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苏教版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学案设计,共3页。
4.2.3 硝酸的性质(学案)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2、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与Cu、C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3、认识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反应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的学习方法。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 2、1.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 色、有 气味的液体,易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 ,浓硝酸常因溶有少量 而略显黄色。2.硝酸的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 由于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所以硝酸应保存在 试剂瓶里且放在 的地方。(2)强酸性: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溶于水完全电离,具有酸的通性。电离方程式: 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 ,*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 后 ;*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的气体不是 ,一般是NO2或NO;硝酸与氧化铁反应(离子): ;硝酸与氢氧化铁反应(离子): ;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离子): 。(3)强氧化性:①与金属反应——除了金、铂外,几乎能与其它所有的金属反应铜与浓HNO3反应: 铜与稀HNO3反应: 说明:a、常温下,Al、Fe在冷的浓硝酸中 ;所以可以用铝制容器运输浓硝酸。 b、氧化性的强弱:浓HNO3 稀HNO3;通常情况下,浓HNO3的还原产物为 ,稀HNO3的还原产物为 。②与非金属反应木炭与浓HNO3共热反应: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Fe(NO3)2与浓HNO3反应: 【归纳】硝酸表现氧化性时,都是其中的 元素化合价 ,被 。3.硝酸的工业制法及用途(1)硝酸的工业制法:①氨的催化氧化: ②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 ③二氧化氮转化为硝酸: (2)用途:常用来制备 、染料、塑料、 、 等。 二、课堂训练1.现有下列物质:①氯水 ②氨水 ③浓硝酸 ④硝酸银溶液 ⑤液溴 ⑥氢氧化钠,其中必须保留在棕色试剂瓶里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制取相同物质的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物质的量最多的反应是 ( )A.铜与浓硝酸 B.铜与稀硝酸 C.氧化铜与浓硝酸 D.氧化铜与稀硝酸3.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金属与硝酸反应主要产生氢气 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4.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贴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上足量的浓硝酸、浓硫酸和新制饱和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 ( )A.白色、红色、白色 B.红色、黑色、白色C.红色、红色、红色 D.白色、黑色、白色三、课后作业1.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因此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奖及生理学奖。下列关于N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元素物质的氧化产物 B.NO是在空气中很不稳定的氧化物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元素物质的还原产物 D.NO是红棕色气体2.硝酸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是因为它具有 ( )A.强酸性 B.强氧化性 C.挥发性 D.不稳定性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将铜片投入到稀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B.将铁片投入到冷的稀硝酸中,铁片不溶解C.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的颜色变浅D.打开浓硝酸瓶盖,有大量白雾生成4.稀硫酸中插入一块铜片,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后,可使铜片迅速溶解的是 ( )A.稀盐酸 B.KNO3晶体 C.FeCl3溶液 D.Na2SO4晶体5.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露置于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B.常温下都能用铝制容器贮存C.露置于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D.常温下都能与铜反应*6.38.4 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气体22.4 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 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ol7.在500 mL 0.2 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铜片1.92 g,让其充分反应。试求:(1)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3)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4)若要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Cu(OH)2沉淀,应加入0.2 mol/L的NaOH溶液多少mL?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与测试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