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优质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的 | 知识与技能: 1.。 2.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多处列表及铁三角等图表的利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归纳的方法。 3.通过对相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等的准确描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合作式的实验探究及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利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炼铁的历史,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2、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践活动等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紧密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
重、难点 | 教学重点:1、氢氧化铁的性质 2、Fe3+的检验 3、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
讲课类型 | 新课 |
教学方法 | 启发式教学、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演示实验 |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播放】黄金搭档广告视频
【教师】为什么“VC和Fe搭档效果会更好”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习新课创设强烈的探索意境。)
2、进一步推进新课
【知识回顾】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___、_____、____,居第______位。
【多媒体显示】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四大发明应改写 钢铁技术居第一》
【发问】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很高,但为什么制得铁材料还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呢?
【师生得出结论】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为________价。
【教师】下面我们就按“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线索来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
(设计意图:1、介绍我国炼铁技术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推进新课。)
3、<任务一> 认识常见铁的氧化物
【多媒体投影】
名称 | 氧化亚铁 | 氧化铁 | 四氧化三铁 |
俗名 |
|
|
|
化学式 |
|
|
|
色态 |
|
|
|
Fe的化合价 |
|
|
|
溶解性 |
|
|
|
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
类别 |
|
|
|
相互转化 |
|
【多媒体显示】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图片及氧化铁的实物展示。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学生】写出氧化亚铁、氧化铁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铁的氧化物;让学生书写反应方程式则使学生对铁的氧化物有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通过列表介绍铁的氧化物让学生初步体验图表在知识点比较、归纳上的运用;通过介绍铁的氧化物的存在及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4、<任务二> 实验制备Fe(OH)3、Fe(OH)2
【学生】思考如何制得Fe(OH)3、Fe(OH)2?
【实验演示】往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往FeSO4溶液中悬空逐滴加入NaOH溶液,振荡。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制得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颜色不断在变化,到底氢氧化亚铁是什么颜色的?
【分组实验】。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思考并回答:
(1)为什么白色的氢氧化亚铁会变成氢氧化铁?是什么物质起的作用?
(2)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如何才能制备纯净的氢氧化亚铁?
(设计意图:先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5、<任务三> 认识Fe(OH)2、Fe(OH)3的性质
【思考与交流一】你对Fe(OH)2、Fe(OH)3的性质有哪些认识?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并书写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课后自行列表比较Fe(OH)2、Fe(OH)3的性质。
【教师】补充介绍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发问】“Fe(OH)2受热分解得到FeO”你认为合理吗?
【学生】判断并阐述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知识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6、<任务四> 探究Fe2+、Fe3+的鉴别方法
【演示实验二】在编号分别为1~4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FeCl2溶液、FeSO4溶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思考与交流二】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Fe2+和Fe3+?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鉴别Fe2+和Fe3+的方法,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表述能力以及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
7、<任务五>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演示实验三】在演示实验二中呈红色的溶液中继续加入铁粉,充分振荡。
将上层清液倒入另一支试管,并加入1mL双氧水,充分振荡。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介绍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方法、铁三角
【思考与交流三】(1)实验室如何保存FeCl2溶液?
(2)如何检验Fe2+的存在?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表述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
8、<实践活动>
【教师】介绍铁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学生】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9、小结: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有学生总结发言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同时通过总结这节课所获得的能力上的提高、情感上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10、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62页资料卡片并完成实践活动。
2、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63页习题的第10、12题。
3、完成学案上的课后练习(详见学案)。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随堂练习】(略)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主板书: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物:FeO Fe2O3 Fe3O4
2.氢氧化物:Fe(OH)3 Fe(OH)2
3. Fe3+的检验
4.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副板书: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
化学必修1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1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优质教学设计,共7页。
高中化学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优秀教学设计,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