
(1)计算依据
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
①一定时:
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图为例:
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②二定向: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③三定差: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④四定值:
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
2.时区的确定与区时的计算
(1)时区确定:
若已知某地经度,确定该地所处的时区,方法是:(已知经度+7.5°)÷15°,所得商即为时区数。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7.5°W~7.5°E为零时区;172.5°E~172.5°W为十二时区)。
(2)求时区差: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3)求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如西三区中央经线为15°×3=45°W。
(4)区时计算:
①已知某地地方时,求该地区时:
即求该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可利用地方时计算公式求出。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利用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区时差。(注意“±”符合“东加西减”原则;两地区时差=两地时区差)
3.日期变更与日期范围的判断
由于地球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都有两个日期,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界线,一条是自然变更的地方时0时经线。
(1)两种日界线的区别
(2)日期变更的判读
①经线展开图示
②极地投影图示
(3)日期范围的判断
从地方时0时向东到国际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是新的一天,从地方时0时向西到国际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是旧的一天。因此若180°经线的时刻是t时,则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t/24,旧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1-t/24。
3.读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回答(1)~(2)题。
(1)甲地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2)北京时间为(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1)B (2)B [第(1)题,从南极俯视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依据题意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日期划分界线为国际日界线(向东过此线日期要减去一天)和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所以只能是左下方的分界线是国际日界线,右上方的分界线是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又依据每格3小时(图中共有8格平分24小时),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地方时用“+”,得出甲所在经线地方时为9时。第(2)题,图中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与180°经线相对,经度为0°。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为8时。又依据120°E位于非阴影部分,日期为7月7日,得出北京时间为7日8时。]
4.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的航行,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B 有三种可能(如图):①时刻相同,日期加一天;②时刻相同,日期减一天;③未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相同。
地理实践力: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
通过实验得出学校操场竹杆影长最短时候(图中日影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的北京时间,求出学校所在地地方时(12:00)和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的时间差,从而求出学校所在地的经度。
某日某时,家住淮北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2)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可能会发现( )
A.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雕像的影子向西转过了大约30°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
(1)C (2)D [第(1)题,读图,根据影长,此时影长与雕像高度相当,所以不可能是早晨或黄昏时间,只能是正午时间。淮北正午日影朝北,该方向是此时王女士的车头的右转方向。所以王女士车头应朝向西,C对。第(2)题,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太阳高度角已经减小,可能会发现雕像的影子变长了,A错。此时太阳向西南天空移动,雕像的影子朝东北方向移动,向东转过了大约30°,B错。太阳位于西南天空,离地平线较高,C错。原路返回时,车头朝向东,影子朝向东北方向,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王女士左前方,D对。]
(教师独具)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 [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导致昼夜现象,不停自转导致昼夜交替。]
2.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B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过渡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过渡的分界线为晨线。A图为北极俯视图,a为昏线,b为晨线,B图为南极俯视图,a为晨线,b为昏线,C图b为晨线,D图a为昏线。]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水平运动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结合物体运动方向及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左北右赤道无”进行判断。]
4.从北京开往西安的K51次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B [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一般来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北半球根据列车自东向西运动,而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判断车轮向北偏,则北侧铁轨磨损较大,故本题选B。]
5.关于地方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②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③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 ④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D [北京的经度大约为116°E,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因此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上海的经度约为121°E,按照“东早西晚”的规律,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
6.下列关于180°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80°经线与日界线吻合
B.180°经线西侧是西十二区,东侧是东十二区
C.国际日界线西侧是旧的一天,东侧是新的一天
D.国际日界线西侧日期要比东侧的早
D [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计时的方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将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其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新的一天,东侧是旧的一天,西侧日期要比东侧的早。]
(教师独具)
教材P17活动(下)
在该演示中,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5秒钟代表一天。
教材P18~19活动
1.请按照教科书所介绍的方法进行实践活动,特别要思考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明确其中的道理。
用观测日影的方法,可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图中上午杆影影端A点与下午杆影影端B点都位于所画圆周上,说明两时刻的太阳高度相等,则AB两点连线的中点C与圆心所在直线即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杆影,记下此刻的北京时间,利用所学知识,可计算出当地的经度约数。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各地都使用同一地方时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会造成工作、休息的不便。
教材P19活动
1.一般认为,最好的时区划分方案,也就是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方案。表格可以这样填写:
时区
名称
中时区
东(西)
一区
东(西)
二区
……
东(西)
十一区
东(西)
十二区
中央
经线
0°
东(西)
经15°
东(西)
经30°
……
东(西)
经165°
180°
2.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时区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某地时区=某地的经度÷15°。
若结果为整数,则为时区数;若所得结果为小数,则四舍五入。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第二种方法:先用某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分别加上和减去7.5°,得到这个时区的范围。然后比较已知经度是否在这个时区范围之内。
教材P19~20活动
1.如果两个时间相加超过了24小时,则是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进一天;如果两个时间相减是负值时,则是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日期则要退一天。
2.我们以北京(116°E)和纽约(约73°W)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所选城市
经度
时区
按照乙地在甲地东边计算
按照乙地在甲地西边计算
日期
时间
日期
时间
甲:北京
116°E
东八区
设定:
2016年3月1日
设定:8时
设定:2016年3月1日
设定:8时
乙:纽约
约73°W
西五区
计算:2月29日(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且2016年2月份29天。所以日期是2月29日)
计算:8时+[(12-8)+(12-5)]=今日19时
计算:2月29日(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减一天)
计算:8时-(8+5)=-5时=昨日24+(-5)时=昨日19时
3.从上述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两个经度相差较大的城市,计算出来的结果往往出现大于24或小于0的情况,涉及日期的变更。因为地球是球形的,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解决的方案之一就是划定国际日期变更线。
教材P20活动
1.向东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加一天。
2.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的时区中就有了一个特殊的时区——东西十二区。因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180°经线是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共同的中央经线。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行星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行星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共13页。
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1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三节 大气环境第4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三节 大气环境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