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共10页。
教学目标: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教学重、难点: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地球有多大年龄了?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新授
如何得知生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确凿的证据
㈠科学推测 严密的逻辑
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㈡资料分析
P47资料分析
讨论:①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别?
②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③根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么样的推测?
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分析讨论:① 原始大气成分:H2O、H2、NH3、CH4、CO2、H2S
现在大气成分:N2、O2、CO2、NO2、等
最大区别:有无氧气
②没有,因为高温、高热、辐射太大等。
③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形成完全有可能。
④其他星球也存在生命物质;也有类似原始地球状态。
㈢技能训练
P50技能训练
㈣生命起源
米勒实验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有机物地球降温与水蒸气 原始海洋
凝结成雨水流入江河
原始生命 10亿年后,有机物形成
练习
P51
讨论:阅读P51《科学、技术、社会》谈谈各自看法。
作业
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
板书:§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确凿的证据
科学的推测 严密的逻辑
丰富的联想的想象
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有机物地球降温与水蒸气 原始海洋
凝结成雨水流入江河
原始生命 10亿年后,有机物形成
§3.2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人的平均寿命大致是多少?地球已有多少历史?如何研究地球上生物的演化?
新授
㈠资料分析
化石:生物的遗物、遗体和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②
③始祖鸟 被覆羽毛,有翼,嘴呈喙状 同鸟类特征
前肢末端有指,指的末端有爪,有牙齿 同爬行类
讨论分析:①资料1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资料2仔细观测化石的形态结构特征,资料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差异性,比较亲缘关系。
②均采用比较的方法。
③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
始祖鸟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中间类型。
人类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马、果蝇、向日葵则越来越远。
㈡比较的方法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
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㈢综述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同时也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比较。
科学家 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 生物进化大致过程
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
练习
P57练习12
例:右图其中一层含物种A化石,另一层含物种B化石,
Ⅱ 物种A
问:比较物种A和B有何差异?
Ⅰ 物种B
在第Ⅱ层中能否找到物种B?
作业
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
板书:§3.2生物进化的历程
化石:生物的遗物、遗体和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
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2生物进化的历程(第2课时)
教学目标: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重、难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导入
地层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化石,这些化石的出现大致告诉了我们生物进化的历程。
新授
㈠观察图Ⅶ-22,填充其中的空缺。
生物树
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
技能训练:
P56-57技能训练
解析:证据123支持假说A,其中说服力最大的是1,
证据4567支持假说B,其中说服力最大的是5。
作业
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
§3.3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事物的原因,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导入
为什么恐龙灭绝了?为什么扬子鳄一直生活到现在?
新授
㈠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观看录像,说说原因
原因:①先期浅色桦尺蠖较多,因为无污染。
中期深色桦尺蠖较多,因为环境污染。
现代又是浅色桦尺蠖较多,因为注重环保。
模拟探究
观察
P59具保护色的动物
说说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模拟实验动物的保护色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步骤:①准备布料及100张颜色各异的小纸片。
②5、6人一组并推举组长。
③展开布料,放上纸片。
组长监督,其他同学“捕食”。
⑤“捕食者”每转向桌子一次,选一张小纸片。剩下25张小纸片时停止。
⑥统计幸存纸片的数目。
⑦假设“幸存者”都产3个后代,且体色与自己相同,取相应备用小纸片。
⑧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复上面第4—7步。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D、实施计划
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小纸片“幸存者”最多?这与布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2.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有什么变化?第一代和第五代之间又有什么变化?
3.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存者”,哪种颜色在“幸存者”群体中没有代表?为什么?
4.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简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吗?
练习
1.如果众要使浅色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该怎么样做?
2.家养动物与同种野生动物相比,往往会发生较大变异,为什么?
3.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何无翅昆虫特别多?
作业
§3.3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课时)
教学目标: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导入
为什么浅色桦尺蠖的数量会发生变化?为什么恐龙会灭绝?生物为什么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新授
生物进化的思想基础。
拉马克进化思想
孟德尔遗传学说
达尔文进化论——最为推崇
1.物种繁殖能力强,但生存条件有限,故为此而斗争。
达尔文观点 2.遗传、变异普遍存在,有利变异个体容易生存,不利变异个体则淘汰。
观察、讨论
长颈鹿的长颈是如何形成的?
长颈者,获得食物的空间多,所以生存下来
短颈者,获得食物的空间小,所以最终死亡
归纳总结
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练习
1.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请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2.判断
①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②有些动物如某种蛾类幼虫的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很容易被食虫鸟发现,因此具有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是不利于它们的生存。
作业
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
板书: §3.3生物进化的原因
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不适者淘汰化石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类
出现地层
较古老地层┅┅┅┅┅┅┅┅┅┅┅┅较晚近地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几个假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按排,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小试身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