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2 第二章第3节(课时1)
《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一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
【教学目标及分解】
1.课前预习先学目标
①先学课本P47到P49页,重点思考: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尝试自己查资料解决
②回忆有关H2、CO2、NH3的实验室制法,尝试找出制备Cl2的反应原理;
③通过小组讨论,尝试完成P48页讨论的第3题
2.课中目标
①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利用化学反应造福人类”的认识进一步具体化。
②通过7个交流·研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了解制备装置、净化装置、收集方法及尾气处理方法以及制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③通过活动·探究, 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课后拓展目标
①对某些仪器的用途加以强化
②能学以致用,处理一些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尾气处理装置。
【教学重、难点】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和干燥纯净的氯气的获取和收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预习检测 (3min) | 限时、独立、闭卷完成 | 巡视,确保学生独立完成;获取学生答题的准确信息 | 保证获得真实、有效预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
预习检测反馈(1min) | 用IRS系统反馈预习检测情况 | 操作智慧系统,获得学生预习情况; | 通过检测反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
交流·研讨一(1min) | 组内讨论、回答老师展示问题 | 老师先分析再展示问题一,让学生研讨有关实验室制备Cl2的反应原理 | 教师引导学生从化合价变化角度出发分析制Cl2的反应原理 |
交流·研讨二(2min) | 组内讨论、回答老师展示问题 | 展示问题二,让学生研讨有关气体反应装置的选择依据 | 让学生通过已经熟悉的制H2、O2的装置找出制气装置的选择理由。 |
交流·研讨三 (1min) | 小组讨论:回答老师展示问题。 | 展示问题三,让学生研讨气体的收集装置,并选择Cl2的收集方法 | 此处较易得出结论,尽量让学生了解有毒气体的收集方法,D装置的其它用途可以让学生课后分析讨论 |
交流·研讨四 (2min) | 小组讨论:找出尾气处理方式 | 展示问题四有关尾气处理问题,适当参与小组讨论 | 此处学生比较没概念,因为前面较少涉及气体的尾气处理,老师适当指导 |
交流·研讨五 (1min) | 小组讨论:完成仪器的选择和组装 | 展示问题五 | 训练学生针对具体实验进行仪器选择和组装的能力 |
完成气密性检查的交流研讨并演示实验(6min) | 先讨论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再观察Cl2的制备 | 教师组装制气装置并指导学生分析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并演示氯气的制备实验。 |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 |
交流·研讨七(3min) | 讨论完成制氯气中杂质气体的净化 | 展示问题七 | 让学生对气体的净化方式和仪器选择构建一定的思维 |
当堂检测(当堂训练1-4)4min | 限时、独立、闭卷完成 | 巡视,确保学生独立完成;获取学生答题的准确信息 | 保证获得真实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状况 |
检测反馈并分析 (2min) | 用SRI系统反馈预习检测情况 | 获得学生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 帮助解决学习后仍存在的问题 |
【教学反思与改进】
1.由于此处能系统介绍气体制备的原理、装置选择(发生、净化、收集、尾气处理),因此本部分内容需要1.5课时才能完成,本节课重点介绍怎样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其它气体及某些特殊装置则放到下个课时再讨论。
2.本节课研讨内容较多,学生会较累。
3.当堂检测第四题涉及到即用即停装置对学生要求较高,可能要放到下节课更理想。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鲁科版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共3页。
化学必修2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2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