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展开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2 第二章第2节(课时1)
化学反应的快慢
【教学目标及分解】
1.课前预习先学目标
①先学课本P40到P42页,重点思考:联想·质疑、活动·探究、方法·导引等的相关内容,从中获取一定知识,思考判断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②理清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尝试寻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③通过小组讨论,先行设计P41页的实验方案
2.课中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有快慢,可从定量和定性角度来描述化学反应速率。
②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分析—讨论—设计—实验的程序认识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不同,改变反应条件会影响反应速率,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指导学生认识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控制变量),提高研究效率,并让学生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3.课后拓展目标
①能结合反应中某些量的变化算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②能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快慢
【教学重、难点】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和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预习检测 (3min) | 限时、独立、闭卷完成 | 巡视,确保学生独立完成;获取学生答题的准确信息 | 保证获得真实、有效预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
预习检测反馈(2min) | 用IRS系统反馈预习检测情况 | 操作智慧系统,获得学生预习情况; | 通过检测反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
交流·研讨一(3min) | 组内讨论、回答老师展示问题 | 展示生活中能感受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现象 | 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先感知化学反应有快慢,可以控制 |
讨论、当堂练习、小结(4min) |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相关计算 |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当堂练习 | 使学生学习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
交流·研讨二 (4min) | 小组讨论:尝试解释生活中或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做法 | 展示生活中或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做法,并巡视,参与学生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小结,指导得出结论 | 学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操作中找到解释原因并得出结论 |
交流·研讨三 (4min) | 展示课前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 用展台展示学生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进行评价 | 检测实验方案设计中的问题 |
活动·探究 (11min) | 按修改后的方案完成实验,并展示实验结果 | 巡视、指导学生小组内分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反应中药品取用量的选择) |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工合作、归纳整理实验结果的能力 |
小结归纳 (4min) | 得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 学会归纳、比较的学习方法 |
当堂检测 (3min) | 限时、独立、闭卷完成 | 巡视,确保学生独立完成;获取学生答题的准确信息 | 保证获得真实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状况 |
检测反馈并分析 (2min) | 用SRI系统反馈预习检测情况 | 获得学生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 帮助解决学习后仍存在的问题 |
【教学反思与改进】
1.由于此处只是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一个概念、为反应的限度做铺垫,因此不宜讲得太深,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即可,不宜深入解析。
2.对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尽量不涉及复杂的,只要结合定义式进行计算即可。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共3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鲁科版必修2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2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